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苹
腹部创伤比较常见,我院1997年元月~2001年6月共收治71例腹部脏器创伤病人.现将诊治情况报告讨论如下.
作者:居来提;段绍斌;杨东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以临床常见的慢性腹泻为主,用乙状结肠镜下采集新鲜标本,即时培养的方法,提高了Ⅱ度菌群失调症的确诊率,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结合兵法理论以补固并用治腹泻,从瘀论治消腹痛,寒热同用治标本,后期扶正收全功的四大手段进行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巩固了疗效,为慢性腹泻的中医中药治疗另增了一条蹊径.
作者:何惠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70例患者,年龄大62岁,小24岁,平均年龄42岁.2治疗方案功能性阳痿患者,均有手淫史,阴茎能兴,每临房事即软,性欲低下,并伴有精神紧张、腰膝酸软、早泄、心悸汗出、失眠多梦、疲乏无力、口干、小便黄,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作者:陈世洪;王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使用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2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克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微波技术提取葛根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得葛根中总黄酮含量0.34%,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28%(n=6).结论:首次运用微波技术从葛根中提取出总黄酮,反应速度加快,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芙蓉;吕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就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辨证分型、中医药的单方以及复方治疗的现代研究,分析了食管癌的发生各阶段的中医药治疗,以及在中西医结合中,中医药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高静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过对张景岳熟地与人参用量计量学分析,表明其人参的标准用药量比熟地大.并与古今医家进行对比,发现景岳较其他医家更重视对人参、熟地的应用.
作者:许红峰;贾芸;周铭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史某,男,36岁.1999年10月3日初诊.2年前某晚外出,路遇歹徒持刀抢劫,嗣后每每稍有动静即恐惧莫名、心悸怵惕、慌慌然如人将捕之.
作者:苏衍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方法:自1998年,以三步疗法的不同程序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LDH152例,以成组对照方法考查不同发病时间第1个疗程的治愈率及比较同期第2和第1个疗程的治愈率.结果:发病时间0~5天比6~10天的治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病时间30~45天和46~60天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急性期和恢复期第2均比第1个疗程的治愈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5).结论:LDH有自愈倾向,且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关系紧密,早期(0~5天)LDH用三步疗法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郑志波;刘亮;张建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过敏)性气道炎症(炎性反应)性疾病.它是因特应性体质及神经调节紊乱等内因与过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外因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
作者:王辉;赵金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基于<内经>,立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兴盛于当代.
作者:张玉萍;王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是妇科常见病,病情有时迁延数年不愈,甚者影响生活和工作,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笔者近几年用中药辨证治疗1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盛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72例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共分为外感风邪、阳明胃热、肝风内动、痰火上攻、瘀血阻络5型.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根据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较为明显,而且安全、副作用小.
作者:黄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男,42岁,干部,1998年5月8日初诊.有烟酒嗜好近15年,1997年出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起初坚而不久,继之举而不坚,终至不能勃起.
作者:崔宴医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初产妇,年龄在24~34岁之间.病程1天.均为住院病人.
作者:白燕;周卫东;马吉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成书于明代嘉靖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即公元1601年.
作者:尹改珍;刘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Cassia angustifoLia Vabl,或尖叶番泻叶Cassiacut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性寒,味甘、苦.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等功效.目前商品主要为进口,药材中常掺杂有同科植物耳叶番泻叶的干燥小叶,有时甚至达60%.
作者:周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通脑灵合剂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通络,通腑醒脑之功效.具有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改善脑部供血,提高脑血管弹性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通过对400例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运用通脑灵合剂治疗、观察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脑灵治疗脑卒中,临床治愈率29%,显效率49.8%,有效率15.5%,总有效率94%.用药过程中,常出现腹痛、恶心、腹泻、呕吐、臂部及肛周皮肤潮红,故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观察、评估、分析、反馈、确立护理对策,重点加强服药过程及药后的观察、护理,达到了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减轻后遗症,改善预后的良好效果.是中医急症护理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作者:顾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从2000年4月~2001年4月用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水煎服配合外敷用药治疗蛇串丹20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翟铜广;周生文;梅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200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下称治疗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下称对照组)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素婷;崔怀景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