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
2002年1~10月在乌鲁木齐的两家性病门诊淋病患者中分离到113株淋球菌,经对五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三嗪和大观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PPNG菌株10株占8.8%,TRNG菌株11株占9.7%,环丙沙星耐药78株占69.3%,头孢三嗪和大观霉素无耐药菌株发生,表明在我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应该是头孢三嗪和大观霉素.
作者:董永慧;郅琦;金雁;李君;吴曰铭;马燕;杜大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新疆不同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性疾病的发病情况,2000年我们对新疆中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北部地区的伊宁市、南部地区的阿克苏市的城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档案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羽;贺仔英;陈镕;李莉;阿依夏木;夏达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阿拉善盟是全国闻名的骆驼之乡,位于内蒙古西部,西南与甘肃省、东办与宁夏、东与伊克昭盟和巴彦卓尔盟相接,北与内蒙古人民共和国毗邻.由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组成.境内有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作者:图布新;张文林;张文彬;焦伟;伊斯拉音·乌斯曼;宝迪;彭丽琴;柴君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供水区内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按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在南水北调所途经的河北省供水区内的7个市106个县,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对水氟含量大于1.0mg/L病区村,按轻、中、重分层,随机抽取51个村进行环境及流行病学重点调查,对采集的水及水中其它的化学成分、水总硬度、水总碱度以及其它环境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水是主要携氟介质,其它环境因素土壤、水碱度、水硬度等对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饮用高氟水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其它环境因素起辅助作用.
作者:马景;陶跃华;吕胜敏;章和平;梁索理;姚光俊;乔淑田;王海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针对地方性砷中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我国的一些防治研究经验,探讨了砷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认为切断砷源是防治的根本措施,排砷和对症治疗是缓解症状和减轻病人痛苦所必需的,预防远期效应的发生应是防治的重点.
作者:夏雅娟;李艳红;党润和;武克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胸腔穿刺术是通过胸膜腔的穿刺抽出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恢复胸膜腔内负压,使受压肺组织复张,恢复肺功能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和胸腔内注药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力克;孟长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新疆被列为全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省(区)之一,根据卫生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的要求,2000年初我们对100例肺结核病人服用利福平(RFP)后的尿液讲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卫;阿依努尔;莫合买提;于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摸清我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制定防治措施,根据山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实施细则要求,对我县三个乡镇的三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并抽取了1976,1986和1996年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现分析如下.
作者:尹雪芹;赵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泾阳县车壕村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之一.1990年开始打深机井防氟改水已达10年,为了解改水防氟对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我们于2001年底对该地区氟中毒现况进行了调查,并和改水前的资料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细胞因子(CK)是一类由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唐慧玲;张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观察补充锌、铜对染砷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染砷小鼠同步进行锌、铜干预试验,同时作肝脏、肾脏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测定和病理学观察.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锌干预组肝脏、肾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锌加铜组仅肾脏SOD活性升高(P<0.01),铜组肝、肾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锌干预组效果好,其次为锌加铜组,而铜组无干预效果.提示补充一定剂量锌对染砷小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能力以及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一定的干预效应.铜在该剂量下与锌起拮抗作用.
作者:张玲;刘继文;张晨;林勤;马品江;李菁;朱殿志;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及黄河的下游,陆地面积为15.78万km2,总人口9 079万,辖17个市、139个县(市、区).
作者:张旭;刘传蛟;王海明;边建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免疫荧光染色法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病毒、细菌的鉴定,我们用异硫氢酸铵荧光素标记鼠疫F1McAb,建立了免疫荧光染色快速检验鼠疫菌的方法,现简报如下.
作者:热娜·吐尔地;徐秉臣;王信惠;阿扎提·热合木;梅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比较我国十二指肠钩虫不同地理株之间的遗传差异.采集安徽和四川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用PCR技术扩增COI基因,同时测序并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差异的分析.根据DNA序列结果分析,来自两个省的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较小,相似性为96%~100%,序列差异值在0.5%~3.24%之间;从构建的NJ树和MP树结果分析,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从安徽和四川B点采集的十二指肠钩虫与四川A点的十二指肠钩虫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因型.
作者:李铁华;郭湘荣;胡铃;薛海筹;John M HAWDON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掌握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水平,进一步开展其集体驱虫防治研究.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直接涂片法;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感染水平调查.集体驱虫防治应用阿苯达唑片剂,7岁以下400mg顿服,7岁以上600mg顿服的驱虫方法.驱虫二个月后,用同样方法进行复查,后用寄生虫感染下降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调查的受检率为98.25%(5 797/5 900),总的感染率为44.83%(2 599/5 797).共查出寄生虫12种,其中原虫6种,蠕虫6种.各种虫的感染以蛲虫为高(19.46%),蛔虫次之(14.02%).驱虫后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98%,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77.74%,蛲虫和蛔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下降率超过78.05%.微小膜壳绦虫骀感染下降率为93.02%.集体驱虫的服药率达93.02%.本次调查结果为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分布积累了宝贵的本底资料.本驱虫方法对全垦区学生的肠道线虫和微小膜壳绦虫均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集体驱虫工作使近6万名学生受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师茂林;姚明琴;张晔;田燕;纪云芝;周海英;吴本宇;李天山;陆新华;韩新辉;陈贵斌;石大华;王风兰;崔学山;刘新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0~2002年我们对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液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群肝包虫病患病近况,以囊性包虫声像图特征为诊断标准,于2002年对该地区两县居民1 425人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哈巴河县889人,青河县536人,结果显示,肝包虫病人48例,患病率3.37%,其中哈巴河县1.91%,青河县5.7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59%,4.0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病率高于哈萨克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组患病率有差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包虫病人中,青少年和青壮年所占比重大,为70.83%.
作者:赵琴;吕永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1年8月22日~27日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坝嗄村牧民欧某等因宰杀患病藏系绵羊并剥食而感染鼠疫,6天内发病2人,全部死亡.全部病例均为肠鼠疫.病例中女性1人,男性1人,年龄在43~45岁,均为当地牧民.疫情经过20天处理后,解除封锁.该县1991~2000年连年发生动物间疫情,1994年10月发生一起因剥食病死藏系绵羊而感染鼠疫.
作者:蒋志勇;格龙;桑登曲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阿克苏市两个全国重点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点的连续10年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水工程质量下降,居民饮水含氟量呈上升趋势,8~12岁儿童尿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逐年升高,说明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较低,没有达到降氟防病的作用,改水中应注意工程质量.
作者:薛冰;张宏伟;李东阳;凌贤华;阿不来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