学术投稿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与诊治

章光锋

关键词: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病因, 诊治
摘要:自第1例肝移植手术成功以来,历经40余年发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为 11%~38%,术后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病死率约为6.0%~12.5%[1-2],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胆道并发症主要包括:胆漏、胆道狭窄、胆石及胆泥形成及壶腹部功能失调等[3],其发生与手术技巧、胆道吻合方式、缺血再灌注损伤、供肝保存等因素有关[4].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检测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以为ACS进的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健康对照组与ACS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AMI)组Hcy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5),ACS组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健康对照组56例中仅有1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ACS组60例中有40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6.7%.ACS组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血清Hcy水平较UAP的更高,提示Hcy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高Hcy水平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高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杨海;周晓云;陈远东;梁宗夏;林保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阴道真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针对基层卫生院化验室检测阴道真菌阳性率不高的现状,探讨更加准确适用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生理盐水湿片法、亚甲蓝(美蓝)染色法、革兰染色法三种方法做阴道真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亚甲蓝染色法和革兰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湿片法.结论 推荐采用亚甲蓝染色法代替生理盐水湿片法.

    作者:苏贻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继发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技术.因其具有简便易行、标记物制备非常容易、稳定性高、标本用量少、便于实现完全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

    作者:施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例子宫脱垂致双肾重度积液病因分析

    分析2例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并发重度肾积水,输尿管积水的原因.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治疗子宫Ⅲ度脱垂,阴道前,后壁Ⅲ度脱垂患者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后可很快解除病痛及泌尿系统病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文灿;崔雪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抗菌药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液培养所分离409株非重复的致病菌株,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216株(52.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8株(19.1%)位居第一,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42株(10.3%),大肠埃希菌17株(4.2%).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38.1%、64.7%.非发酵阴性杆菌106株(25.9%),铜绿假单胞菌78株,不动杆菌13株.革兰阳性球菌22株(5.4%),葡萄球菌属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株,检出率为57.1%,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4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10株,检出率为 71.4%.真菌171株(41.8%),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有很高敏感率;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的细菌对同一抗菌药物的敏感差异较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吴朝阳;谭穗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糖尿病(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相应的各种并发症也在增加,其中并发糖尿病肾病(DN)的约占20%~30%.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病死率是未并发肾病者的30倍,一旦发生临床DN,则缺乏有效方法制止其发展,故早期预防及治疗对DN尤为重要.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DN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刘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皖北地区112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皖北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了解皖北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方法 应用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结果 在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年共11 2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2 433例(21.6%);可疑1 473 例(13.08%).1~2岁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秋冬季节间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本地区1~2岁儿童发病率低,秋冬季节发病率高,检测出的可疑结果不容忽视.

    作者:孔东辉;李永利;周若冰;田瑾瑾;李肖宇;汪园琪;邓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种血清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临床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即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以及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3种梅毒检测方法.评价这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TP-ELISA方法检测标本4 620例,检测到的阳性标本再用TRUST与TPPA法平行测定.结果 TP-ELISA检测出的56例阳性标本中,TPPA检出阳性54例,阴性2例;TRUST法检出阳性39例,阴性17例,符合率分别为96.4%和69.6%.结论 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可作为临床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TPPA法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试验.

    作者:李凤中;黄永建;陈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作用初步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脂类代谢紊乱系致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及报道从多方面阐述其相关性.近年来有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在临床中作用得到重视[1],临床医生不再把目光仅停留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等其他脂类物质上.本人对本院3 903例血脂检测结果作了初步分析,重点观察了HDL-C检测数据,试图寻找HDL-C浓度降低与其他脂类物质浓度紊乱的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德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加微波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报告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近10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全球发病率约为10%~25%

    作者:张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鲜全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比对和校准探讨

    目的 探讨新鲜全血在不同时间及保存条件下在血细胞分析仪比对和校准中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每天留取白细胞增高、正常和减低的标本6例,其中3例放入2~8 ℃的冰箱,另外3例放置于室温,第2天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对其结果,以监测不同仪器之间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保存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和比对,用当天正常的新鲜全血好,可以解决校准和结果的统一性,减少因设备的不同产生的误差.结论 应用新鲜全血可以作为对同一实验室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室内质量控制检测和调整,其方法简便且效果理想.

