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莲;石峰;李君梅;龚玲;蔺洁;李霞;陈园生
目的 分析新疆“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的发现情况,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结核病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2014年全疆结核病登记管理的数据,分析“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实施后患者的发现情况,肺结核病病例的诊断按新修订的《肺结核病诊断标准》WS288-2008,并采用痰涂片显微镜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确诊. 结果 全疆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登记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未实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前的2011年相比,2012-2014年分别上升了23.43%、31.76%和34.44%;新涂阳患者2012年上升了19.05%,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了11.30%和18.97%;涂阴患者2012-2014年分别上升了27.46%、61.65%和69.40%;全疆结核病发病率均高于未实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前的2011年(157.80/10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与未实行“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前的2011年相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11%(x2=7.47)、10.31%(x2=731.05)和12.53%(x2=1 12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转型后各部门得到了规范化管理,患者的登记、涂阳率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但转型工作仍需督导考核和提高.
作者:杨津明;齐麟;黄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变化. 方法 从新疆阜康市两个社区选取自愿参与的17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通过高血压自我管理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达到66.5%,明显高于管理前控制率(x2=19.89,P<0.05),且血压控制率提高主要表现在男性患者,控制率由35.0%提高至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2,P<0.05);自我管理后,吸烟者中戒烟比例由原来的20.4%增加到40.7%(x2=5.23,P<0.05),饮酒者中戒酒的比例由原来的13.1%增加到29.5%(x2=12.00),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由64.0%上升至78.0%(x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前后,食用盐(t=-0.199)和食用油(t=-0.217)摄入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我管理是发挥血压控制效果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廖佩花;李卫国;张荣;者炜;关玉梅;张云君;刘来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DNA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融合表达的鼠疫耶尔森氏菌caf1及pH6抗原基因. 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后,在原核系统中表达鼠疫菌重要功能蛋白car1及pH6蛋白,根据云南玉龙菌株(D106004)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pET-32a(+)作为表达载体,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定向插入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IPTG诱导,使重组质粒在其宿主菌E.coli BL21 (DE3)中表达. 结果 根据酶切鉴定和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caf1及pH6已成功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2 ku和35.5 ku,与理论分子量一致. 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了pET32a-car1及pET32a-pH6重组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为鼠疫潜在诊断靶点及新型疫苗选择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荣;刘青;古丽阿依·包开西;张渝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二联疗法对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疗效,选出质优、价廉、疗效好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确诊的成人大骨节病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中医药二联疗法治疗组34例和西医组35例,中医药二联疗法治疗组给予自拟内服汤药制剂和离子导入治疗,西医组给予口服硫酸软骨素和维生素E. 结果 治疗前后西医组(t=9.418)和中医组(t=7.662)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中医组79.41%、西医组51.43%,中医组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53,P<0.05);治疗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中医组关节休息痛得分(t=1.787)和四肢活动能力得分(t=2.793)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医药二联疗法可以提高成人大骨节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对改善患者四肢运动能力和关节休息痛的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旗;李芳;王宝强;张彦青;何岱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肃省兰州市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特点,为减少和控制农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兰州市职业病预防控制直报信息系统,选取2006-2014年兰州市农药中毒报告卡数据导入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6-2014年兰州市共报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364人,死亡24人,死亡率6.6%;其中自服农药中毒334人,死亡23人、病死率6.9%,误服农药中毒30人,死亡1人、病死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33,P<0.05);中毒者中男137人、占37.6%,女227人、占62.4%,女性中毒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05,P<0.05);男、女性病死率分别为5.8%和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3,P>0.05);中毒者中以35 ~ 44岁所占比例高,占26.1%,中毒者的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959,P<0.0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第三季度,中毒113人、占31.0%,中毒者的季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33,P<0.05). 结论 兰州市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现状不容乐观,以自服农药中毒为主,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作者:吴翾;李盛;王金玉;王宇红;韩晓琴;贾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预测甘肃省麻风病未来的患病率趋势. 方法 利用2012-2014年统计整理的甘肃省麻风病患病率历史数据,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的患病率. 结果 根据2005-2014年的数据可以得出GM(1,1)的检验结果为c=0.292 1和P=1,所建立GM(1,1)属于一级,预测到2015-2017年甘肃省麻风病患病率为0.004 6/万、0.004 2/万和0.003 9/万;在2015-2017年预测结果的基础上重新建立GM(1,1)模型,检验结果为c=0.090 1和P=1,所建立GM(1,1)也属于一级,预测到2018-2021年甘肃省麻风病患病率为0.003 4/万、0.003 1/万、0.002 9/万和0.002 6/万. 结论 灰色模型可有效地短期预测麻风病的患病率.
