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痴呆(AD)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贾晓光;杨莉;王果平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老年患者, 威胁, 统计, 疾病, 估计
摘要: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00万人患老年性痴呆[1],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400万人,老年性痴呆约占1/3[2].AD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评价理论在临床实习管理中的应用

    教育是促进被教育者认知和行为的有效改变,而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的理念及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应运而生的动态评价(Dynamic Evaluation or Assessment)正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薛洁;韩荣;潘蓉;谢丽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梦游症

    百合地黄汤属于<金匮要略>治百合病专方,笔者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梦游症有一定疗效.

    作者:何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治疗组42例宣痹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38例单独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宣痹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远近期疗效可靠,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在临床疗效、生化指标ESR、CRP、RF以及症状缓解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生;马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谈谈对糖尿病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

    出院健康指导也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加糖尿病患者120万,每天约有3000个初发糖尿病患者.

    作者:高静;岳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CA),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斌;邬海鹏;马超;宋师光;刘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同时医患之间也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医生因患者而生,而成长,医学亦因疾病的发展而发展,失去了病患也就失去了医生这一职业存在的条件与必要性;而患者所患的疾病,也同样非常需要医生的及时救治才能够得以摆脱,进而恢复健康.医患关系巳成为社会中为和谐的一种人际关系.也正因如此,当前医患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必然的成为了大家所关心的、也是我们当前着力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作者:郭春华;景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AD)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00万人患老年性痴呆[1],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400万人,老年性痴呆约占1/3[2].AD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的严重疾病之一.

    作者:贾晓光;杨莉;王果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谈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配合心理暗示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病变[1],中医认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脾胃、肝肾的病理改变为主,治疗原则为健脾、利湿、补肾、助消化.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口服中药煎剂不仅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结肠溃疡的修复,控制结肠的炎症反应,同时有较好的解痉止痛和收敛作用,达到止泻、促进疾病的修复痊愈.

    作者:黄凤;鹿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综合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强的家族遗传倾向,以慢性炎症性、增殖性肉芽组织为重点的滑膜炎开始,侵袭脊柱及其附近的关节滑膜、韧带、肌腱附着部等.好发于16~25岁男性青壮年,早期出现腰髋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后期则出现骨化,关节及脊柱强直、畸形、易致残.对本病目前尚无根治良方,而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综合治疗,对缓解症状,控制病性,防止强直,可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尹新华;田迎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百乌三参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8例疗效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因其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WHO将其列为癌前病变.笔者自1999~2007年间采用自拟百乌三参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艺术语言在干部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干部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人员表现为多元化、复杂化和病情的多样化.除了正常的工作外,还要运用艺术的护理语言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这样患者的满意度才能达标或者会达到更高标准.

    作者:谭晓慧;吕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调养

    1 基础护理对生活尚能自理的病人,尽量督促和训练他们自行料理生活,鼓励他们参加简单的劳动和活动;生活自理能力中度下降的病人,应协助完成生活护理,帮助病人洗发、沐浴、剪指甲等,定时提醒病人上厕所,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的病人给予搀扶;

    作者:刘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析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特点与对策

    目的:探讨麻醉科进修医生临床教学的特点与对策.方法:根据麻醉科进修医生素质参差不齐、进修目的各异和进修时间长短不一等临床教学特点,采取高度重视、周密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人性化管理等具体对策,建立适合麻醉科进修医生的教学模式.结果:进修医生的操作技能、基础理论和麻醉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进修医生教学是麻醉学科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教学模式非常必要.

    作者:古丽斯坦·阿力木江;米南瓦尔·热扎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方法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医各家学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后期开设的一门提高课程,常将它比作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之间的桥梁.2007年,国家16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文中强调了其基本任务就是继承与创新[1].

    作者:张星平;黄刚;刘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金洪元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金洪元老师是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中医脾胃病、肝胆病、肾病.笔者有幸作为其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近2年,对金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将金老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彭万枫;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本研究以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心理学认识一致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应用中医心理治疗理论对突发性耳聋进行临床心理护理,以此阐明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伟;吴朝晖;程爱民;高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观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率失常的综合表现.常导致有关脏器、组织血供不足的症状,如眩晕、视蒙、乏力等,严重者发生晕厥.如有心动过速的发作,则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甚至生命.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传统中医药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本病1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方药如下:麻黄、炮附子各10g,细辛5g,红参2g,当归、麦冬、五味子各15g,丹参30g(注:麻黄用量因人而异).

    作者:陈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景天通脉方抗氧化作用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景天通脉方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的提取,制备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检测景天通脉方水溶性部分的样品对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的影响,观察它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Fe2+-半胱氨酸诱导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中,大孔树脂75%乙醇分离浸膏样品(Z5)、大孔树脂95%乙醇分离浸膏样品(Z6)对MDA抑制率和IC50值均大于50%,并且反应浓度在100μg/mL和50μg/mL时,样品对MDA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景天通脉方具有抗氧化作用,且浓度较高作用较明显.

    作者:赵翠霞;热娜·卡斯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在实验带教模式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体会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完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努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白衣天使.由此作为一名实验课带教老师就必须想到由书本知识到面对病人这样一个过程,这也是一个人能力的急速提高过程.本人多年从事实验课的带教,谈谈面对中专学生在临床带教实验课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共同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罗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归脾汤的临床应用

    归脾汤为补心血、安心神、补脾统血的常用方剂.经现代研究,凡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于心脾两虚者,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均获得良效.

    作者:宋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