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药瘤果黑种草子挥发油、脂肪油含量及相对密度测定

耿东升;张淑锋;兰建国

关键词:瘤果黑种草子, 挥发油, 脂肪油
摘要:目的:了解瘤果黑种革子(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NG)挥发油、脂肪油含量,与国外果黑种草子(Nigella Sativa,NS)、黑种草子(Nisella Dwnmcena,ND)比较,测定NG挥发油、脂肪油相对密度.方法: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提取挥发油,索式提取脂肪油,测定含量,与果黑种草子、黑种草子比较,用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结果:NG、NS、ND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33%、0.39%、0.39%,脂肪油含量分别为:32.24%、18.33%、32.90%,NG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873,NG脂肪油相对密度为0.917.结论:三个种属挥发油含量相似,NG与NS脂肪油含量高.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7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诊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57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围术期正规、严谨、认真、细致的操作,术后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医护人员有被感染、感染倾向.

    作者:王静;王艳萍;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运用贾斌教授学术思想治愈顽固性湿疹1例

    1 病例仲某,男,41岁,干部,患有顽固性湿疹长达12年,每年春季发病,直到入冬方渐平缓.来年春季继续发作,周而复始已12年.每次发病均从肚脐四周开始出现粟米样小疹奇痒难耐,继而向小腹、双上肢及胸部发展,常呈对称性.

    作者:钟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不同康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结果: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会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无论采用何种术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应适时正确地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贺敏;廖才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进入中年以后即步入老年前期,在中年向老年转化时期,由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引起多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失调的综合证候群.

    作者:许凌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盆腔炎的中医辨治探析

    探讨盆腔炎之成因,明确其常见分型,并以少腹血瘀气滞型、少腹血瘀下焦虚寒型、湿热下注阻滞气血型、湿热下阻瘀于血分型为主,探析对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作者:丁宽亮;孙凤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伤寒论》的施治方法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其辨证准确、论治精当、施治方法完备.本文重点探讨了<伤寒论>的施治方法,将其归纳为药物法、针刺法、火法、水法、饮食法、静候调养法等六种.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每种施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既明确了每种施治方法的定义,又确定了其内容,更进一步阐述了其临床运用情况,为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施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文贤;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大处方

    随着临床中医药的普及,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较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中药的大处方现象进行讨论,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谭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药瘤果黑种草子挥发油、脂肪油含量及相对密度测定

    目的:了解瘤果黑种革子(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NG)挥发油、脂肪油含量,与国外果黑种草子(Nigella Sativa,NS)、黑种草子(Nisella Dwnmcena,ND)比较,测定NG挥发油、脂肪油相对密度.方法: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提取挥发油,索式提取脂肪油,测定含量,与果黑种草子、黑种草子比较,用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结果:NG、NS、ND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33%、0.39%、0.39%,脂肪油含量分别为:32.24%、18.33%、32.90%,NG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873,NG脂肪油相对密度为0.917.结论:三个种属挥发油含量相似,NG与NS脂肪油含量高.

    作者:耿东升;张淑锋;兰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建立科技激励机制,提升医院科研能力

    医院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使科技激励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成为每一位科技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技激励机制,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白新民;薛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之体会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而体悟到:教学要掌握精髓,忠实干原著精神,突出特色;教学方法手段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可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模拟实践课,使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存芬;陈玉萍;黄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吾尔药小茴香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A/G等.留取肝组织行病理染色,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的ALT利AST(P<0.05),提高ALb、A/G(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田为真;王新星;马骏;朱明;马秀敏;侯敏;王亚男;丁剑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突发性耳聋证治的现代文献研究

    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指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听力多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明显下降,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 [1].本病具有病因不明,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的特点.它是耳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突聋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形成永久性耳聋,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们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目标.本文收集1994~2007年间按照文献入选标准查找突聋的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章从辨证分型、用药特点、药物配伍规律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研究发现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为主要药类,其病因病机与古代存在异同.

    作者:刘蕊;安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附子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改变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加剧时则可导致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及水肿为主证.

    作者: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jm-pack ODS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黄芩苷在12.2μg·mL-1~61.0μg·mL-1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3%(n=9),RSD为1.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0.91%(n=5),重复性试验RSD为1.89%(n=5),精密度试验RSD为1.03(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芩桑消痤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路;王在魁;于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冠心病诊治中的医学心理学问题

    临床医学中,不仅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会对疾病发生特殊的影响,每一类疾病也常会产生某些特殊的心理特征,这种心身的交互影响是医务人员在医患交往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米勇;吾买尔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茎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3:57),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芦荟苷在14.6~87.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57%(n=9),RSD为1.93%(n=9),稳定性RSD为1.13%(n=5),重复性RSD为1.74%(n=5),精密度RSD为0.61%(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芦荟疗癣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星;陈克玲;刘宣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心通痹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宁心通痹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侯积分、生存质量计分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治疗轻中毒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实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建波;韩玲;王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花罗布麻叶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

    目的:分析大花罗布麻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HSGC-MS法分析新疆产大花罗布麻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与有关标准谱图核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初步分离鉴定出45种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氧化石竹烯、安患香醛、藏红花醛、胡薄荷酮、顺式氧化芳樟醇、薄荷酮等.结论:为大花罗布麻叶的资源开发利用、药材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钱伟;张月婵;刘训红;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前列宁颗粒中石菖蒲、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前列宁颗粒中石菖蒲、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收得率与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优选石菖蒲、益智挥发油提取条件为:石菖蒲、益智粗粉,加10倍量水浸泡2h,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h;包合物佳制备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配比为10:1,恒温30℃,搅拌1h.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沈丽;喻志芳;刘砥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与燥证病机相关性研究综述

    周铭心教授自1991年首先提出西北燥证的概念并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进行了初步调研与阐发 [1],后经新疆从事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同道,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得出了新疆多发以干燥症状为主的燥证证候的共识.

    作者:胡永东;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