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发非病毒性非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杨健;陈高红;王汉斌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 非病毒性, 非细菌性
摘要: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和已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关于新发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已作介绍 [1-2],本文仅论述新发非病毒性、非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 [3-6].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血清钙和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患者血清钙、镁水平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TBA-4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0例妊高征患者、50例健康妊娠孕妇的血清钙、镁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妊高征组血清钙、镁浓度较健康妊娠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的血清钙、镁浓度进行检测,对妊高征的治疗及病情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糖尿病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对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门诊患者分为GDM组(62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已糖激酶法、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孕妇行糖耐量检测(OGCT)、胰岛素检测;采用稳态模型(HOMA)分别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以评价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GDM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糖耐量检测中空腹以及餐后1、2、3 h血糖浓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而且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已经受损;对GDM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干预,对降低GDM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军;李景;王美莲;邢自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骶骨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道

    骶骨部肿瘤较少见,且多为脊素瘤,骶部出现淋巴瘤实属罕见,本院2008年12月收治1例第一骶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新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屎肠球菌性骨髓炎的耐药特征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屎肠球菌在骨髓炎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本院近来收治的5例屎肠球菌性骨髓炎患者,于术前及术中分别取窦道分沁物和病灶组织做细菌培养,且比较两者结果间的区别.结果 多表现为混合感染,表浅分泌物与深层病灶间的菌群存在不同.屎肠球菌表现出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甙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鉴于屎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和耐药性增加导致治疗的困难,临床医生应在药敏试验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调整好用药剂量.

    作者:时宁文;陆维举;邵海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以综合性实验为载体的形态学教改实验

    <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以来,人类逐渐揭开了细胞形态的奥秘,开辟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的微观世界.作为血液病诊断的基础,细胞形态检查是医学检验中常用的基本检验方法,许多血液疾病的诊断仍需要借助显微镜检验技术来确诊,因此,细胞形态学在血液疾病诊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邓小燕;王忠英;吴晓蔓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念珠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索念珠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住院患者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221株念珠菌,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念珠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57.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19.4%)、光滑念珠菌(12.6%).与医院感染念珠菌高度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静脉高营养疗法、长期住院患者、广谱抗生素长疗程、年龄老化、导尿及导尿管置留、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类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等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91.4%,94.6%,93.7%,71.9%和98.2%.结论 医院感染念珠菌与一些医源性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念珠菌感染株有一定的耐药性,应加强念珠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李整社;常迺萍;白小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测定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总蛋白(uMTP)变化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98例糖尿病患者24 h uMTP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MEIA)测定uβ2-MG,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Urea和Cr均在正常范围,而uβ2-MG和uMTP较健康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以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为主.通过对uMTP的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伤,从而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糖尿病时,慎用肾毒性和肾代谢药物.

    作者:李录芝;贾正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 147例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抗体情况的调查

    目的 检测本院2009年1~4月2 14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MY-IgM)抗体的感染情况以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患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从而给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富士赛乐迪亚麦可Ⅱ(SERODIAMY-CO-Ⅱ)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对静脉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2 147例患儿,MY-Igm阳性有798例,占37.17%,其中不同症状的MY-Igm阳性率分别为:支气管炎40.35%、发热待查28.49%、肺炎36.52%、支气管肺炎32.19%、咳嗽45.82%、上呼吸道感染39.62%、气管炎45.83%、支气哮喘38.75%.结论 MY-Igm阳性率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占有较高比例,为37.17%.其中气管炎组和咳嗽组较高,为45.83%和45.82%,发热(无咳嗽)组低为28.49%.

    作者:邱丽;王旭;卫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醋酸纤维薄膜法血清蛋白电泳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醋酸纤维薄膜法(CA)血清蛋白电泳实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电泳结果达到预期效果.方法 采用CA进行检测.结果 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实验结果图谱清晰可见.结论 通过对实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处理,可以使实验效果更佳.

