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荣
小儿秋冬咳嗽在高寒地区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笔者对1999~2003年治疗的43例小儿秋冬咳嗽进行了回顾性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贾曦;冉静;左蔷;王素翠;高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通过对在校的南亚留学生讲授<中国针灸>,本文总结了留学生针灸教学中使用CAI课件的原因、制作原则、特点以及教学体会.
作者:姬晓兰;艾来提·米吉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新疆地区由于饮食结构关系,肥胖及鼾症患者较多.由于鼾症尚未引起全社会广泛认识,因此,鼾症的漏诊、误诊屡有发生.患者可能以任何一种症状为主诉就诊,医者有可能误诊为以下几种疾病.
作者:李彦华;江华;魏妍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了近十几年来枸杞多糖基础研究的进展.方法:查阅国内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近十几年来在枸杞多糖的研究一部分集中在它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方面.结论:构杞多糖的基础研究还需更系统深入.
作者:倪慧;卿德刚;凯撒·苏来曼;韩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对名贵中药材麝香中天然麝香酮与人工麝香酮的鉴别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药教材等著作中对麝香形态、鉴别的描述与实践经验的比较研究,提出现行的麝香鉴定标准中缺乏区分天然麝香酮与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应补充之.
作者:樊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尤其喘息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对病人危害更大,使病情进展加速,病人经济负担加重.笔者偶得一方,在临床中治疗发作期喘息性支气管炎60例,疗效颇佳.报道如下.
作者:周江;姜光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和胎儿发育特点谈论孕产妇安全用药的必要性,以及孕产妇在各阶段服药注意事项.
作者:常文华;冶青萍;常翠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尖锐湿疣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132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4组:A组(单纯微波组)30例、B组(微波加干扰素组)33例、C组(微波加中药熏洗组)35例、D组(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组)34例,分别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和复发率的随访.结果:单纯微波组痊愈21例,复发12例;微波加干扰素组痊愈24例,复发7例;微波加中药熏洗组痊愈29例,复发5例;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组痊愈31例,复发3例.表明微波加中药内服加中药熏洗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李亚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在病房呼叫器在医院已普遍使用,在输液高峰期铃声四起,直接影响病人的住院环境和休息.我科从2003年6月~2005年5月在病区实施<减少铃声>方案,使铃声由原来的77%降至现在的8%,患者满意度由95%升至100%,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扬;孙玉勤;高倩;吕卫红;张莲云;苑华英;施佳;郝丽娜;陈蕾;张莉;柏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在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及中医的泄泻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以2003年11月~2004年11月住院的8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补液,纠酸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外,加用炎琥宁,每公斤体重5~1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结果:总有效率达97.6%.
作者:张凤祥;尹燕芝;古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出现的相应症和体征[1].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我们在临床上对较为常见的神经根型采用葛根素注射液静点配合针灸、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曲少华;尔玉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属于多种病因所致的舌下神经核上性瘫痪,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性颅神经炎等疾病中尤为多见.
作者:苏云其美克;肖开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直肠脱垂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占0.4%~2.1%,其常见症状有直肠脱出、分泌物增加、坠胀和疼痛、排便紊乱等,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烦恼和痛苦.我院通过对1例重度完全直肠脱垂的患者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何新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是我院办院方向,同时也是我院办院特色.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中西医结合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一个好医生,一位名医的成长,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实习相当于孵化器作用,医生的很多品质都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如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专业兴趣等.因此,作为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高尚的人品,同时,还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深深体会到临床带教对一位好医生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下面就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邓明飞;段绍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便秘已经成为医学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便秘是多因素且病因不十分明确的一组临床症状,往往顽固且难治,令人十分棘手,不少患者滥用泻剂,导致泻剂性肠病和结肠黑病变,这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慢性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仍有10%的患者症状没有改善甚至便秘加重,更有甚者长期腹泻.就此问题,笔者用不含蒽醌类成份中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徐斌;潘芳杰;阿尔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尿潴留是肛门肛肠病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以小腹、会阴部坠胀、膀胱膨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出或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为主要表现.我科自2001年以来,运用中药、针刺、艾灸综合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朝辉;王朝驹;王宏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的作用也愈加突显.我院于2002年11月就建成了局域网,并启用了新疆卓越医院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使我院的药剂科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现就新疆卓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我院药剂科的应用情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晓辉;周冠群;李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提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互阻于脑窍,髓海不足,痰瘀互阻证,以补肾益髓、化痰通络为法;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证,以豁痰祛瘀、通络开窍为法;脾肾阳虚,痰瘀阻窍证,以温补脾肾、开窍豁痰通络为法,并配合针灸、康复、心理、护理等治疗.
作者:王静;热孜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腹针疗法机理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症,通过刺激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急慢性疾病及疑难疾病的针灸疗法.
作者:高红;曹晓滨;何文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有注射液和粉针两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感染等作用,常被应用于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多种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近年来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现概述如下.
作者:刘军;徐鹰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