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现霞;李翠萍
目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再加疏肝理气治疗效果更好.方法: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基础药物治疗组和基础药物加疏肝理气药物治疗组,治疗4周后,通过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心绞痛周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经CCS分级和焦虑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周)减少(P<0.05),每次发作持续时问缩短(P<0.05),含服硝甘次数减少(P<0.05),抑郁量表状况改善(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状况更好,各项指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CS分级两组都有改善,对照组由CCS分级Ⅲ级改善到Ⅱ级7例,达38.89%;Ⅱ级改善到Ⅰ级7例,达38.89%;治疗组由CCS分级Ⅲ级改善到Ⅱ级16例,达57.14%;Ⅱ级改善到Ⅰ级6例,达42.86%.结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再加情志因素干预,予以疏肝理气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郑洪;赵晓华;帕丽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进行长期思索和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特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这是与西医学的本质区别.
作者:张新军;朱建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一般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会有这样一些心理反应,如:震惊、愤怒、羞愧、恼怒、孤独、恐惧、自惭自弃、悲观厌世等,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如何鉴别这些心理反应和如何对症处理呢?对我们护理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应该给以格外关注.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是尽快使他们平静下来,冷静地面对现实.
作者:马冬荣;韩丽艳;马梅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实验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海英;薛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救中心护士所面对的病人,常常是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病患者,病人的生命与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工作.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有责任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配合医生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共同交流急诊抢救配合中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作者:徐新新;韩培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中西医结合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对同时接受中医与西医知识感到困惑,无从下手,无法理解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结合外科更是如此,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认为把寻找中西医结合点作为方向引领学生兴趣能明显提高学生教学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明飞;李丹;于亮;樊晓静;段绍斌;包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计算机的发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精华,集中了微电子、计算机、信号处理、声、光、图像处理等学科的新技术成果,利用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快速加工处理和传送信息.这些技术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现代化教育技术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更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作者:刘俊昌;赵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汤对更年期高血压病肝肾阴虚,肝郁不舒患者的血压的影响.方法:对60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氯沙坦钾(科素亚)加疏肝解郁法汤,对照组为氮沙坦钾.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降压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对治疗更年期高血压肝肾阴虚,肝郁不舒有效.
作者:尚玉红;林雪;郑新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月经过少中医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持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1].月经过少传统理论认为辩证当分虚实,虚有肾虚、血虚,实有血瘀、痰湿.但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其虽有虚实之分,临床病例却以虚证为多见.且肾虚血亏,冲任不调是其主要病机.究其原因可能与当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人流手术普遍及服用影响性腺轴的药物有关.
作者:黄克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对毛菊苣根、茎、叶、花、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试管预试、圆形滤纸层析和微量凯氏定氮等方法分别对毛菊苣不同部位的酸性乙醇、纯化水、石油醚及95%乙醇提取物和毛菊苣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毛菊苣花、茎、叶中均含有酚类、生物碱、多糖、黄酮、有机酸、香豆精、植物甾醇或三萜类等化学成分.毛菊苣种子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0.50%,粗脂肪含量为18.3%.此外还测定了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到15.7%.结论:毛菊苣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黄酮,存在于花与叶中,茎、根中较少.另外,毛菊苣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马春梅;贾盛杰;朱军;张雪梅;贾晓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使血压改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可以减少.事实上,通过framingham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使血压下降后,脑血管并发症可以明显下降,所以积极降压治疗被推崇,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降压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后得到很好的疗效.但是,如今认为不能只是局限于降低血压,而能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少,生存率改善,同时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能使维持期延长的药物治疗才是理想的.而且每个患者的症状不同,医生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而讲行个体化治疗也尤为重要.
作者:曲曼古丽·阿布力孜;林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大花罗布麻叶的黄酮类成分.方法: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庹法测定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总槲皮素的含量,并同时测定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结果:初步建立了大花罗布麻叶黄酮类成份的分析方法;其总黄酮、总槲皮素、异槲皮苷的含量较高.结论:为大花罗布麻叶的资源开发利用、药材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强静;李奇;刘训红;宋建平;张月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中西医结合专业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学习中西医结合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结合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工作,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生反馈等方式,就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教学方法,浅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于亮;吾买尔江;段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日渐增强,药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受欢迎的保健品之一.药酒是我国传统中药剂型,因在疏风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服用方便,所以一直是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剂型.但大部分药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易产生沉淀,致使药酒主要质量指标之一的澄明度不合格.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可能导致药酒发生沉淀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包延军;桑振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临床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本科室对本科生临床带教模式的探索;改进;总结相关经验,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倪卡;乐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定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选,单纯中药治疗,方以定喘汤化裁,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PEF).结果:定喘汤加味治疗3个月后,诸症缓解,发作频率减少,FEV1,PEF明显改善.
作者:杜丽娟;李风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作为一名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针灸临床教学秘书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工作职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应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
作者:鲍毅梅;彭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咳喘证患者中医气象护理的病后保健方法.方法:随机对120例咳喘证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在执行呼吸道疾病常规护理外再结合中医气象护理进行饮食和生活起居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执行呼吸道疾病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在病后生活质量和疾病复发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气象护理的干预对咳喘证患者病后保健有积极作用.
作者:俞小兰;刘秀松;卿晓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当前,为了医院生存发展的需要,各医院都设立了门诊导医护士、分诊护士、护理服务中心等,大大地提高了门诊的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也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而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与日常保健知识的缺乏,人们到医院不仅是为了看病、检查、买药,同时也更需要获取健康保健知识,以满足自我防病治病的需要.
作者:郑筠;汪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阳和汤系清代医家王洪绪之名方,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具有温阳补血,散寒化痰通滞之功,其方有七味药组成<熟地、鹿角胶、肉桂、炮姜、麻黄、白芥子、甘草>,原治脱疽,流注,痰核,傫疠等一切阴疽,笔者用此方随症加减扩展应用于临床,收效良好,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娜巴依尔;王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