    作者:翁闪凡;庄锡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总结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探讨LCP的理念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4个月(14~2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7周(11~30周);其疗效参照Mazur评价标准: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本组病例术后无深部感染发生,无螺钉进入关节间隙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LCP固定牢靠,能够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疗法.正确理解和使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勇;陈军;庄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本刊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瑞氏综合征1例

    瑞氏综合征(RS)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是急性进行性脑病[1].于1963年首先由澳大利亚医生Reye等报道.国内从1972年后陆续可见报道,本病比较少见.本科近新收1例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涛;张丽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多媒体课程承载着多种信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

    作者:刘春林;邓德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面向需求的检验流程的优化研究与分析

    目的 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检验流程,以促进检验的效率和对需求的响应速度.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流程规划与分析方法,对检验需求进行详细分类,利用kano分析和质量功能展开,找出关键流程功能即检验周转时间,运用流程规划与分析技术,识别核心流程,采用流程模块化,流程价值链,流程一体化合并进行设计.结果 提高了检验流程的绩效.结论 通过面向需求的流程优化的技术不但能大大缩短检验周转时间(TAT),提高效率,而且能促使检验业务对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

    作者:胡必成;陈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尿液生化分析对肾脏病变部位及程度进行评估.方法 按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定位的肾脏病变分组检测尿生化,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肾小管病变尿磷(UP)、尿素(UREA)、尿肌酐、尿酸(UA)、尿钙较正常尿液显著降低,尿总蛋白和尿清蛋白稍有增加但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病变尿总蛋白和清蛋白均非常显著增加,UREA、尿肌酐、UA、尿钙降低但程度较小肾管病变轻;单纯清蛋白尿钙正常,尿渗透压、尿清蛋白、UREA轻度降低,与肾小管性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肾小球性蛋白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液生化多项联合分析是肾病变早期发现、初步定位评估和病情监测的良好指标.

    作者:王宁皎;姚文娟;魏源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的实验评价

    目的 比较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Uu和Mh的可靠性,加强Uu和Mh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A7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369例临床标本的Uu和Mh.结果 液体培养法阳性155例,阳性率为42%;固体培养法阳性111例,阳性率为30%;液体培养法阳性而固体培养法阴性49例;固体培养阳性而液体培养法为阴性5例.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kappa系数为0.554).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不能仅凭液体培养法变色而报为阳性,应结合固体培养法作鉴定,才能报为阳性.用固体培养法提高检验的特异性,用液体培养法进行药敏试验,两者结合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华;谭南;林爱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疗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医疗不良事件,或称医疗不安全事件,是指患者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凡是由于医疗系统的低能状态、医疗管理过失或医务人员医疗不当等原因,而给患者造成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赵艳;陈黄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梅毒诊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漳州市医院部分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标本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检测及调查,了解本地区梅毒患者分布情况及梅毒RPR与TP-ELISA实验的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ELISA试剂盒及RPR试剂盒对进行检测.结果 17 335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梅毒抗体阳性683例,占3.94%.683例ELISA阳性者经RPR法检测448例阳性,占2.58%.另有2例RPR阳性,ELISA阴性.普通送检患者的年龄分布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阳性患者中各年龄组的人数绝对值相近.也就是说,患者年龄越大,阳性比率越高.结论 术前、输血前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防止控制梅毒感染也减小医疗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曹霜;吴阿阳;曾若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产妇血清与乳汁HBV标志物检测意义

    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含量、乙肝血清免疫学指标与乳汁中HBV-DNA含量及阳性率的关系,以指导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阳性的乙肝携带者的产妇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乳汁中免疫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测定血清与乳汁与中HBV-DNA含量,并对所有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ELISA检测中HBsAg乳汁中阳性率为62.1%,低于血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免疫学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前S1抗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检测结果中HBeAg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97.6%,乳汁HBV-DNA阳性率85.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b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12.1%,乳汁HBV-DNA检2例,阳性率2.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HBV-DNA的含量随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r=0.864,P<0.05).结论 乙肝产妇免疫学标志物不只是能决定进行母乳喂养的指标,同时还应检测血清HBV-DNA与乳汁HBV-DNA,两者均为阴性才能进行哺乳.

    作者:陈铭;艾彪;何瀚;董虹;谢良才;周铭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治疗慢阻肺高碳酸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面(鼻)罩双水平压力调节(BIPAP)通气联合肺脑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BIPAP组、肺脑合剂组,每组20例.在采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应用BIPAP通气每天6 h,加肺脑合剂(由可拉明3.75 g,安茶碱0.25 g,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BIPAP组应用BIPAP通气每天6 h;肺脑合剂组应用肺脑合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7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P<0.01),BIPAP组CO2潴留状况改善(P<0.05),肺脑合剂组CO2潴留状况改善不明显(P0.05).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85.0%、BIPAP组60.0%、肺脑合剂组35.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和肺脑合剂组(P<0.01).结论 面(鼻)罩BIPAP通气联合肺脑合剂治疗COPD高碳酸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