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威典
目的:通过观察天灸血清对过敏性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SO)计数的影响,探讨天灸血清抗哮喘作用.方法:用天灸后制备出的大鼠血清,经尾静脉注射于哮喘模型大鼠体内,连续注射5次,干末次注射12h后处死,观察5组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EOS数量的变化.结果:天灸血清与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相比EOS数量减少(P<0.05),与天灸组无显著差别.结论:天灸血清可明显降低哮喘大鼠外周血和肺支气管组织中EOS的数量,具有与天灸疗法相类似的抗哮喘作用.
作者:郑茜;周钰;宋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糖脂益片中山楂醇提液的较佳精制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和醇浸膏得率为综合指标,确定山楂酵提液的较佳精制工艺.结果:确定较佳精制工艺为山楂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材:药液(1:1),静置48h,4000转/min离心20min.结论:用高速离心法可对中药提取液进行精制,操作简单、经济可行.
作者:张海英;薛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眼外伤是眼科的急症及常见病.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精细、脆弱,即使轻微的损伤也会造成眼球损伤及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作者:徐静;多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通过论述气和阴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揭示了脏腑病变基础为气血阴阳的失调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亏虚则水谷精微无以化生,全身组织失去濡养.气失化生之源,加之阴精本虚,故脾肾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发生之根本.
作者:王洪霞;胡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关继华老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中药治疗,潜心研制了温心汤,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燕;虞红新;关继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银芩胶囊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200mm,5μm);检测波长:327nm;流动相: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0mL/min;柱温:35℃.结果:绿原酸在20.8μg/mL~104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87%(n=9),RSD为0.43%(n=9),稳定性RSD为1.08%(n=5),精密度RSD为0.86%(N=5),重复性RsD为1.20%(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银芩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双全;何承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
作者:王芳;李冰;杨新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血平胶囊中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 pack ODS(5μm,250×4.6mm);检测波长:254砌;流动相:以乙腈-水(16:84);流速:1.00mL/min;柱温:35℃.结果: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在3.68μg/mL~27.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 (n=5),平均回收率为100.15%(n=9),RSD为0.41%(n=9),稳定性RSD为0.96%(n=5),精密度RSD为0.76%(n=5),重复性RsD为1.80%(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血平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菊兰;马雅斌;翟科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例1,脏躁某女,48岁,头晕冒,乏力1年,就诊时喜欠伸,常精神不集中,不思饮食,非伤欲哭,疑心家人、朋友欲害之,手足心热,心中悸动,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浮大无力.
作者:蒲威典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穴位注射是否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涂片、鼻黏膜切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能否改善临床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大蒜索穴位注射组、大蒜素肌肉注射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模型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的治疗,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鼻腔分泌物涂片和鼻黏膜切片EOS计数以及疗效比较四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穴位注射可以减少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鼻黏膜中EOS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作者:赵昌谋;尹改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并促使其迅猛进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者:安杨;谢志海;李彦华;龚建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灯盏花注射液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我们自2005年来至今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英;杨琳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我科对住院治疗银屑病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结果显示,不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而且明显减轻了毒副作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医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职业道德、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培养的关键时刻,也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
作者:潘静;黄友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师著名老中医沈宝藩教授临证学习,获益非浅.现将其自拟的咳宁方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省格丽;胡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杨建波;王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血证论>是清·唐宗海所著的关于血证的专著,对后世医家血证的治疗影响颇多,结合到具体现代医学病种,血液系统疾病多与血证相关,本文选择了<血证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运用中医方剂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药物功效与当代血液病专著及文献中血证的药物功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在药物功效方面的异同,客观评价<血证论>对当代血液病血证中医方药的影响,继承理论精华,挖掘有效方药,为血液病中医治疗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刘伟;周铭心;吕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IL-6)及血脂、体重指数、胰岛素等相关指标的关系,为中医的证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个证型组,即肝胃郁热型组、痰湿瘀滞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其中肝胃郁热组29例、痰湿瘀滞组27例、气阴两虚组29例、阴阳两虚组22例,选取21例健康体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白介素-6水平,血脂用酶法,FINS用酶联免疫方法,其它指标用放射免疫法,并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围值.结果:(1)各证型白细胞介素-6(IL-6)均高于正常组(P<0.05),即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均有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痰湿瘀滞组MS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较其他各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以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正常对照组的顺序增高.(2)各证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正常对照组的顺序增高,以痰湿瘀滞型为著;各组证型中胆固醇(TC)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加,四组证候按次序递增即痰湿瘀滞型>肝胃郁热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型(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各证型M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降低,四组证候按顺序递减即痰湿瘀滞型>肝胃郁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均有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MS患者中医证型中自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中医证型表现不同客观指标亦变化各异,临床可根据客观指标变化,结合临床表现为MS患者证型确定提供依据.在MS患者的证型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痰湿瘀滞型为高,表明痰湿瘀病邪加重MS患者胰岛素抵抗.(2)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证型与血脂紊乱的变化水平,表明以痰湿瘀滞型为主,更易导致血脂紊乱,痰湿瘀滞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从而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3)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证型中胰岛素敏感指数由低到高;而胰岛素抵抗指数随着各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发展由高到低.
作者:袁长武;王建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唇香草聪耳片、穴位封闭.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东升;安冬青;李彦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郭红梅;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