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天士医案因燥致病病机探讨——西北燥证治法相关文献研究

孙域;王燕;周铭心

关键词:叶天士, 因燥致病, 病机, 西北燥证
摘要:清代医家叶天士一生勤于临证,在其临证医案中对外感病邪致病颇详,其中关于燥邪所致病症的案例亦不少见.为了从一般燥证的医案中寻找推衍在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下所致西北燥证的病机,本文对《临证指南医案》原文及其研究文章,根据燥邪及相关病因导致燥证的状况,从正化燥邪致病,兼化从化燥邪致病,热劫阴液、血液枯燥、阴亏津伤生燥致病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激光穴位照射佐治小儿肺炎50例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药物治疗数天后,患儿虽临床控制症状,却仍反复咳嗽,肺部罗音不完全消失,甚至迁延时间较久.2005年9月~2006年5月,我院理疗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激光穴位照射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5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38例相比较,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沈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经络起止取穴法

    经络起止取穴法作为一种取穴方法而言,在各种古医籍和现代医学文献中均未有涉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现就教于各位同仁,冀能抛砖引玉.

    作者:彭伟;晏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金洪元教授关于中医现代化的学术思想探讨

    如何发展中医是摆在每一个现代中医面前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金洪元教授通过四十多年的反复实践与思考,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发展中医必要包容西医.

    作者:彭万枫;张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刺血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利用大椎、身柱穴刺血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寻常性痤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皆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小16岁,大40岁;病程短1个月,长10年.西医分型:丘疹型20例,脓疱型26例,囊肿型8例,结节型6例.中医分型:肺经风热型14例,脾胃湿热型20例,冲任不调型8例,混合型18例.

    作者:徐世洪;侯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宁与甲磺酸培氟沙星可能存在配伍禁忌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甲磺酸培氟沙星(商品名为倍福、奎诺酮类抗菌药)与冠心宁(主要成份丹参、川芎)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报道如下.

    作者:周苹;李梅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肺消痤丸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清肺消痤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HPLC法测得黄芩苷含量2.96~3.14 mg/g,平均回收率为102.21%,RSD为1.55%(n=6).该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清肺消痤丸的含量.

    作者:徐鸿;任永凤;刘晓方;赵文贤;吕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而引起的.防御因子有粘液和碳酸氢盐、粘膜屏障、粘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等;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淄体抗炎药、酒精、应激等.治疗溃疡的目的有三: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治疗溃疡病药物很多,其机制中不外是加强防御因子或是消弱攻击因子或两者兼而有之.该文就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曾斌芳;李靖;郭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谈中药Ⅱ期临床试验的探索方向及对策

    做为新药临床试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Ⅱ期临床试验连接着临床前药效学实验及后继验证试验,其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以后临床试验、注册评审及上市后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目前中药Ⅱ期临床试验的现状,建议在中药Ⅱ期临床试验中,根据中医药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及严谨的态度对试验药物的适应症范围、治疗剂量及疗程等方面进行广泛的深入的研究,以提高中药新药的开发质量和临床试验水平,并对研究方法提出一些简要的对应研究策略.

    作者:吕安坤;薛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当归四逆汤预防下肢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预防方法、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7例下肢创伤骨折病例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分别给予下肢静脉泵、当归四逆汤及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三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浆D-二聚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改变,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①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之差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患者治疗前后小腿周径之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中药组在改善大腿肿胀优于静脉泵组(P<0.05),在改善小腿肿胀优于速碧林组(P<0.05).②A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B组和C组在治疗前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三组DVT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通过改善血液高凝、高粘状态,减轻下肢肿胀达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磊;吕发明;李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维吾尔医学体液现代研究进展

    体液学说是维吾尔医学(维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维医认识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异常病理变化的诠释工具.维医认为人体是由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黑胆质四种不同的体液构成的.各种体液分属不同的寒热属性,如胆液质体液属性干热,血液质体液属性湿热,粘液质体液属性湿寒,黑胆质体液属性干寒等.组成人体的各种体液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正常的人体体液保持着结构和功能上的均衡状态.如果体液出现异常,无论是结构组织上,还是体液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均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作者:孟庆才;方锐;吕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治疗鼻出血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腔填塞止血佳材料选择.方法使用新疆紫草油纱条填塞鼻腔出血治疗60例,并与凡士林纱条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75%,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疆紫草油纱条为鼻腔填塞止血佳材料.

    作者:李彦华;汪常伟;龚建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蒜氨酸和蒜酶临床前药学研究的管理学研究

    新药研究不单是一个实验研究,还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管理研究,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保障试验研究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的规定.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对新药研究法规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管理规定,梳理出对蒜氨酸和蒜酶的药学研究需要从管理角度研究的内容,并提出药学研究的三点实施原则,以便为蒜氨酸和蒜酶的药学研究提供管理上的支持.

    作者:马国明;陈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视网膜脱离系指视网膜与其外方的色素上皮相互分离,分为孔源性、渗出性、牵拉性三类.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为多见,手术多采用巩膜下放液、冷、电或光凝、玻璃体腔注气、硅胶海绵垫压及硅胶条环扎等方法.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或因刺激迷走神经引发的全身不适症状.正确认识并观察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各种反应,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封闭裂口,视网膜复位有重要意义.我院眼科2000~2006年共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修复术26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霞;蒋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管理新观念

    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管理是现代中药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现代中医药教育思想为指导,目的是贯彻并落实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医药人才.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管理新观念旨在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为顺利实施并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创造必备条件,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作者:刘波;王瑀;景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从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其他疗法和实验研究几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中医药研究情况,并提出了其中的几点不足之处.

    作者:杨剑;李风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防治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孙燕院士指出,21世纪重视传统医学的作用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四个趋势之一.中医药治疗肿瘤已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手段之一,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张洪亮;张立平;王登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谈花粉症的优化治疗

    花粉症是对花粉过敏,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分速发相: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涕及迟发相:鼻塞、哮喘同时合并中枢症状:嗜睡、疲倦、关节痛等.新疆气候干燥,有利于抗原物飘散,每年8~9月份,该病门诊就诊率约达30%~40%,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治疗,提高治愈率,极为重要,其治疗包括如下几点.

    作者:刘萍;谢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等中医护理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之我见

    《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药及其他中医临床各门学科的基础必修课.中等中医护理专业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及古代汉语知识较薄弱,所以在《中医学基础》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教学时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以致用;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综合考核.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人.

    作者:陈玉萍;王存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哈医放血法结合针灸治疗足跟痛30例

    近3年来,笔者采用哈医放血法与中医针灸治疗足跟痛30例,取得良好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47~65岁;病程短2个月.病人一侧或双侧足跟刺痛,常波及内踝,不能久立、久行,局部无明显红肿,有压痛等症状.

    作者:阿达勒别克;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驱虫斑鸠菊提取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测定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小鼠黑色素瘤B 16细胞、人乳腺癌细胞BCF-7、人胃癌细胞BGC-823、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的影响.结果: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在体外对5种肿瘤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驱虫斑鸠菊提取物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尤以对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较为明显.

    作者:李红健;孙力;李琳琳;徐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