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萍;王诚;朱晓玲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1,2].
作者:王志鹏;祁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特征.方法 2007年对阿克苏501名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以及行为不同情况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性接触者占8.0%(40/501);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25%(10/40),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50%(6/12),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55.6%(10/18);有同性性行为者3%(8/260),肛交时使用安全套63%(5/8),63%(315/501)的人更愿意去药店购买安全套;有吸毒行为者1.4%(7/501),近6个月里注射毒品者3人,占43%(3/7),且共用过针具;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液和母婴传播途径的认知率分别为95%和92%,对性途径传播的认知率70%,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偏低,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电视,其次是报刊书籍和免费宣传材料,课堂讲授只占28.9%.结论 青少年性观念的变化,性行为的放纵,性活动的高危性、多样性以及吸食毒品的恶习都在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作者:李玉玲;张军辉;赵毅;吾买尔江;艾尼;陈凌云;姜林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新疆少数民族已婚育龄人群中使用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人数占使用药具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对其加强指导和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有效性、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000~2007年,我们通过现场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内抓药具的规范管理,外抓对广大育龄群众的优质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迎春;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新疆阿克苏地区自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6月13日,全地区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 496例,发病率为104.29/10万,死亡2例.其流行范围广,涉及各县(市),分布95个乡镇.
作者:李永光;周权;李涛;余琪;古扎努;苏娟;陆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精伊霍铁路啮齿动物种类及构成,为精伊霍铁路的疾病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现场采集标本并鉴定.结果 该地区啮齿动物有16种.结论 该地区啮齿动物具有一定流行病学意义,应加强监测工作.
作者:刘全英;王建民;李学明;闫新波;王力民;周涌江;王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发热待查患者及部分高危人员均做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做到大限度地确诊疾病,以防漏诊、误诊.方法 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来自治区传染病医院就诊的发热待查患者1 581例及综合性医院经多项检查查不出发热原因而介绍来的528例患者及部分从事畜牧业的高危人群送检252例,共计2 361例均做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部分患者还做了皮试.结果 查出急性期患者、潜隐期患者及慢性期活动型患者共计608例,慢性期相对稳定型患者7例.经对症治疗症状多有缓解.结论 本次检测分析阳性率为26.05%,由此显示新疆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处于较为严重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马金翠;木尼热;多力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已被广泛关注.为了解克拉玛依市公私立幼儿园2~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制定保健计划和做好城区托幼机构儿童龋齿的防治提供科学根据,现将2008年上半年龋齿体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买热木尼沙·库尔班;帕提曼;拜地努尔;阿斯木古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7~1998年收治的70岁以上的脑出血患者39例并与当年的50~60岁的脑出血患者5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70岁以上的脑出血病例组中高血压、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等表现低于对照组,安静状态下发病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以多脏器功能哀竭为主.结论 70岁以上患者发生脑血管病,治疗抢救时除常规脱水止血治疗外,防止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环节.
作者:哈丽旦·肉孜;哈斯叶提·肉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矽肺病人胆囊疾患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78例各期矽肺急慢性胆囊疾患病人外科处理总结分析.结果 择期开腹胆囊切除术66例,急诊开腹大部胆囊切除6例,急诊胆囊造瘘术6例.术后并发症7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2.56%.结论 加强矽肺病人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是降低矽肺病人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厚谊;张培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救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此后,急救医学飞速发展,急救服务需求也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对急诊护理的要求也随之增加,院前急救护理对象通常具有多病种、多学科、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威胁病人生命的隐患,利用有限资料在短时间内做出临床决策,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分析目前院前急救护理所存在的风险特点,加强认识,发现隐患,降低护理风险系数,并进一步探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安全护理是院前急救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作者:琪琪格;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通过媒介白蛉传播的一种慢性地方性寄生虫传染病.新疆喀什地区是我国黑热病的重点流行区之一.喀什地区地域广阔,由于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存在着人源型黑热病和荒漠型黑热病(自然疫源性黑热病)两种.荒漠型黑热病为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范围广,传播媒介和保存宿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
作者:凯赛尔;朱常忠;伍卫平;窦海平;高春代;童苏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肿瘤外科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侧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培养临床科研能力,并将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作者:丁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由于多年的习惯,大多数基层医院均采用末梢血血常规等诸项检查.我们现在使用的KX-21全血球分析仪,即可用静脉血,又可使用末梢指尖血,这2种血源之闻的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令人关注.为此我们设想根据我们现在使用的日本东亚医用电子株式会社的KX-21全血球分析仪,,对门诊病人进行静脉血与末梢手指血2种方式取血同时检测,共获600例样本,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君;褚桂梅;袁新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阿克苏地区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面积13.25万km2,辖8县1市,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人口 234万.为了解阿克苏地区公共卫生队伍现状及对目前防病形势的适应情况,探讨疾控体系人力资源配置、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原因及解决对策,2007年7月9~19日,我们对阿克苏地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宏伟;李永光;张军辉;徐长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介绍秩和比法应用.方法 应用秩和比法对降氟改水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秩和比法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地方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结论 秩和比法可以作为评价地方病防治工作质量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余要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无偿献血者进行RhD血型的筛查与鉴定已成为血站检验的常规工作.由于RhD阴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比例只有2‰~5‰,在维吾尔族人群中的比例占5%[1],因此,无法满足临床RhD阴性受血者输血治疗的需求.为解决巴州地区RhD阴性患者输血治疗紧张状况,为满足RhD阴性受血者输血的需求,自2000年以来巴州中心血站开始筹建RhD阴性献血者信息库,RhD阴性信息库的建立不但较好地解决了本地区RhD阴性患者输血治疗的紧张状况,同时还支援了其他省市突发事件应急用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六杰;银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疆百日咳的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和降低百日咳发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0~2007年新疆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特点描述.结果 1990~2007年新疆共报告百日咳病例6 0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9/10万,报告发病率波动在0.96~3.44/10万之间.监测数据显示,1990~2007年中1990,1996,2004,2007年的发病率均在3/10万以上;南部地区高发,春夏为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80%左右的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和保持百白破联合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和传染源管理.
作者:戴述齐;宁静;勾艾莉;关静;谢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全面了解尼勒克县居民碘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2007年6月,尼勒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对本县9个乡(镇)场36个行政村的288户居民食用碘盐进行了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克孜尔·拉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通过对南疆策勒县、墨玉县、疏附县和叶城县2005年农村居民卫生习惯及行为的现状调查,发现策勒县等4县农村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习惯较差;健康常识贫乏,健康状况堪忧;家庭环境卫生和水源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等现状.研究分析对造成农村居民卫生习惯不良的主要因素并对由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农村居民的新的健康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瞿群;张晓明;汤旭;姜林敏;陈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人毛滴虫是医学原虫鞭毛虫纲的一种,寄生于肠道,多见于盲肠、结肠.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2007年收治了由人毛滴虫所致的肠炎22例,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启明;袁巧荣;彭战清;郭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