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

曹连春;曹海艳;陈金秀

关键词:中成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 进步与发展, 基础与临床, 肠上皮化生, 祖国医学, 文献综述, 慢性胃炎, 疗效肯定, 患者治疗, 胃粘膜, 顺应性, 口服液, 多层面, 组成, 丸剂, 汤剂, 筛选, 散剂
摘要: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1].近年来中医界诸多有志之士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与临床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进行了多层面不同层次的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各家报道日益增多,且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更可贵的是,已初步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了一些疗效肯定的方剂,为适应患者的治疗顺应性,先后组成汤剂、继而制成散剂、丸剂、颗粒、胶囊和口服液等多种剂型的中成药,为患者治疗提供了诸多方便.本文就中成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问题,结合复习国内中医药文献综述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清开灵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针剂,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少有报道.我院发生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肖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初探(一)

    目的:建立大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HPLC-FP),为大蒜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14nm.结果:不同产地的大蒜酶解产物的相似度在0.9.结论:该色谱图可作为大蒜的指纹图谱,用于评价大蒜的质量.

    作者:李燕菊;于鲁海;常军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理疗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丹参、甘露醇药物治疗及护理;电脑中频理疗及护理;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结果:痊愈40例(58.52%),显效25例(36.76%),无效3例(4.10%).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理疗康复护理综合性手段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59%.

    作者:王美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愈风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粘血症60例疗效观察

    愈风汤出自明代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之二中风篇中,专为预防中风而设,是针对凡人处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力少,肌肉微掣,3年内有中风之疾,设愈风汤以治未病之先.龚氏认为:初觉风动,服此不致倒扑,此乃治未病之圣药也.

    作者:李晓梅;闵学军;孙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更年期失眠的辨治5法

    女性进人围绝经期后,除或轻或重的特有的围绝经期症状外,失眠便是一种伴随围绝经期而来的常见的病症.随着生活、社会活动环境的改变,越发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愈发显得重要.现代医学治疗失眠采用睡眠诱导剂或镇静催眠药,虽然起效快,作用强,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潜在的成瘾性和反弹性,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为此很多患者求助于中医中药的治疗,以达到改善失眠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近年来,笔者采用辨证论治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介绍如下.

    作者:朱丽红;迪丽努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中医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其中医证型分为两组,其中阴虚热盛型30例,气阴两虚型36例.分别观察其年龄、性别、体重、病程,检测其血糖、胰岛素、血脂的值,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①两组在性别、年龄、BMI、TC、HDL-CH无明显差异(P>0.05).②FBG、PBG、FINS、HOMA-IR、TG气阴两虚组高于阴虚热盛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H气阴两虚组低于阴虚热盛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M病程气阴两虚组长于阴虚热盛组、DBP、SBP气阴两虚组高于阴虚热盛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证型的发展,患者血糖、血脂更大程度的紊乱,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重以及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可将糖尿病辨证与客观指标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辨证施治.

    作者:刘瑛;王萌;薛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自2003年1月以来,我们以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龙;丁萍;李创鹏;黄庆仪;谭华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金洪元教授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肝硬化经验

    金洪元教授临证40余载,长于内科疑难杂证,尤擅肝病、肾病、脾胃病、糖尿病.学生不揣愚陋,特将金教授运用一贯煎加减治疗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张志刚;张冰;金洪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较先进,疗效显著的新技术.我院通过对45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术后患者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予心理护理,

    作者:郭燕;徐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骆驼蓬子软膏鉴别方法的改进

    复方骆驼蓬子软膏为维吾尔习用品种,有清泻局部异常黑胆质、粘液质、消肿止痒、散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湿寒所引起的关节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湿疹、疥癣、疥疮等.<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收载了此品种.

    作者:邓继华;刘晓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加封闭治疗肛门瘙痒症60例

    笔者近5年来,运用中药内服外用加美兰封闭治疗肛门瘙痒症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芳杰;黄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驱虫斑鸠菊软膏在体外渗透的初步研究

    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n)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维吾尔民间医以其干燥果实入药,外用用于白癜风的治疗.驱虫斑鸠菊软膏是以果实的提取物为主药而制成的乳剂型软膏,其主要成份为黄酮、内酯等.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渗透剂和不同浓度乙醇接收液对驱虫斑鸠菊软膏中有效成份黄酮体外渗透的影响[1-6].

    作者:付丽红;于鲁海;娄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疗法研究概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膝关节OA)是以关节软骨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患,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因之一.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方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笔者就近年来膝关节OA的非手术疗法综述如下.

    作者:谢富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3例疗效观察

    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和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脏病变、痛风性心血管病变等多种病症.尤其是以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为多见.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中老年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食谱变化、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笔者近3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73例,取得明显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尹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Ⅱ型糖尿病膳食等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因素.方法:运用询问法按拟定调查表收集资料,然后对各研究因素进行赋值.以Ⅱ型糖尿病发病与否为因变量(y=0,1),以所选择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采用SPSSⅡ.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影响因素即结果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哈萨克族为文化程度(OR=6.718)、年龄(OR=4.026)、腰臀比(OR=5.779)等;维吾尔族为动物内脏的摄入(OR=14.109)、血胆固醇(OR=15.975)、文化程度(OR=5.158)、适量水果的摄入(0R=0.046)、经常饮茶(OR=0.036)等.结论:(1)在哈萨克族中,文化程度高、年龄大、腰臀比大是其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2)在维吾尔族中,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大、血胆固醇高、文化程度高是其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适量水果的摄入和经常饮茶是其Ⅱ型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琳琳;王雪花;冉新建;马云贵;李念东;王长辉;毛新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雪莲骨痛贴中冰片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试验,确定大口径毛细管柱比填充柱在冰片含量测定上更有优势.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浸渍,振摇并放置过夜,取上清液进行GC法测定.结果:大口径毛细管柱同时具有填充柱的高通量与毛细管柱的高分辨率.结论:大口径毛细管柱在鉴别冰片之类的具光学异构体的常量物质上有明显优势.

    作者:徐鸿;周钢;刘晓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龙血竭胶囊用于痔瘘术后185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1~2005年采用龙血竭胶囊治疗痔瘘病术后(尤其是肛瘘术后),以促伤口愈合,临床疗效颇为显著,现随机抽取185例病例,简报如下.

    作者:孙月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地区正品蟾酥及其伪品混淆品对比鉴定体会

    蟾酥为蟾酥科动物中华大蟾酥(Bufo bufo gargaf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酥(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收集加工而成的干燥品.蟾酥因地区加工习惯不同而形状各异.本品为较常用中药,性温,味辛,解毒止痛、开窍醒神.主治: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疗毒、牙痛.本品中常发现有掺伪现象,掺伪物有:淀粉、泥沙、蛋白、松香粉、牙膏、肥皂、猪油等杂质.为确保其质量,可通过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方法,可以较好地鉴别其伪品和易混品.

    作者:缪国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首乌降脂颗粒中山楂、黄芪、川芎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君药何首乌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首乌降脂颗粒中的山楂、黄芪、川芎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二苯乙烯苷在10.2μg/mL~81.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RSD为0.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1.85(n=5),重复性试验RSD为0.98(n=5),精密度试验RSD为1.82(n=5).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管慧;翟科峰;王双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杨定太主任医师治胃食管反流病验案4则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造成或不造成食管黏膜损伤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杨定太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45年,善治各种疑难杂证,经验丰富,疗效确切.现将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总结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