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琴;吕永泉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是一种活的减毒结核菌株,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Cirillo等氏[1]认为BCG是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Matsuo等氏[2]在BCG中成功构建了外源抗原分泌系统,这为发展BCG成为多价疫苗载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掌握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结核病疫情现状,2002年按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实施细则进行了疫情调查,结果显示:(1)调查5个点6 752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9例,患病率577.61/10万,经标化后为460.27/10万;(2)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男性为500.74/10万,女性为655.35/10万,无统计学意义(P>0.5);(3)肺结核患病率15~44岁年龄组占58.98%,患病以青壮年为主;(4)初、复治比例,初治占69.20%,复治占30.80%,(5)各民族结核病患病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5);(6)0~14岁年龄组儿童结核菌素试验感染率为19.19%;(7)流调时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占82.05%,已知病人占17.95%.调查表明巴州结核病患病率和感染率还较高,尤其是青壮年结核病患病率高,复治病人比例高,对尚未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要引起重视.
作者:朱其银;谢文生;赵敏;胡云玲;买合木提·木斯帕;买合木提·热衣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阿克苏市两个全国重点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监测点的连续10年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水工程质量下降,居民饮水含氟量呈上升趋势,8~12岁儿童尿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逐年升高,说明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较低,没有达到降氟防病的作用,改水中应注意工程质量.
作者:薛冰;张宏伟;李东阳;凌贤华;阿不来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关于开展全国第四次IDD监测的实施意见>,结合<澳大利亚政府援助西藏消除IDD项目行动方案>,于2002年6~7月在山南地区5个县进行IDD病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普琼;蒋志勇;岗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掌握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水平,进一步开展其集体驱虫防治研究.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直接涂片法;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感染水平调查.集体驱虫防治应用阿苯达唑片剂,7岁以下400mg顿服,7岁以上600mg顿服的驱虫方法.驱虫二个月后,用同样方法进行复查,后用寄生虫感染下降率评价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肠道寄生虫调查的受检率为98.25%(5 797/5 900),总的感染率为44.83%(2 599/5 797).共查出寄生虫12种,其中原虫6种,蠕虫6种.各种虫的感染以蛲虫为高(19.46%),蛔虫次之(14.02%).驱虫后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98%,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77.74%,蛲虫和蛔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下降率超过78.05%.微小膜壳绦虫骀感染下降率为93.02%.集体驱虫的服药率达93.02%.本次调查结果为石河子垦区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的分布积累了宝贵的本底资料.本驱虫方法对全垦区学生的肠道线虫和微小膜壳绦虫均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集体驱虫工作使近6万名学生受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师茂林;姚明琴;张晔;田燕;纪云芝;周海英;吴本宇;李天山;陆新华;韩新辉;陈贵斌;石大华;王风兰;崔学山;刘新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和掌握克拉玛依市区居民住宅和生产用房内蟑螂和鼠类侵害的状况,以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2001年用药激法和询问法调查了蟑螂侵害情况,用粉迹法调查了鼠密度,结果显示蟑螂的侵害率分别为48.25%(138/286)和56.81%(225/396),平均密度为4.06只;鼠密度为18.04%(68/377),说明蟑螂和鼠的侵害程度很高,须尽快治理.
作者:张晓兵;马进疆;艾热提;李辉;唐晓新;窦志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细胞因子(CK)是一类由激活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唐慧玲;张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对经抗菌素诱导的绿脓杆菌色素变异株的理化特性、胞外多糖含量的测定,探讨绿脓杆菌产生色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色素变异株能耐受高浓度的盐、长时间紫外线的作用,并且其耐药谱和耐药性也发生了改变;胞外多糖的含量高于原始菌株5倍(P<0.01),说明细菌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我调控,改变代谢方式,适应环境,给临床用药策略造成困难.
