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96年新疆额敏县中小学生包虫病B超筛查报告

阿衣夏·烈毕;徐珍珠;马合木提

关键词:包虫病, B超, 筛查, 额敏, 新疆
摘要:为了解包虫病在新疆额敏县学校中流行状况,1996年10~12月对额敏县城镇及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7 533名学生,进行了包虫病B超筛查.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花蠕形蚤若干生物生态学和形态特性研究

    目的为有效防治家畜蠕形蚤病,对主要病原花蠕形蚤Vermipsylla alakurt的生物、生态及形态特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3月在天山山地和昆仑山山地(海拔2 500~3 300m)绵羊体采集花蠕形蚤,带回乌鲁木齐(海拔900m)实验室,在T 19~22℃,RH 70%~90%条件下观察生活史.局部解剖口器、臀板和卵巢,观察形态特征.结果每只孕蚤平均日产卵19粒;卵的孵化率为16.3%~35.5%;卵期7~13d;1龄幼虫大多在2~4d内死亡.成虫不能在小白鼠和乌鲁木齐市的绵羊体叮咬吸血.雌性卵巢小管数34~52根.结论在乌鲁木齐市实验条件下,只能完成卵的孵化而得到1龄幼虫.想要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观察,应在现场进行工作.该蚤的卵巢管数明显多于一般蚤,其繁殖力强,种群数量大,故对家畜危害极大,应加强防治.

    作者:王光雷;席耐;沙吾列·阿地力;司马义·尼亚孜;石保新;党新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疆兵团奎屯垦区育龄妇女增补叶酸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使用叶酸增补剂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方法 2000~2003年在奎屯垦区3 837名育龄妇女中推广使用叶酸增补剂,并与未服用叶酸的1994~1999年出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垦区育龄妇女2003年叶酸总服用率达到了85.53%,神经管畸形出生率由未服药前的3.28 ‰下降为服药后的1.82‰,围产儿死亡率由服药前的18.43‰下降为服药后的13.29‰. 结论育龄妇女使用叶酸增补剂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奎屯垦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肖体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腺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腺性膀胱炎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女性患者多见,主要与反复泌尿系感染有关.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就医前多数病人羞于启口,当确诊后,得知可能发生癌变,心理负担较重.临床症状以膀胱刺激症为主,偶伴有血尿,多数病人在抗炎治疗后尿检正常,但症状却持续存在,膀胱镜检查可见三角区或颈口处有囊泡状或地毯样隆起病灶.1999年以来我科采用膀胱镜下电灼和电切术后灌注白细胞介素-2的方法[1,2],治疗部分腺性膀胱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井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8例孕产妇包虫病诊治报告

    细粒棘球蚴病是多发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主要侵及肝、肺等器官,但累及女性生殖系统者也不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8例足月妊娠孕产妇合并细粒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古力努尔·阿布都克力木;吕新萍;王家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元素氟与人体健康

    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与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微量氟有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预防龋齿的作用[1].人体通过饮水、食物和空气等多种途径摄入氟.氟在体内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及毛发中,骨骼和牙齿的含氟量约占身体含氟总量的90%以上,并以每年增加0.02%的量蓄积,具有调节血氟浓度的作用.经口摄入的氟化物被胃肠吸收,吸收率约为80%~97%.一般成人每日可从饮食中获2.4mg的氟,其中来自水1.4mg,占总摄入量的60%,食物1.0mg,占40%.空气氟在一般情况下可忽视不计,但空气污染时应予重视.由于工业及各种空气污染,氟还可经呼吸道或皮肤吸收.氟每日由尿排出摄氟量的50%~92%,故尿氟可作为估计一个地区居民近期摄氟水平的指标.粪排出摄氟量的12%~20%,高温炎热时汗排氟可占排氟量的50%.

    作者:王传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4年库尔勒市宾馆、酒店从业人员关于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和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库尔勒市宾馆、酒店从业人员关于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和态度状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匿名填写问卷并现场收集调查问卷. 结果对艾滋病、性病知识在认识上存在盲区、误区;尤其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盲目性. 结论宣教工作不仅仅是传播关于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还要对人群进行正确的引导,从根本上消除认知的盲目性.

    作者:张锁成;张传俊;张莉辉;卢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2例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并发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诊断报告

    2003-2004年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发现32例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后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16~35岁,平均22岁.本组患者有明确的不洁性接触史,即急性淋菌性尿道炎病史,主要病状有尿痛,排尿终末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呈黄白色,尿道口略发红,尿中有淋丝,腰部发酸及发困,会阴部有出汗及不适感,耻骨上区有间歇性胀痛,病程2~24个月,并且有反复急性发作史,32例均经前列腺液常规及尿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检查,确诊为慢性淋菌性前列腺炎.

    作者:莫合塔·阿布拉;外力;赵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西安市大骨节病监测报告

    西安市大骨节病病情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监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结果临床检出I度大骨节病13人,患病率0.97%,X线检出25人,占4.11%.监测结果各点均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但致病因子仍然存在.