    作者:黄革;胡贡学;李成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凝血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ACL-7000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Start-4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同时检测患者新鲜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克劳斯法).计算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之间的偏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两个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FIB结果相关系数为0.9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小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结论 两个检测系统测定FIB结果基本一致,其系统误差基本为临床所接受.

    作者:朱文元;廖昆灵;刘芹;姜莉;唐明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利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纸(金标法)4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以探讨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目前常用的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对67例阳性标本及80例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P-ELISA、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5.5%、80.6%、98.5%、91.0%,特异性分别为91.3%、88.8%、97.5%、100.0%,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0.1%、85.7%、97.1%、100.0%,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6.1%、84.5%、98.7%、93.0%.结论 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金标法快速方便,很适合应用于急诊标本.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

    作者:顾友祥;姜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指标的干扰和影响

    目的 溶血标本对心肌酶谱检测各项指标产生干扰,探讨其影响导致指标的异常变化.方法 轻度、中度和重度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中五项指标的影响,取30例血液标本分为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3组,分别比较溶血前后血清中32项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存在干扰,并且随溶血程度的加深干扰愈明显.结论 为了避免由于标本溶血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导致临床医生错误诊断,平时的工作中标本应当避免溶血.

    作者:虞莹;孙竹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液,分别对3组受试者抗-CCP和RF进行检测.结果 RA组抗-CCP、RF、抗-CCP或RF、抗-CCP和RF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CCP和RF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的特异性,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CCP对P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RF,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抗-CCP和RF的联合应用可以作为RA的早期诊断评价标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胡德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155 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与40例健康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TC除肝恶性肿瘤组以外,其他肝病组结果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在急性肝炎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其他肝病时也有增高或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在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在肝硬化组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组也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明显差异;ApoA1在各组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oB仅在肝硬化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项血脂指标的测定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结论 血脂和肝功能的联合检测对不同肝病患者的检测有临床意义.

    作者:杜纪恩;李贵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实验室指标的观察

    目的 通过检测与分析完全饥饿状态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了解饥饿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该院收治的王家岭矿山透水事故20例食物断绝106 h的矿工为研究对象,入院治疗前静脉采血离心后收集血清,进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 白细胞计数升高1例(5%),白细胞降低3例(15%);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比容分别降低3例(15%)、0例和18例(90%),与入院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均升高,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蛋白降低12例(60%),清蛋白降低14例(70%),前清蛋白降低15例(75%),纤维蛋白原降低9例(45%).总胆红素升高9例,间接胆红素升高11例.尿素升高18例,尿酸升高6例,乳酸升高18例.叶酸降低7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13例.结论 饥饿导致机体负氮平衡、电解质紊乱和酸性代谢物增加.饥饿导致纤维蛋白原降低,纤维蛋白原也可作为机体的营养指标.鉴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饥饿引起半胱氨酸升高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耿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例用玉米杆故意杀人案法医学现场分析

    2009年6月8日13时2分,群众报案称,在某村2组的一块稻田内发现一女尸,下身赤裸.根据法医检验很快明确死因,但是如何才能抓获嫌疑人是该案件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卡纳;晏祥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改变.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SLE患者及25例健康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女性比较,97.3%的SLE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以CD3+CD4+细胞减低(P<0.01),CD3+CD8+细胞增高(P<0.01),CD3+CD4+/ CD3+CD8+比值减低,多数倒置(P<0.01),CD19+细胞减少(P<0.05)尤为明显.结论 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

    作者:张德杰;向阳;黄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对CIK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中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生长状态及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的细胞数,研究在临床常用培养CIK细胞的方法上,后续增加对培养瓶进行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预处理后,对CIK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提取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无血清培养液调整好细胞浓度,在75 cm2密封盖培养瓶中等量加入包被和未包被抗人CD3抗体,以及IFN-γ.培养24 h后加入CIK混合刺激因子,以后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传代扩增(扩增至未包被的培养瓶中),第12天收集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包被抗人CD3抗体的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培养第3天即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天都可进行扩增;用未包被抗人CD3抗体75 cm2密封盖培养瓶培养的CIK细胞在第5天才可进行传代扩增,以后每隔1 d可以进行扩增,第12天收集的细胞总数未包被的为1.2×109,包被的为3.3×109.结论 包被细胞因子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对正常条件培养的CIK细胞生长状态和较短时间内收获的CIK细胞总量有很好的正影响.

    作者:王岩;刘蓉芳;晁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