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王伟;袁霞;吴越
目的:观察服用蠲毒片对大鼠体重及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用生理盐水(NS)作对照,测定大鼠服用蠲毒片(Juan DuPian,JDP)24周后体重增幅的变化规律及脏器系数的改变.结果:雄性鼠较雌性鼠的体重增幅大,且开始2月增幅明显;雄性鼠内脏和腺体重量大多数较雌性鼠重;与NS组比较,JDP组大鼠的脾重减轻,肾上腺、卵巢等腺体重量增加.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的体重及组织器官的变化与性别有关,蠲毒片可能影响大鼠的免疫和内分泌系统.
作者:耿东升;张文斌;赵汝海;周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药材根据医疗、调剂的需要,在防治疾病上发挥更好的疗效的工艺加工处理方法.它对提高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具有重大的实现意义.
作者:石春新;刘观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过敏)性气道炎症(炎性反应)性疾病.它是因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过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
作者:王辉;赵金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年龄大62岁,小24岁,平均年龄42岁.2治疗方案功能性阳痿患者,均有手淫史,阴茎能兴,每临房事即软,性欲低下,并伴有精神紧张、腰膝酸软、早泄、心悸汗出、失眠多梦、疲乏无力、口干、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作者:陈世洪;王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虽然治疗方法众多,如封闭、按摩、理疗,但结果或疗程长或疗效差,如用手术治疗损伤大,恢复时间长.笔者采用针刀配合特殊手法治疗1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发明;张新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习医36年,善用传统方剂化裁.现将白虎汤等4首传统名方临证运用举例如下.
作者:邵全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兴盛于当代.
作者:张玉萍;王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笔者在临床上对不孕症的治疗,曾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法及选病例2例简介如下.
作者:党恩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带状疱疹经过对症治疗,皮疹消退、皮损愈合;但多数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在原发皮损处留有针刺样、甚至刀割样疼痛,痛之难忍,经几月至数年不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作者:宋戈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葛根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葛根中总黄酮含量0.34%,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28%(n=6).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葛根中提取出总黄酮,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芙蓉;吕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古文乃中医基础课目;而<汉字>作为基础课目中的基础章节,历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看似乏味,有学生认为它与学好中医无关,因此,如何将它讲得精彩有趣、生动鲜明,是我们讲好<汉字>,甚至整个医古文这门课程的关键.
作者:杨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药注射液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新型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它药物的配伍使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其配伍用药的研究日趋重视.
作者:吴建华;韩启明;蒋玉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它是伴有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因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死亡率也高.通过对146例慢阻肺病人的护理观察(包括合理氧疗、情志疏导、饮食指导、预防保健等),探讨出一种可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或预防复发,延缓肺心病的进展,降低死亡率,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适宜的护理方法.
作者:孙明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对张景岳熟地与人参用量计量学分析,表明其人参的标准用药量比熟地大.并与古今医家进行对比,发现景岳较其他医家更重视对人参、熟地的应用.
作者:许红峰;贾芸;周铭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资料50例患者中,年龄20~40岁12例,40~60岁10例,60岁以上28例;病程<1年12例,1年以上达38例.
作者:鲍玉新;李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几年,随着世界各国对中医的关注,及对中医药其独特疗效的肯定,中药新品种的研制日趋高潮,颇具规模的现代化药厂对中药品种日渐青睐,中药材种植规模急剧扩增,这些有关中药材方面的加工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中药药渣,如何处理这些药渣的问题,使生产厂家及社会环保都感到十分棘手.
作者:刘萍;张海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9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中医药的经验.方法:9例心脏停搏患者均按心肺复苏(CPR)程序,在取得第二期复苏成功(恢复心搏)基础上,第三期抢救措施、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均配合中药针对休克、心衰、心律失常等症治疗.结果:1例急性心梗、2例冠心病、1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在3小时后意识清醒,48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1例心梗患者(67岁)3小时后意识清醒,因3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于第四天去除起搏器,病情稳定;1例煤酚皂溶液中毒、1例肺心病患者,分别于8小时和6小时后清醒;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第三日、第四日病情稳定,2周、3周后意识清醒;9例患者1~2个月出院,均无心肺复苏后遗症.结论:中医药在心肺复苏中应用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远新;何新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小5岁,大62岁;病程短1天,长1年.
作者:梁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史某,男,36岁.1999年10月3日初诊.2年前某晚外出,路遇歹徒持刀抢劫,嗣后每每稍有动静即恐惧莫名、心悸怵惕、慌慌然如人将捕之.
作者:苏衍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采用一定的技巧,减轻其对发病时的心理负担,避免诱发因素,通过有针对性、阶段性、时间性、技巧性,结合语言的适度性做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作者:郑蓉;柏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