作者:边境;李志诚;冯淑梅;格鹏飞;张宏茂;冯福勤;伏旭东;何炯;朱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及其区(县)共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检测能力、人员结构及仪器设备的专项调查. 结果 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水质检测人员53人、平均6人,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其他专业者分别占32.1%、26.4%和41.5%,职称以初、中级者较多(占71.7%),学历以本科、大专者较多(占90.6%),年龄以30 ~ 50岁为主(占67.9%);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备完成常规水质检测工作的17种仪器,但兰州市和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8种仪器装备数达不到国家低装备要求数;常规指标平均检测能力为26项,达到中级水平;非常规指标和全项指标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8项和34项,均为低级水平;常规指标、非常规指标和全项指标平均检测率分别为62.7%、12.0%和32.1%,计量认证率分别为61.1%、13.5%和32.4%;兰州市常规指标(x2=24.637)、非常规指标(x2=327.658)和全项指标(x2=169.571)检测率均高于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兰州市常规指标(x2=26.499)、非常规指标(x2=411.197)和全项指标(x2=221.909)认证率均高于区(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兰州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检测能力较薄弱,尤其是区(县)水质检测能力差距还比较大;人员不足、结构欠合理及仪器装备缺乏是导致水质检测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盛;王金玉;王宇红;贾清;余加琳;王龄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兰州铁路局所属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和车厢空气卫生状况. 方法 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和《旅客列车卫生及检测技术规范》,对兰州铁路局40列正常运行旅客列车送风中和风管内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 旅客列车运行中空调系统送风中、风管内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普遍超标,送风中的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2.50% ~ 72.50%,不同车厢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超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17,P>0.05);真菌菌落总数超标率为30.00% ~ 37.50%,不同车厢送风中真菌菌落总数超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9,P>0.05);旅客列车空调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平均值为167.69cfu/m2、平均超标率为77.50%,真菌总数平均值为108.83 cfu/m2、平均超标率为28.75%,风管内细菌总数的平均值和超标率均高于真菌总数,且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48,P<0.05). 结论 兰州铁路局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污染严重,应引起铁路管理和卫生部门的重视.
作者:刘玲;吴得海;明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型肝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4年克拉玛依市乙型肝炎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06-2014年累积报告乙型肝炎患者3 602例,年均发病率118.71/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30,P<0.05);克拉玛依市4个行政区均有乙型肝炎病例报告,各行政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2,P<0.05);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集中在30岁~和4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46,P.<0.05);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40,P<0.05). 结论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乙型肝炎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需要加大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力度,建立成人乙型肝炎免疫屏障.
作者:李砥;林彬;陈园生;李君梅;黄玉莲;石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精河县水痘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06-2014年精河县水痘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2006-2014年,精河县共报告水痘病例1 264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高为2010年259.87/10万,低为2012年29.25/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26∶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曲线呈“双峰”,出现在5-6月、11月-次年1月,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6.98%和44.13%;水痘高发年龄0~14岁共报告1 192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4.31%;以托幼儿童和学生居多,分别占总病例的45.65%和36.47%;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大河沿子镇、精河镇和茫丁乡,占病例总数的74.85%. 结论 托幼儿童和学生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主动监测和预警分析,提高疫情处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做好主动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减少免疫空白,预防和控制水痘的传播.
