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4例

夏国俊

关键词:清开灵口服液,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生理方面, 免疫功能, 淋巴组织, 静脉点滴, 中耳炎, 咽喉部, 气管炎, 发病率, 耳咽管, 多发病, 常见病, 粘膜, 解剖, 疾病, 喉炎, 感冒, 肺炎
摘要: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从解剖生理方面来看,小儿具有呼吸道短小、缺少鼻毛,粘膜嫩,咽喉部淋巴组织多,耳咽管呈水平位,并且宽短直等,加之免疫功能低,由于这些特点,小儿容易患感冒、喉炎、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笔者用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或静脉点滴清开灵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4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消遥丸治疗经前期乳房疼痛126例疗效观察

    经前期乳房疼痛常导致患者就诊,临床处理无特殊方法.我科采用中成药加味消遥丸口服治疗及心理疏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高宁;许敏兰;阿丽亚;古丽夏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00例临床观察

    笔者通过对1998~2006年门诊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清热凉血,祛瘀止血中药收到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胡新华;朱慧玲;于月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甲状腺腺瘤从痰瘀论治28例分析

    甲状腺腺瘤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迄今为止,临床上亦无特效治疗.但它是一种良性肿瘤.至于长时间是否会转变为甲状腺癌,尚无统一见解.多数临床医师和病理学家认为,腺瘤和癌都是一开始就获得肿瘤特性的,它们之间不会相互转变,这就给探讨药物治疗提供了条件.

    作者:王卫群;马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明目熏洗液治疗睑缘炎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明目熏洗液治疗睑缘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32例52眼采用明目熏洗液熏洗湿敷治疗;对照组30例50眼予以3%硼酸粉外洗加0.5%红霉素眼膏涂抹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6.0%x2=12.35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眼明熏洗液治疗睑缘炎疗效显著.

    作者:帕尔扎提·吐尔地;李全智;阿依努尔·努拉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护理经验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凡手术后6~8h内患者不能排尿,应在下腹耻骨上作叩诊检查,如有明显浊音区,则表明有尿潴留.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鹿茸;汪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规避医疗风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在2004年<医患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者不到20%,而80%缘于服务态度、沟通的方式方法以及医德医风问题.所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规避医疗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舒占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哈萨克传统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多发性和对称性的关节非特异性炎症.它的特征是病程慢、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关节畸形逐渐形成,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叶尔宝;亚力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天灸的临床护理指导

    天灸,又称自灸、发泡灸,是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在皮肤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引起局部皮肤发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其作用原理,一是通过刺激性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使血流加快,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二是药物敷于表皮后,局部多呈现灼热感,类似艾灸,这种热效应可起到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温经行气的作用;

    作者:尹进梅;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复方前列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前列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石菖蒲、乌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甘草中的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前列宁胶囊中的石菖蒲、乌药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对照晶)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甘草酸在0.0174mg/mL~0.2179m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6,稳定性试验RSD为1.23%(n=5),平均回收率为99.33%(n=9),RSD为1.72%(n=9),重复性试验RSD为0.66%(n=5),精密度试验RSD为1.23%(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前列宁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琴;翟科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

    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中药注射剂不断涌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由于其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以及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个别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减少或防止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使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本文通过收集2000~2004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256例中药注射剂的ADR,并加以分析,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米尼万·吐拉甫;阿布拉海提·阿布都拉;阿孜古丽·西依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白虎汤在高热急症中的运用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此方主要是治疗阳明经证四大证的主方,亦为后世温病学家治疗气分热证的代表方.<温病条辨>称白虎汤是辛凉重剂,具有清热除烦、止渴生津之功效.

    作者:崔金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发病率高,病情迁延,久治不愈.各家报道CAG占胃镜检查例数13.8%左右,在胃癌高发区可高达28.1%[1].1978年WHO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M)或异型增生(Dys)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致癌率高达4%~12%[2].

    作者:曾斌芳;王晶;雷云霞;刘阳军;郭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加之人们对糖尿病的不断认识,以及检查糖尿病的方法普及,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由于糖尿病求医后,治疗及康复多在医院外进行且疗程漫长,因此,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较好的治疗、生活、休养、锻炼的水平,以减少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黄玲;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皮肤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造就中医临床专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为适应中医皮肤科临床高层次人才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本人通过带教研究生,重视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霞;姚尚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失眠又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难以维持睡眠,重者彻夜难眠,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及身心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现代人口失眠率约为17%[1].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失眠病案8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芳香精油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

    目的:观察芳香精油配合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芳香精油配合推拿疗法,推拿穴位:印堂、太阳、头维、悬颅、率谷等,采用适量精油涂抹后进行推拿,用按、揉、点、推、抹手法,力度适中.结果:治疗偏头痛12例,总有效率达100%.提示本法有疏肝理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显著作用.

    作者:杜彬;张君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安肺止咳汤治疗小儿风热咳嗽40例疗效观察

    咳嗽为四季多发呼吸道疾病,证型颇多.笔者自拟安肺止咳汤治疗小儿风热咳嗽40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宁;杨筱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秋水仙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筛远秋水仙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秋水仙碱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佳提取工艺是加药材的12倍量的70%乙醇,煎煮2次,每次1.5小时.结论:按佳工艺提取的秋水仙碱含量高,说明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

    作者:蒋宇宁;付玲;李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更年期是指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期,是妇女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必经的生命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于40岁,历时10~20年.

    作者:刘晓莹;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背边缘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改进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常用也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很多体型瘦弱或是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因手背的静脉血管已经硬化,或出现血管硬结造成穿刺困难,且拔针后不宜止血等情况,会经常选择手背部掌指关节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但在穿刺成功后输液针头很难固定,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400例手背边缘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改进,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康小可;赵恒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