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虞红新;关继华
目的:探讨大蒜素穴位注射是否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涂片、鼻黏膜切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能否改善临床症状,起到治疗的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用卵清蛋白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大蒜索穴位注射组、大蒜素肌肉注射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模型对照组,分别实施相应的治疗,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鼻腔分泌物涂片和鼻黏膜切片EOS计数以及疗效比较四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穴位注射可以减少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分泌物、鼻黏膜中EOS的含量,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作者:赵昌谋;尹改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制备复方芦荟软膏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水包油乳膏基质配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苷、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芦荟苷、维生素E含量测定中,吸收度与芦荟苷、维生素E的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该制剂配伍合理,对皮肤无刺激性,质量可控,适合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国团;程立华;袁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郭国兴老师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学术造诣.他博采各家之长,尤精研于李果、叶桂之学说.
作者:郑国华;王义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银芩胶囊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200mm,5μm);检测波长:327nm;流动相: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1.00mL/min;柱温:35℃.结果:绿原酸在20.8μg/mL~104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87%(n=9),RSD为0.43%(n=9),稳定性RSD为1.08%(n=5),精密度RSD为0.86%(N=5),重复性RsD为1.20%(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银芩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双全;何承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灯盏花注射液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我们自2005年来至今运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宁俊英;杨琳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血证论>是清·唐宗海所著的关于血证的专著,对后世医家血证的治疗影响颇多,结合到具体现代医学病种,血液系统疾病多与血证相关,本文选择了<血证论>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专著,运用中医方剂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药物功效与当代血液病专著及文献中血证的药物功效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在药物功效方面的异同,客观评价<血证论>对当代血液病血证中医方药的影响,继承理论精华,挖掘有效方药,为血液病中医治疗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刘伟;周铭心;吕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有适量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杨建波;王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伤科黑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选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所规定的试验菌株,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实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份.结果:按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分别污染5种代表试验菌株,回收率均可达70%以上.结论:伤科黑药膏所采用的验证方法可以消除药品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检出污染的微生物,使测定结果准确,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闫柏琴;董子红;古丽巴哈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长效驱蚊霜野外驱避效果.方法:选择1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四组,第一组(施美蚊不叮香露对照组)、第二组(长效驱蚊霜A型试验组)、第三组(长效驱蚊霜B型试验组)、第四组(空白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左前臂裸露并分别涂抹驱蚊剂,每次间隔30min,在蚊子多的丛林中站立15min,观察驱蚊剂的驱避效果.结果:在2h内试验组驱避蚊虫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0.00%,两种驱蚊剂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长效驱蚊霜对驱避蚊虫叮咬效果非常显著,驱避效果优于施美蚊不叮香露.
作者:樊毅;朱子华;陈晓慧;谢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血平胶囊中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 pack ODS(5μm,250×4.6mm);检测波长:254砌;流动相:以乙腈-水(16:84);流速:1.00mL/min;柱温:35℃.结果: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在3.68μg/mL~27.6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 (n=5),平均回收率为100.15%(n=9),RSD为0.41%(n=9),稳定性RSD为0.96%(n=5),精密度RSD为0.76%(n=5),重复性RsD为1.80%(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血平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菊兰;马雅斌;翟科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人群发病率为2.2%~18.5%.目前,非手术疗法种类繁多,如卧床休息、牵引(包括人工和机械)、推拿按摩、针灸、理疗、气功、保健操等.
作者:陈继征;董振宇;黄异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压疮是因患者长期卧床,由于局部组织受压,血运受阻,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据资料分析,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在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能使2期压疮的水泡快速吸收,特别是3度压疮疮面迅速结痂.
作者:何俐;李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错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脑血管病范围[1].我国近年统计表明,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主要治疗方法以体针为主,现就1996年以来体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汶阳;刘智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并促使其迅猛进步,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者:安杨;谢志海;李彦华;龚建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我科对住院治疗银屑病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结果显示,不但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而且明显减轻了毒副作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组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作者:郭红梅;曾斌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眼外伤是眼科的急症及常见病.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精细、脆弱,即使轻微的损伤也会造成眼球损伤及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作者:徐静;多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师著名老中医沈宝藩教授临证学习,获益非浅.现将其自拟的咳宁方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省格丽;胡晓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4年开始进行了中药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编写了中药学实验指导教材,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开辟第二教学课堂,改进了考核方式,通过3年来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表明:实验教学改革后,学生识别中药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部守琴;沙塔娜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关继华老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中药治疗,潜心研制了温心汤,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燕;虞红新;关继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