作者:邓毅彬;沈荣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描述2008-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因顺位和期望寿命,为望城区制定卫生政策及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 从望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统计局收集望城区的人口学信息和居民死因资料,根据ICD-10编码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性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并制作期望寿命表. 结果 2008-2013年累计监测人口数3 138 288人,其中男性1 587 040人,女性1 551 248人,监测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23∶1;死亡人数18 288人,粗死亡率582.74/10万,标准化死亡率674.50/10万;死因前4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其年均死因别死亡率分别为323.38/10万、105.60/10万、50.66/10万、42.23/10万;0岁~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意外伤害、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和伤害,15岁~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65岁~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为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望城区人出生期望寿命为78.05岁,其中男性出生期望寿命为74.98岁,女性为81.59岁. 结论 长沙市望城区居民死亡率稳定,期望寿命稳定并且超过了发达的浙江省,但老龄化、慢性病和伤害严重影响了望城区居民的健康,成为了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肖竹;杨澍源;易婷;林秋珍;王建武;李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甘肃省镇原县某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镇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县一高中所有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调查数据. 结果 该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34.66% ~ 88.15%,平均为62.33%,3条、2条和1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依次为32.64%、38.54%和88.15%,男生总体知晓率和3条、2条和1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均高于女生(p<0.05),且随年级增加而知晓率逐渐降低(P<0.05);高中学生喜欢通过知识讲座(74.83%)、广播电视(61.29%)等方式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88.15%的学生建议得了肺结核病的同学或朋友隔离治疗,64.44%的学生认为正在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在传染性消失后,可凭诊治医院的证明复学. 结论 镇原县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和3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均较低,应结合高中学生喜欢的知识讲座、广播电视等宣传方式,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和普及.
作者:刘双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西北某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近7年来人才流失的状况,探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绩效考核具体指标的制定.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电话沟通记录方式收集流失人才的资料,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3对数据进行一般性描述分析. 结果 收集流失人员共计45人的信息资料,包括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8人、占84.4% (38/45),行政管理和工勤人员7人、占15.6%(7/45),以大学和研究生学历为主、分别占51.1%(23/45)和31.1%(14/45),高级职称占22.2%(10/45)、中级职称占28.9%(13/45)、初级职称占48.9%(22/45);流失人才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多、占75.6%(38/45),以大学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居多、分别占51.1%(23/45)和31.1%(14/45),年龄多集中在35岁以下和36~45岁、分别占流失人员的53.3%(24/45)和31.1%(14/45). 结论 根据流失人员的流失共性,对照现行管理办法,挖掘更为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才能有效地留住专业人才.
作者:徐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2年云南省楚雄克山病病区人群硒营养水平. 方法 以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楚雄6个在20世纪80年代有不同克山病病情自然村的大米和儿童发硒含量,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 结果 研究区大米平均硒含量为0.020±0.003 mg/kg(n=179),属典型克山病病区粮食硒缺乏水平;儿童发硒平均为0.274±0.058 mg/kg(n=179),总体己达中等硒营养水平,但仍有27.9%的儿童发硒含量处于缺乏的边缘水平,且女生人数多于男生,男生发硒平均含量为0.286±0.073mg/kg(n=90),女生发硒平均含量为0.261±0.034mg/kg(n=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5). 结论 云南省楚雄克山病病区大米硒含量和儿童发硒含量均按罗平关(非病村)→新地(轻病村)→红豆树(重病村)和龙屋庙(重病村)顺序依次降低,与1984年一致;楚雄地区粮食硒含量相比1984年无明显变化,但儿童发硒含量增加了一倍;当地仍有相当比例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的边缘状态,急需采取措施增加硒摄入量,预防克山病.
作者:李财玲;王大成;刘燕;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第四师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兵团团场不同民族青少年中预防艾滋病的学校健康教育策略与适宜方式.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635名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高中生中分别开展3种不同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 汉(x2=54.654 5)、维吾尔(x2=19.235 3)和哈萨克族(x2=56.478 9)高中生中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的总体知晓率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汉(x2=14.150 0)、维吾尔(x2=20.413 9)和哈萨克族(x2=16.414 0)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正确应答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汉和哈萨克族学生避免性行为的正确生活行为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13 3,P>0.05);汉族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通过电视(87.97%)、医生(54.72%)和书籍(52.83%);维吾尔族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通过医生(84.21%)、电视(71.93%)和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59.65%);哈萨克族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通过电视(70.53%)、医生(67.63%)和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46.38%);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学生喜欢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别为电视(24.53%)、医生(50.00%)、医生(44.44%). 结论 调查地区的维吾尔和哈萨克族高中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比较匮乏,在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学生中开展以知识讲座、观看视频和同伴教育等不同方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正向态度持有率.
