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迪丽努尔·莎比托夫;包力;陈希元

关键词:风湿冲剂2号, 抗炎, 镇痛, 急性毒性
摘要:目的:研究风湿冲剂2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一次灌胃小鼠了解其毒性作用.结果: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能非常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并具有量效关系;当剂量为3.8g/kg,5.4g/kg时,能明显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和蛋清性关节肿胀.结论:风湿冲剂2号是具有较好抗炎镇痛低毒的制剂.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风湿冲剂2号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本品的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了解其镇痛作用;一次灌胃小鼠了解其毒性作用.结果:风湿冲剂2号加追风去痛胶囊能非常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并具有量效关系;当剂量为3.8g/kg,5.4g/kg时,能明显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和蛋清性关节肿胀.结论:风湿冲剂2号是具有较好抗炎镇痛低毒的制剂.

    作者:迪丽努尔·莎比托夫;包力;陈希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镜直视下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0年6月~2003年10月间,在胃镜直视下用国产萨氏扩张器对150例食管中上段癌三切口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了234次扩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光;杜业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反流汤加白及粉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笔者运用抗反流汤加白及粉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据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咽下困难,甚至出血,结合食管滴酸试验、胃食道闪烁显像或纤维食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检查确立诊断.

    作者: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8例诊治及护理

    HELLP综合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除有妊高征症候群外,尚有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血小板减少(l0wplotelts)等综合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心窝部或上腹部疼痛及出血倾向.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现将诊治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登香;周振辉;曲玉华;王丽丽;李红萍;张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方药的分析及病因探讨

    通过对近13年间中医期刊中近百篇文献中治疗干燥综合征的137首方剂用药组方频数、用药配伍等规律的分析,对本病的治疗用药提出是否应当加强解毒润燥和活血化瘀之品应用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吕光耀;周铭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看中医情志观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1].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等.心身疾病在中医属于七情内伤的病证,其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为常见,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2].因而在选用方药时颇具特点,深刻体现了中医情志观.

    作者:李海宏;张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试析现代针灸临床处方与中西医理论的联系--《针灸治疗学》教学体会

    针灸临床治疗中的处方,是决定疗效的关键一步.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及多年教学、临床应用经验,可将中西医结合针灸临床处方规律概括为四种,即近端取穴、远端取穴、辨证取穴及按神经阶段取穴.这四种处方规律在临床上应用起来需要很扎实的经络、腧穴、腧穴神经解剖理论基础.

    作者:尹改珍;伊庆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科熏洗液熏蒸治疗肩周炎180例

    自1998年以来,我院骨伤科以院内自制骨科熏洗液熏蒸治疗肩周炎患者180例,210个肩关节,使许多患者缩短了病程,减轻了病痛,疗效显著.现将该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闫涛;孙丽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原治卫气营血不足,感受风寒致阳气痹阻,血行不畅之血痹重症.笔者自1999年10月以来,用此方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林;黄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滑膜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范畴.

    作者:桑晓文;何洪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川贝止嗽合剂中川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对川贝止嗽合剂中川贝进行了鉴别.结果:市售13个批次中6批与川贝斑点相同,2批与浙贝母斑点相同,2批与伊贝母斑点相同,1批与湖北贝母斑点相同,2批与平贝母斑点相同.结论:川贝止嗽合剂中应按川贝母严格投料,建议增加川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项.

    作者:谢玲;潘苇芩;李学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损伤20例

    我院自1996-2002年共收治脾损伤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0岁;求诊时间为伤后30分钟~2天.其中,闭和性损伤16例,车祸6例,坠落伤3例,打伤6例,另5例腹部刀伤,合并肝破裂2例,血、气胸2例,肾损伤2例,胰腺损伤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17例.

    作者:邓明飞;妥玉珍;段绍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毒性中药炮制方法初探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一项制药技术,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对于毒性中药更是如此,毒性中药若不经过炮制或炮制不当,不但达不到临床治疗目的,而且可能引起中毒或危及生命.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刘军;郑立明;林伊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口服川牛膝胶丸软化宫颈56例疗效观察

    本院自2001年3月~2002年7月采用川牛膝胶丸口服,用于妇产科人工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前,促进宫颈条件成熟、宫颈软化,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效果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贾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肿瘤药物静脉外渗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发生率约为6.4%,表现为水肿、疼痛、溃疡、疤痕四阶段,它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失去对医护的信任.有时渗漏是病人放弃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防治,减少溃疡乃至肢体残疾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一般专业护士操作其发生率应控制在1%以内.本文试结合医护实践简述如下.

    作者:秦泽红;张洪亮;靳喜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NIH-CPSI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评价中的作用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想很好地治疗本病,其诊断的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更好的找到经济适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由初的四杯法到PPMT法,国外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宋国宏;冯连成;耿进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用正交法探讨天香丹无糖颗粒制粒工艺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天香丹无糖颗粒制粒时的稀释剂用量、润湿剂乙醇浓度及筛目对合格颗粒的收率影响.结果表明:天香丹浸膏粉加入0.5倍的淀粉,以85%乙醇润湿,过14目筛为较佳工艺,使合格颗粒的收率达到90%以上.

    作者:王国栋;张砾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青春期乳腺异常肥大症4例分析

    青春期乳腺异常肥大症(Pubertatshy Bertro Bh-ie),属少见病症,多发生于少女,13~16岁少女占发病率的70%.多见于单侧,因单侧或双侧乳腺形成巨大肿块,临床多疑为癌肿而恐惧.由于本病少见,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和治疗还各有已见.

    作者:茹荷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叶下珠治疗慢性乙肝研究进展

    大戟科植物叶下珠作为中药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近年来从实验到临床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除抗病毒作用外,还具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细胞损伤、抗肝纤维化、抗癌变等作用,现综述之,以期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罗德辉;王群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35例

    1治疗方法根据辨证将35例急性阑尾炎分三期用药.(1)瘀滞期:红藤25g,丹皮、木香、双花各15g,山栀、元胡、生地各10g,生军8g(后下),甘草6g.(2)蕴热期:红藤30g,丹皮、地丁、公英、黄芩各15g,生军12g(后下),苡仁、天花粉、佩兰各10g,甘草6g.(3)热毒期;红藤35g,丹皮、败酱草、皂角、生石膏各15g,郁李仁12g,穿山甲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作者:陈作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