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虫病中的免疫逃避作用

张亚楼;温浩

关键词:棘球蚴病/包虫病, 免疫逃避, 综述
摘要:包虫病是一种分布地域广泛,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损害程度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在新疆包虫病为高发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2001年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给陕西省政府提供制定地氟病防制规划的依据,对位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定边、蒲城和泾阳3县饮水型地氟病区的环境氟含量、病情和改水进展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3县已有50.17%的病区人口进行了改水.改水后环境氟含量和病情均有明显降低,与1980年相比,水氟含量下降了50.60%;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了 38.12%;3d度氟骨症患病率下降了78.64%,再次证明改水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调查结果也提示,改水后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样仅占31.12%.本次以水氟含量划定的病区与1980年划定的病区相比,符合率为65.38%.因此认为要制定全省改水防制规划,为防止陈旧的资料造成误导,应重新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保证资料的科学性.调查结果还提示水氟含量受井型和井深的影响较大.

    作者:陈宝群;白广禄;马长安;刘慧兰;李俊岭;范中学;邓建侠;李跃;郑来义;刘晓莉;孙巧珍;李晓茜;李平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00年新疆城乡学生营养性疾病资料分析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性疾病的发病情况,2000年我们对新疆中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北部地区的伊宁市、南部地区的阿克苏市的城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档案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羽;贺仔英;陈镕;李莉;阿依夏木;夏达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东湛江某医院1983~2001年住院病人疾病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为探讨住院病人疾病谱及结构的变化,回顾分析了1983~2001年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的有关资料,结果显示19年间住院病人疾病结构变化较大的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循环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意外伤害和妊娠疾病,说明住院病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收治比重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跻身前列,意外伤害病例逐年增多,消化性溃疡、肺炎等病例数呈下降趋势.

    作者:邸叶萍;张衍;黄卫红;梁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苯达唑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展

    氧苯达唑(Oxibendazole,简称OBZ),又称奥苯达唑,为苯并咪唑衍生物.近30年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氧苯达唑具有较广的抗寄生虫谱.现就氧苯达唑抗寄生虫作用机理、体内外代谢、分布、毒理学、耐药性、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及应用新进展等进行论述.

    作者:买买提江·阿不都卡得尔;温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绵羊的肺部形态学观察

    为观察细粒棘球蚴致过敏性休克绵羊肺部形态学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并探讨其发病机制,选用感染细粒棘球蚴的12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用细粒棘球蚴粗制囊液抗原10mL攻击发敏,Ⅱ组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确定休克的发生,实验观察60min后处死绵羊,灌洗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测定总蛋白(TP)、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PMN)、巨噬细胞(AM)含量,测定并计算绵羊肺湿/干重量比值,分别观察绵羊肺部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Ⅰ组绵羊产生休克,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测定中,实验组总蛋白含量、红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巨噬细胞含量无明显变化,肺湿/干重量比值明显升高.肺部形态结构观察,Ⅰ组均有明显早期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结论:(1)休克早期形成广泛的弥漫性蛋白通透性肺水肿;(2)肺部形态学改变特点为肺毛细血管淤滞、栓塞形成;(3)肺泡Ⅱ型细胞变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和转化异常是造成肺萎陷的主要原因;(4)炎细胞参与急性肺损伤的产生.

    作者:蒋晖;郑宏;尹极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疆阿克苏市地方性氟中毒10年监测资料分析

    对阿克苏市两个全国重点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点的连续10年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水工程质量下降,居民饮水含氟量呈上升趋势,8~12岁儿童尿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逐年升高,说明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较低,没有达到降氟防病的作用,改水中应注意工程质量.

    作者:薛冰;张宏伟;李东阳;凌贤华;阿不来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00例肺结核病患者尿中利福平测定

    新疆被列为全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省(区)之一,根据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的要求,2000年初我们对100例肺结核病人服用利福平(RFP)后的尿液讲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卫;阿依努尔;莫合买提;于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的观察

    通过比较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以探讨中药单体汉防己甲素抗包虫病的作用,将汉防己甲素和阿苯达唑分别配成不同浓度,加入RPMI 1640培养基中,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观察其每天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原头节的死亡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苯达唑和汉防己甲素联合组与阿苯达唑组,汉防己甲素低、中浓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汉防己甲素高浓度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汉防己甲素在体外有明显的抗原头节作用;汉防己甲素体外抗原头节作用与阿苯达唑相当;同时两药联合抗原头节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两药联合可能具有协同效果.