    作者:杨钢;陈伟;谢龙;靳玲;姚培杰;马晓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常用农药乐果、敌百虫对大鼠的联合生殖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各类人群的日均蔬菜摄入量,对乌鲁木齐市使用较多的有机磷农药乐果和敌百虫进行了联合生殖毒性试验研究.方法采用24h回顾法进行各类人群的日均蔬菜摄入量调查,采用三段生殖实验对乐果和敌百虫进行了联合生殖毒性实验研究.结果 (1)乌鲁木齐市各类人群的蔬菜摄入量调查显示青壮年女性和孕晚期妇女的蔬菜摄入量高,因此,她们也是受到蔬菜残留农药危害的主要人群;(2)对乐果和敌百虫进行联合生殖毒性实验研究,发现(乐果+敌百虫)联合1组(剂量为乐果2.5mg/kg Body Weight,敌百虫0.5mg/kg Body Weight)的着床前死亡率升高,断乳存活率下降;(乐果+敌百虫)联合2组(剂量为乐果12.5mg/ kg Body Weight,敌百虫2.5mg/kg Body Weight)的平均着床数下降,平均活胎数下降,断乳存活率下降. 结论提示乐果与敌百虫的联合作用对大鼠的生殖毒性有可能升高.

    作者:何华;卜新莹;郝敬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996年新疆额敏县中小学生包虫病B超筛查报告

    为了解包虫病在新疆额敏县学校中流行状况,1996年10~12月对额敏县城镇及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7 533名学生,进行了包虫病B超筛查.

    作者:阿衣夏·烈毕;徐珍珠;马合木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3年甘肃临洮县某乡包虫病B超和免疫学调查

    为了解甘肃省临洮县连儿弯乡包虫病的患病近况,制定防治措施,我们于2003年2月对该乡肝包虫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敏;史大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0~2003年乌兰察布盟鼠疫流行势态及防治对策

    2000年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动物鼠疫进入了一个活跃的流行高峰期,其流行强度、范围以及流行持续时间,均强于以往几次的流行(1970年,1980年,1991年和1994年),并表现出新的流行分布特点.

    作者:米少华;郭美荣;韩新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在小鼠细粒棘球蚴包囊形成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小鼠体内4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研究其对包囊形成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接种棘球蚴头节,持续观察220天,检测血清中几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测定包囊的大小.结果随时间延长,成囊率和囊体大小均有增加趋势.GM-CSF在包囊形成初期明显升高,IL-2和IFN-γ在中期明显升高,IL-4在后期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包囊的形成中,一个重要机制是Th2辅助的体液免疫与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在不同感染阶段交替活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松;许晏;朱明;顾丹今;付玉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住院第8周)分别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 和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干预前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毓芬;莫新琴;王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002年阿克苏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报告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2002年我站对全市两大医院、六乡一场卫生院、市妇幼保健医院、社区服务站及个体医疗诊所等123家医疗行业进行医院消毒效果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海日古丽·斯迪克;吾买尔·艾拉;范玉萍;田秀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疆伊宁县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包虫病B超筛查

    为了解新疆伊宁县包虫病流行情况,1999~2001年对墩麻扎镇、麻扎乡和喀什乡的5 631名中小学生进行B超专项筛查.

    作者:阿不都热合曼;艾米热;毕古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TT法检测牛口蹄疫基因疫苗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研究

    目的检测牛口蹄疫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的细胞免疫水平,全面评价牛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牛口蹄疫基因疫苗免疫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以期反应出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通过MTT法检测出牛口蹄疫基因疫苗能够激发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结论 MTT法是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检测牛口蹄疫基因疫苗免疫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作者:张爱莲;金华利;王宾;张富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化物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经酶消化法从24h新生Wister乳鼠颅盖骨分离得到的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氟化钠(NaF)作用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中骨钙素(BGP)含量.结果低浓度NaF(10-7mol/L~10-5mol/L)可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NaF(10-4mol/L~10-3mol/L)则抑制细胞增殖.NaF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则呈多样性.ALP的活性改变基本与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相同,即各浓度NaF均促进细胞骨钙素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化物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早期分化呈双向调节,即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但对其晚期分化呈一致性,即促进作用.

    作者:刘凤;刘开泰;李灵芝;张永亮;姚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CT特征.方法对212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主要通过使用被绦虫卵污染的饮食而感染.发病年龄集中在8~11岁,农村高于城镇.临床上以癫痫发作和头痛为主.CT异常率为82.5%,主要表现为片状和圆形的低密度影和少量的高密度影.经2~4个疗程的抗囊治疗后,212例患儿疗效均达到治愈标准.有128例患者复查了头颅CT,其中126例(98.4%)患者的低密度影消失,2例(1.6%)转化为点状钙化.结论儿童脑囊虫病患者以异体感染为主,癫痫发作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抗囊治愈率为100%.CT 检查对儿童脑囊虫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王中磊;戴伟;马巧荣;刘玉磊;胡颖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乌鲁木齐市部分食品中单核细胞坛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调查

    目的调查单核细胞坛生李斯特氏菌在我市部分副食品市场所供应的六类食品污染状况,以预防该菌的传播和食物中毒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参照GB4789.30-94<单核细胞坛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进行. 结果所测460份食品中,单核细胞坛生李斯特氏菌的阳性检出率为4.8%,其中以肉类食品污染较高(7.5%). 结论乌鲁木齐市售食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坛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在食品带菌及食物中毒调查时应考虑到该菌污染的可能性.

    作者:李春玲;于烽;葩丽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