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君;贾晓光;夏提古丽;张雪梅
临床实习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阶段,是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也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然而针灸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不仅医生有很大的风险性,而且病人也有极大的恐惧心理.所以,学生在针灸科临床毕业实习中,除实习针刺技术之外,更要注重医生素质的培养.现就目前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浅谈如下.
作者:马忠;霍新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针灸治疗学>是从<针灸学>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是中医高等医学院校针灸临床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专业学生步入临床实习的链接课.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到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学、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等知识综合运用于临床实践.因此,教好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愿与同道交流.
作者:彭伟;鲍毅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超声诊断做为<诊断学基础>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医临床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要提高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就应根据其独立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途径.
作者:李华;古力沙吾利·塔里甫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如今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手段,但PCI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术后再狭窄(IR)、支架内血栓和慢血流等问题,部分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沈宝藩教授在多年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实践中,探索研究中医药有效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等并发症之思路与方法,认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可能是再狭窄形成的中医基本病机,强调应及早配合中医药治疗,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通络作为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药基本治法,自创的养心通络汤和补气脉通片用于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再狭窄,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吴致安;玛依努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乌鸡白凤丸出于明代,<寿世保元>一书,由乌鸡骨、鹿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自芍、生熟地、柴胡等药物组成.其主要功效为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系妇科常用方,历来推为治疗妇女体虚血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之药品.我们自1987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勤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均配合乌鸡白风丸口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宁;柯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温胆汤协同治疗痰湿中阻型重度癌痛患者,观察其疼痛缓解率、中医症状积分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取80例痰湿中阻型重度癌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常规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中医症状积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疼痛缓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的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纳差的发生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协同治疗淡湿中阻型重度癌痛.可以起到减轻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功效.
作者:张立平;马建文;孙薇;张洪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与心肾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个证型即痰瘀互阻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并举病案2例以验证之.
作者:万智;李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以中医为主体.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通过读中医经典、学习专科原著、跟师临证,在临床实践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习中医辨证思维方法,提高学术水平.
作者:刘红霞;姚尚萍;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火树华老师50余年悬壶生涯,经手治疗了许多头痛的患者,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很好的疗效.火树华老师指出,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主要是指外感或内伤杂病以头痛为主症者.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
作者:陈健;马骏麒;火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科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采取非透析疗法延缓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残存的肾单位,防止肾衰进一步恶化,延缓透析时机有较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我院内肾病科病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8~49岁之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9例.
作者:黄锦芳;李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伴肥胖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服药疗法(口服非诺贝特)的差异.方法:对74例年龄在20~60岁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和服药组.埋线组共36例,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埋线1周1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服药组38例,非诺贝特250mg(口服),每日1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及体重变化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1)埋线组与服药组治疗前在年龄、民族、性别、病程、体重及甘油三酯方面均衡可比.(2)治疗结束后,埋线组与服药组在体重、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a(Lpa)的变化值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埋线组较服药组治疗效果明显;埋线组与服药组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埋线组与服药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升高,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在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各指标的整体效果优于服药组,满足了现代人要求的无毒副作用,整体疗效显著的需要.可消除很多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机率,起到预防及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李永凯;尹改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手段,同时,给药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了解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知识.
作者:谭惠玲;马雪春;丛云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学以致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才有生命力,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外科,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中医专业及中两医结合专业学生的见习及实习任务,在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医学各科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绍斌;张增峰;居来提·艾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首次课在整个中医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中西医比较,突出气势;图示比喻,化难为易;医文互融,培养素质三个方面来探讨其重要性.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几年,中药注射液的不断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方便,一是不做皮试,二是可直接使用,三是有一定疗效.但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同时,也时有输液反应出现.现将我院近年发生的3例中药注射液输液反应报告如下,以引起同道注意.
作者:田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蛇胆川贝液主要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目前所用质量标准为暂行质量标准(国药管注[2000]168号文所附)[1].笔者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发现,蛇胆川贝液暂行质量标准中鉴别(1)项中要求调节pH值在12以上时,有些样品在后续的提取中不能分层,以致无法接着进行检验.于是我们对此做了修改,将pH值改为13以上,结果显著,可行.现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作者:高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宝贵的医药遗产,是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内在质量的好坏,对人民身体健康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而中药内在质量的好坏,又取决于生产、收购、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多种因素.
作者: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通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0例服野菊花栓并根据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配合敏感抗生素静脉注射或口服,疗程为1月.治疗组90例采用前列通栓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1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数量.结果: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数量比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通栓联合敏感抗生素可明显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勤;马超;王岩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天灸对SD大鼠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s)ET-1、TXB2、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天灸组,电针组和天灸组连续干预两周后,用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水法复制血栓前状态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取腹主静脉血对其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电针、天灸能抑制血栓前状态(PTS)ET-1、TXB2升高和6-keto-PGF1a的降低.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针组、天灸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天灸对血栓前状态(PTS)ET-1、TXB2、6-keto-PGF1a有预防作用;电针、天灸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牛相来;宋晓平;周钰;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胶铁口服液改善妇女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18~57岁,指血血红蛋白含量<120g/L贫血妇女120名,随机分成安慰剂对照组和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比较实验前、后安慰剂对照组和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含量(FEP)及血清铁蛋白含量(SF).结果:阿胶铁口服液试验组贫血妇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值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01),红细胞压积增加值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FE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血清铁蛋白含量及其增加值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结论:阿胶铁口服液能有效改善妇女的营养性贫血.
作者:朱金芳;韩海霞;阿依姑丽·艾合麦提;高晓黎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