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北物种植物药的简易比较

刘玉琴;徐倩;林伊梅

关键词:南北, 植物药, 比较
摘要:目的:简捷区别南北物种植物药,使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日常工作经验,从原植物来源、药用部位、产地、性状特征及功效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南北两个物种之间有相同点也有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适用于中药材及饮片的初筛.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维药瘤果黑种草子挥发油、脂肪油含量及相对密度测定

    目的:了解瘤果黑种革子(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NG)挥发油、脂肪油含量,与国外果黑种草子(Nigella Sativa,NS)、黑种草子(Nisella Dwnmcena,ND)比较,测定NG挥发油、脂肪油相对密度.方法: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提取挥发油,索式提取脂肪油,测定含量,与果黑种草子、黑种草子比较,用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结果:NG、NS、ND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33%、0.39%、0.39%,脂肪油含量分别为:32.24%、18.33%、32.90%,NG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873,NG脂肪油相对密度为0.917.结论:三个种属挥发油含量相似,NG与NS脂肪油含量高.

    作者:耿东升;张淑锋;兰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正骨手法治疗进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小关节、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其患病率高达64.52%以上[1].

    作者:刘俊昌;王新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进入中年以后即步入老年前期,在中年向老年转化时期,由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引起多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失调的综合证候群.

    作者:许凌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通滞苏润江胶囊是由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具有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院运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6例,疗效满意,并与76例SSZ+MTX联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阿里甫·恩提;艾尔肯·米吉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附子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改变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加剧时则可导致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及水肿为主证.

    作者: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伤寒论》的施治方法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其辨证准确、论治精当、施治方法完备.本文重点探讨了<伤寒论>的施治方法,将其归纳为药物法、针刺法、火法、水法、饮食法、静候调养法等六种.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每种施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既明确了每种施治方法的定义,又确定了其内容,更进一步阐述了其临床运用情况,为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施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文贤;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逍遥散方见<和剂局方>,药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等味.加丹皮、栀子为丹栀逍遥散.本方一般用于肝气郁滞、营血不和诸症.但各人经验自有不同,现将本人对此方在妇科临床应用的加减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延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之体会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而体悟到:教学要掌握精髓,忠实干原著精神,突出特色;教学方法手段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可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模拟实践课,使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存芬;陈玉萍;黄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生物共振治疗荨麻疹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使用生物共振疗法并口服中药,与对照组35例单纯使用口服中药进行比较,疗程各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且前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合生物共振疗法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荨麻疹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作者:姚乐;乔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议院前急救的心理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体系中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的成败关系整个急救过程的成败,关系着伤病员的预后 [1].以往在实施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只是注重如何用佳技术与快速度抢救生命,并未开展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李彬;周晓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芍丹乙肝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芍丹乙肝颗粒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和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丹参、泽泻醇提取条件;以芍药苷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水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优选赤芍、黄芪、甘草水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丹参、泽泻佳醇提取条件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赤芍、黄芪、甘草佳水提取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芍丹乙肝颗粒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郑新复;刘君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诊治中的医学心理学问题

    临床医学中,不仅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会对疾病发生特殊的影响,每一类疾病也常会产生某些特殊的心理特征,这种心身的交互影响是医务人员在医患交往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米勇;吾买尔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科学是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生理解剖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器官位于颅面深处,腔洞狭小曲折,难以直接观察,学习掌握相对较难.

    作者:王春利;哈里木·克里木;郑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钠基膨润土与一些常用崩解剂性能的比较

    目的:考察钠基膨润土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性能.方法:以碳酸钙空白片为模型,以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的崩解性能进行考察;以阿司匹林片为模型,以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作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崩解性能进行初步考察;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考察以钠基膨润土作为阿司匹林片崩解剂,压制阿司匹林片,对其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钠基膨润土在不同模型中崩解时间短;作为阿司匹林片剂崩解剂对该片剂的溶出及含量测定无影响.

    作者:马雪;徐建国;薛桂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57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诊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7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围术期正规、严谨、认真、细致的操作,术后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医护人员有被感染、感染倾向.

    作者:王静;王艳萍;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久咳方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补肾纳气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拟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久咳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愈43%,好转25%,复发率77%;治疗组总有效率93%,治愈69%,好转21%,复发率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久咳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于金民;杨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检测甘草渣中黄酮含量

    目的:研究甘草废渣中黄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甘草查尔酮甲为对照对甘草渣中黄酮进行测定.结果:甘草查尔酮的回归方程为Y=6.212503×10-7X-8.179195×1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甘草渣中黄酮及相关产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吴涛;卿德刚;倪慧;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大处方

    随着临床中医药的普及,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较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中药的大处方现象进行讨论,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谭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目前多采用西医疗法.但是,传统医学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新;胡传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师承模式——中医教育培养名医的途径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可弥补院校教育的弊端,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可学到中医的精髓,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韩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