作者:窦君;袁泽涛;余平;徐启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收集生活饮用水水质资料,落实农村改水防病工程项目和改水评价,1982年至今对且末县各类生活饮用水进行了阶段性的水质监测,其中1994~1996年对14个竣工的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感官性状和细菌学指标合格率100%;氟化物平均含量0.77mg/L,合格率64.3%;氟斑牙患病率从49.5%下降至17.8%,改水效果显著,2001~2002年再次对13个饮水工程进行水质监测,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升高,氟化物含量显著升高,平均值2.11mg/L,合格率降至15.4%,且末县深层地下饮用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作者:赵立本;郑春霞;斯丽曼;吴岚怡;刘燕铭;牛向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1~1993年在该县柏林、钱宝、西大滩乡和打柴沟镇开展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3 950人,感染率为5.82%,患病率1.44%;同时在柏林、钱宝乡和打柴沟镇进行了畜间包虫病调查,绵羊感染率76.90%,牦牛感染率58.33%,屠宰厂解剖淘汰畜1 058头(只),带虫率97.23%;解剖家犬66条,带虫率36.33%.包虫病造成人间经济损失手术治疗费等900余万元,丧失劳动力损失60万元.畜间减肉、减毛、内脏损失三项合计675万余元.2001~2002年在松山乡调查1 558人,查出包虫病人31例,患病率1.99%.
作者:祁玉珍;贾新民;靳忠洋;张玉花;张兆品;冯宇;任德毅;陈生邦;杨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比较我国十二指肠钩虫不同地理株之间的遗传差异.采集安徽和四川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用PCR技术扩增COI基因,同时测序并用MEGA软件进行遗传差异的分析.根据DNA序列结果分析,来自两个省的十二指肠钩虫遗传差异较小,相似性为96%~100%,序列差异值在0.5%~3.24%之间;从构建的NJ树和MP树结果分析,两省的十二指肠钩虫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结果表明,从安徽和四川B点采集的十二指肠钩虫与四川A点的十二指肠钩虫分别为两个不同的基因型.
作者:李铁华;郭湘荣;胡铃;薛海筹;John M HAWDON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西宁铁路分局地处青藏高原,分局各站、段所在地均属多种地方病尤其是鼠疫流行较严重的地区.
作者:曾瑜;焦巴太;于守鸿;金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摸清我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以制定防治措施,根据山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实施细则要求,对我县三个乡镇的三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并抽取了1976,1986和1996年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现分析如下.
作者:尹雪芹;赵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河北省供水区内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按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调查实施方案要求,在南水北调所途经的河北省供水区内的7个市106个县,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对水氟含量大于1.0mg/L病区村,按轻、中、重分层,随机抽取51个村进行环境及流行病学重点调查,对采集的水及水中其它的化学成分、水总硬度、水总碱度以及其它环境样品中的氟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水是主要携氟介质,其它环境因素土壤、水碱度、水硬度等对供水区地方性氟中毒也有一定影响.说明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饮用高氟水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主要因素,其它环境因素起辅助作用.
作者:马景;陶跃华;吕胜敏;章和平;梁索理;姚光俊;乔淑田;王海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包虫病是一种分布地域广泛,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损害程度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在新疆包虫病为高发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
作者:张亚楼;温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观察补充锌、铜对染砷小鼠的肝、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对染砷小鼠同步进行锌、铜干预试验,同时作肝脏、肾脏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测定和病理学观察.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锌干预组肝脏、肾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P<0.01),锌加铜组仅肾脏SOD活性升高(P<0.01),铜组肝、肾脏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锌干预组效果好,其次为锌加铜组,而铜组无干预效果.提示补充一定剂量锌对染砷小鼠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能力以及组织病理改变均有一定的干预效应.铜在该剂量下与锌起拮抗作用.
作者:张玲;刘继文;张晨;林勤;马品江;李菁;朱殿志;阿不都·热合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探讨住院病人疾病谱及结构的变化,回顾分析了1983~2001年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的有关资料,结果显示19年间住院病人疾病结构变化较大的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循环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意外伤害和妊娠疾病,说明住院病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收治比重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跻身前列,意外伤害病例逐年增多,消化性溃疡、肺炎等病例数呈下降趋势.
作者:邸叶萍;张衍;黄卫红;梁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1年8月22日~27日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坝嗄村牧民欧某等因宰杀患病藏系绵羊并剥食而感染鼠疫,6天内发病2人,全部死亡.全部病例均为肠鼠疫.病例中女性1人,男性1人,年龄在43~45岁,均为当地牧民.疫情经过20天处理后,解除封锁.该县1991~2000年连年发生动物间疫情,1994年10月发生一起因剥食病死藏系绵羊而感染鼠疫.
作者:蒋志勇;格龙;桑登曲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虽然手术摘除包虫囊肿仍是目前治疗包虫病的主要方法,但是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断得到肯定,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有关人体包虫病治疗指导纲要的通报中推荐使用药物治疗,现将中西医药物治疗包虫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涛;杨文光;温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