作者:李建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0年6月-2014年5月甘肃省天水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部分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2010-2014年天水市2所哨点医院符合发热伴出疹病例定义患者的标本送至实验室,用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监测结果. 结果 1 221例标本中检出阳性407例,阳性率33.33%,病原谱构成前三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50.12%)、肠道病毒(41.03%)和风疹病毒(8.35%);6个年龄组(0岁~、3岁~、7岁~、15岁~、25岁~和60岁~)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8,P<0.05);不同年龄组病原谱构成不同,0岁~组、3岁~组以EV71病毒为主,7岁~以上组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主,60岁~组阳性率高72.22%;发病以托幼儿童(28.26%)、大学生(26.54%)和散居儿童(25.06%)为主;全年均有病例报告,病原体阳性率无明显季节规律. 结论 天水市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病原体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为主,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快研制肠道病毒疫苗,提高水痘和肠道病毒疫苗的接种率是防控发热伴出疹症候群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雯静;张永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兰州市不同性别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特点,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2010-2014年兰州市不同性别住院患者数据导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兰州市累计上报住院患者1 292 813人,其中男性599 590人、占46.4%,女性673 955人、占52.1%,不详19 268人、占1.5%;男性住院患者的前10位疾病中,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等8类疾病均见于各年度,其中肿瘤构成比明显下降,顺位由首位降至第5位;循环系统疾病2010年后一直居于首位;呼吸系统疾病大上升幅度4.1%,居于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顺位无明显变化,居于第3位;女性住院患者的前10位疾病中,肿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等8类疾病均见于各年度,肿瘤构成比明显下降,大下降幅度16.8%,顺位由首位降至第6位;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3类疾病构成比上升幅度较大,大上升幅度分别为5.7%、4.9%、4.7%,顺位分别由第3、4、6位上升至第1、2、4位;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顺位由第2位降至第3位. 结论 兰州市不同性别住院患者逐年递增,循环系统疾病是影响兰州市不同性别人群的首要疾病,但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他主要疾病顺位变化不同;应根据这些特点做好不同性别人群的疾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普;李盛;王金玉;王宇红;魏晋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武威市食源性疾病病原感染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甘肃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技术方案采集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和粪便标本,依据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分型和病原鉴定. 结果 2013-2014年474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中检出志贺氏菌12株、沙门氏菌4株、大肠埃希氏O175菌1株,发病人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P<0.05);以成人居多,不同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28,P<0.05);临床诊断以急性胃肠炎为主,不同疾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0,P<0.05);不同疾病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05);第三季度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季度,不同季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2,P<0.05)、病例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7,P>0.05). 结论 武威市食源性疾病检测病原主要为志贺氏菌,应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力度,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作者:秦让山;黄爱霞;马艳;满世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华池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为行政部门改善农村饮水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连续5年对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随机采样及现场调查,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检测及评价. 结果 2011-2015年共检测水样231份,合格38份,合格率16.45%,不同年份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感官指标合格率80.09%(x2=5.60)、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96.53%(x2=1.64)、毒理学指标合格率99.57%(x2=3.83)、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20.78%(x2=0.063),上述指标各年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中式供水合格率23.15%.分散式供水合格率10.57%,不同供水方式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2,P<0.05). 结论 华池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偏低,微生物学指标超标严重,发生介水传染病的可能性较大,水质亟待改善,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生活饮用水消毒处理设施及管理的投入.
作者:王岩;刘炳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第十三师食品中各类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设8个监测点,采集9类食品进行检测,检测化学污染物104项、致病菌9项. 结果 2013-2015年检测258份食品中的致病菌,检出致病菌21株、检出率8.13%,其中前3类食品分别是餐饮食品(检出率15.38%)、肉及制品、蛋及制品和桶装饮用水(检出率均为10.00%);检测267份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检出各类化学污染物25份、检出率9.36%,检出的主要化学污染物有金属元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 结论 新疆兵团餐饮食品、地方特色食品、桶装饮用水都是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的食品,蔬菜及水果和调味品的生产存在化学污染物的污染,提示应加强食品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管理和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戈燕;谢昕;代雪玲;王颖;房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