    作者:包根书;史大中;陈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因子(CK)是一类由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唐慧玲;张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01年石河子垦区少年儿童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监测报告

    为掌握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水平,进一步开展其集体驱虫防治研究.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直接涂片法;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感染水平调查.集体驱虫防治应用阿苯达唑片剂,7岁以下400mg顿服,7岁以上600mg顿服的驱虫方法.驱虫二个月后,用同样方法进行复查,后用寄生虫感染下降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调查的受检率为98.25%(5 797/5 900),总的感染率为44.83%(2 599/5 797).共查出寄生虫12种,其中原虫6种,蠕虫6种.各种虫的感染以蛲虫为高(19.46%),蛔虫次之(14.02%).驱虫后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98%,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77.74%,蛲虫和蛔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下降率超过78.05%.微小膜壳绦虫骀感染下降率为93.02%.集体驱虫的服药率达93.02%.本次调查结果为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分布积累了宝贵的本底资料.本驱虫方法对全垦区学生的肠道线虫和微小膜壳绦虫均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集体驱虫工作使近6万名学生受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师茂林;姚明琴;张晔;田燕;纪云芝;周海英;吴本宇;李天山;陆新华;韩新辉;陈贵斌;石大华;王风兰;崔学山;刘新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锌、铜对染砷小鼠肝及肾毒作用的干预研究

    为观察补充锌、铜对染砷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染砷小鼠同步进行锌、铜干预试验,同时作肝脏、肾脏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测定和病理学观察.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锌干预组肝脏、肾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锌加铜组仅肾脏SOD活性升高(P<0.01),铜组肝、肾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锌干预组效果好,其次为锌加铜组,而铜组无干预效果.提示补充一定剂量锌对染砷小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能力以及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一定的干预效应.铜在该剂量下与锌起拮抗作用.

    作者:张玲;刘继文;张晨;林勤;马品江;李菁;朱殿志;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抗菌素诱导的绿脓杆菌色素变异及其生物学意义

    通过对经抗菌素诱导的绿脓杆菌色素变异株的理化特性、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探讨绿脓杆菌产生色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色素变异株能耐受高浓度的盐、长时间紫外线的作用,并且其耐药谱和耐药性也发生了改变;胞外多糖的含量高于原始菌株5倍(P<0.01),说明细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我调控,改变代谢方式,适应环境,给临床用药策略造成困难.

    作者:窦君;袁泽涛;余平;徐启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02年云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报告

    为全面掌握云南省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按[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要求,2002年在全省抽取48个县,采集3 840份盐样进行盐碘测定;选30所小学的1 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测定384份儿童尿碘;同时抽取五年级学生280名进行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表明:盐碘合格率为90.6%,尿碘中位数为263.1μg/L,高于100μg/L者占89.3%,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6.1%.全省碘盐、尿碘及甲状腺肿大率三项指标都达到或接近达到国家消除标准,但发展不平衡.

    作者:杨桂荣;杨春光;彭何碧;叶枫;黄宁波;王安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30例报告

    2000~2002年我们对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液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组寄生虫-BCG疫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是一种活的减毒结核菌株,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Cirillo等氏[1]认为BCG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Matsuo等氏[2]在BCG中成功构建了外源抗原分泌系统,这为发展BCG成为多价疫苗载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南水北调供水前河北省地方性氟中毒环境因素调查

    为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供水区内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按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在南水北调所途经的河北省供水区内的7个市106个县,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对水氟含量大于1.0mg/L病区村,按轻、中、重分层,随机抽取51个村进行环境及流行病学重点调查,对采集的水及水中其它的化学成分、水总硬度、水总碱度以及其它环境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水是主要携氟介质,其它环境因素土壤、水碱度、水硬度等对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饮用高氟水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其它环境因素起辅助作用.

    作者:马景;陶跃华;吕胜敏;章和平;梁索理;姚光俊;乔淑田;王海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研究

    为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室内游离蚤的种类、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季节消长,研究其在传播鼠疫过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以指导鼠疫防治工作,对1988~2002年间河北省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共发现5种蚤,人蚤占99%,室内游离蚤出现在5~8月份.蚤指数的高低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气温高的月份,蚤指数则高,蚤指数7月份为高,平均指数为0.104.

    作者:刘满福;王治宇;史献明;张雪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且末县实施农村改水防病工程后水质监测报告

    为收集生活饮用水水质资料,落实农村改水防病工程项目和改水评价,1982年至今对且末县各类生活饮用水进行了阶段性的水质监测,其中1994~1996年对14个竣工的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感官性状和细菌学指标合格率100%;氟化物平均含量0.77mg/L,合格率64.3%;氟斑牙患病率从49.5%下降至17.8%,改水效果显著,2001~2002年再次对13个饮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升高,氟化物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值2.11mg/L,合格率降至15.4%,且末县深层地下饮用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作者:赵立本;郑春霞;斯丽曼;吴岚怡;刘燕铭;牛向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我国安徽和四川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的研究

    比较我国十二指肠钩虫不同地理株之间的遗传差异.采集安徽和四川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用PCR技术扩增COI基因,同时测序并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差异的分析.根据DNA序列结果分析,来自两个省的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较小,相似性为96%~100%,序列差异值在0.5%~3.24%之间;从构建的NJ树和MP树结果分析,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从安徽和四川B点采集的十二指肠钩虫与四川A点的十二指肠钩虫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因型.

    作者:李铁华;郭湘荣;胡铃;薛海筹;John M HAWDON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山东省健康教育在促进碘缺乏病防治中的应用

    碘缺乏病是一种对群众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轻则带来生理上的极大不适,重则严重影响人们的智力发育,特别是妇女在妊娠期内长期缺碘可造成新生儿智力发育障碍.

    作者:路春生;王俐;秦健;修喜成;明晶;刘爱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