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尔洪·现孜里;海尔娜木·阿布都热依木;努尔买买提·玉山
巴楚县是我国新疆出血热(XHF)首发地,也是新疆出血热发病严重的地区之一,自1965~2002年巴楚县累计发现病人230例,死亡50例,病死率为21.74%.2003年巴楚县又发现了2例新疆出血热患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阿不力提甫·阿不力孜;努尔比亚·吾不力阿西木;塔依尔·吾不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阿克苏地区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控制HIV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初筛,初筛阳性血样由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确认.结果 对2006年阿克苏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确认的368份HIV感染者进行统计分析.吸毒人群255份,占69.29%,暗娼人群53份,占14.40%,性病患者38份,占10.33%,孕产妇2份,占0.54%.确认阳性家属20份,占5.43%.以吸毒人群占主体,男性多于女性,年龄20~40岁为主.结论 目前阿克苏地区HIV感染以吸毒人群为主,暗娼人群、性病患者流行速度加快,感染者家属感染率较高,孕产妇筛查中出现感染者,已存在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流行趋势.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预防和控制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流行非常必要和紧迫.
作者:贝品联;薛冰;王鲜芬;卡米娜·吾守尔;董伟;马吾拉·买买提;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福海县农牧民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为防治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 问卷调查3 312人,采血655人份,血清监测阳性17人份.结论 布鲁氏菌病发病有明显的职业性,应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丁健;张静;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65~2005年博乐市共发生食物中毒31起,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新疆博乐市卫生监督所及博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中毒统计报表、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报告及历年食物中毒报告,资料查实核对无误.
作者:李玉峰;青剑英;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6年3月27日新疆和田市由某洒店负责人来报告酒店餐饮业工作人员6~7人,在该酒店用餐后发生腹泻、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检测送来几种标本中检出宋内氏志贺氏菌.
作者:杨璐璐;艾德尔艾力·阿尤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阜康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及水源卫生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对全市22处水源水质进行分析检测,并对水源卫生防护状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 检测22份水质的308个项目,综合合格289项次,合格率为93.83%,其中微生物超标2份占9.09%,理化超标7份占31.82%,水源地未设置防护带和防护栏的达86.36%. 结论 农村水源地的卫生防护和管理尚不如人意,应加大对农村水源地的卫生防护及管理.
作者:者永文;耿妍妍;张谨;郑国栋;蔡凤;魏玉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我国布病流行的重疫区,布病严重威胁了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严重阻碍了阿勒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上世纪50~60年代,布病在阿勒泰地区人畜间广泛流行,70~80年代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90年代布病阳性率在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较大反弹,为了及时掌握阿勒泰地区的布病流行趋势,为今后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哈森别克·马力克;努兰别克·哈森别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了解新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现状,对新疆14 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等,今后必须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力求政府的财政支持,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的配备,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力度,保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
作者:于丽;全群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6年7月10日10:00沙湾县疾控中心接到安集海镇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头渠村发生2例疑似皮肤炭疽病人,接到疫情报告后流调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木哈什·木哈提;王建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当今全球的结核病正持续蔓延,这与人口流动、HIV/AIDS流行的增加、耐药结核菌的传播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我国HIV感染者逾百万,这些易感人群、高发人群更为控制结核病增加了困难.目前,更严重的是肺结核病引起的并发症已成为因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肺结核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因而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现谈一点认识.
作者:努尔亚·阿斯卡尔;阿尔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同市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SPPS)在全市抽取3个县,每县随机抽取城镇和农村小学各1所,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儿童,采集其家中盐样检测盐碘,调查甲状腺肿大情况;在上述40名儿童中随机抽取12名采集尿样检测尿碘;另外抽取5年级学生20名;以及学校所在村18~35岁妇女5名调查健康教育状况. 结果 居民碘盐覆盖率县城90.89%,农村95%;合格碘盐食用率县城98.33%,农村95.00%;儿童尿碘中位数县城267.27 μg/L,农村329.39 μg/L;甲状腺肿大触诊法全部为0;5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得分县城45.08,农村36.22;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得分县城82.67分,农村88分. 结论 大同市仍属实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市.
作者:侯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5年入冬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多起,疫情严重,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新疆军区疾控中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视疫情为敌情,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军区部队实际,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周密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卫生防疫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疫病传入部队,确保了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作者:张士良;王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做KB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学研究拟验证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方法 在病区小学,临床粗筛出KBD疑似儿童82例(经X线片检出KBD患儿65例),光镜查其外周血血涂片后,从中选出有白细胞病变者10例,以电镜寻找其白细胞内的病毒体. 结果 光镜查出外周血白细胞病变阳性者64/82例,可疑阳性者7/82例.电镜下,在9/10例白细胞内检出病毒核衣壳.衣壳直径70~100 nm,外形六角,部分有小核心.核衣壳外围见细胞核染色质溶解灶. 结论 在9/10例白细胞核内有病毒核衣壳的结果,使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得到验证.该病毒引发出白细胞坏死过程是具有细胞病变效应的.该病毒可能也是KBD软骨细胞坏死的原因.KBD病儿外周血白细胞坏死的病理学发现将对血液病理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毕华银;王治伦;陈静宏;谭希旺;杨占田;王延续;杨顺华;曹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甲乙两组,观察比较了地高辛两种用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丽娅·吐尔干;茹鲜古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且末县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民丰县接壤,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相连,北与尉犁县相望,西北部与沙雅县为邻.全县共11个乡镇,2个国营农场,1个粮种场,2个农业开发区,5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6万,气候属温暖带板端干旱大陆性荒漠气候,年降雨量18.6 mm,蒸发量2 507 mm,沙暴和浮尘日全年163天左右.
作者:刘红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黑热病已成为新疆南部喀什地区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喀什地区的黑热病疫区采取了以药物灭蛉结合普查病人和集中治疗患者的大规模综合性防治措施,通过10余年的防治,黑热病发病人数由1975年的124例降低到1988年11例,发病率下降91.1%.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的增加,黑热病发病人数逐年递增,发病地区由1988年的3县1市,增加到2002年的10个县市, 2002年发病人数为322例.莎车县1996~2002年发现黑热病患者1例,2003年2例.2004年7月~2006年5月又先后出现9例,均为新发病例,9例患者基本情况如下.
作者:伊斯拉音·乌斯曼;张超威;开赛尔·克尤木;张松;茹孜古丽·朱马洪;斯康德尔;伍卫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食品安全是重要性不断增加的公共卫生问题.由食品安全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重大食物中毒属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化学性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各类食物中毒事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1].准确、快速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已成为卫生部门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的关键.本文就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采样、快速检验做简要论述.
作者:程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西天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鸟类区系调查,采集到鸟类101种,分属13目31科,并对不同生境鸟类的分布、数量以及动物地理从属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刘坪;康林江;侯兰新;尼合买提·吐尔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4~2006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内科和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病人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26~61岁,平均43岁.肝炎、肝硬化诊断根据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1].肝性脑病的诊断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按四期分类法:Ⅰ期18例,Ⅱ期29例,Ⅲ期5例.52例病人临床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在连续或大量使用利尿剂(呋塞米>60 mg/d连续使用4 d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出现肝性脑病.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分泌物污染环境、水源、草场、乳、肉带菌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1].新疆是以布鲁氏菌病属的羊型菌和牛型菌为优势种、型的农、牧区型和城市型布病疫区.新疆从20世纪50~80年代,是国内主要布病疫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新疆80余县、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3个师均有布病不同程度的流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疆布病疫情有所回升[2].
作者:武文革;陈康;任德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