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贾斌教授学术思想治愈顽固性湿疹1例

钟辉

关键词:教授, 学术思想, 治愈, 顽固性湿疹, 发病, 春季, 周而复, 对称性, 胸部, 粟米, 上肢, 干部, 肚脐, 病例
摘要:1 病例仲某,男,41岁,干部,患有顽固性湿疹长达12年,每年春季发病,直到入冬方渐平缓.来年春季继续发作,周而复始已12年.每次发病均从肚脐四周开始出现粟米样小疹奇痒难耐,继而向小腹、双上肢及胸部发展,常呈对称性.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调补肝肾疏肝调冲治疗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严重的可达2~3个月,甚至半年一行.亦有月经稀发之称.本人在门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给予中药调补肝肾、疏肝调冲剂行中药周期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龚巍;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茎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3:57),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芦荟苷在14.6~87.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57%(n=9),RSD为1.93%(n=9),稳定性RSD为1.13%(n=5),重复性RSD为1.74%(n=5),精密度RSD为0.61%(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芦荟疗癣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星;陈克玲;刘宣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通滞苏润江胶囊是由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具有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院运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6例,疗效满意,并与76例SSZ+MTX联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阿里甫·恩提;艾尔肯·米吉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附子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改变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加剧时则可导致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及水肿为主证.

    作者: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花罗布麻叶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

    目的:分析大花罗布麻叶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HSGC-MS法分析新疆产大花罗布麻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并与有关标准谱图核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初步分离鉴定出45种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氧化石竹烯、安患香醛、藏红花醛、胡薄荷酮、顺式氧化芳樟醇、薄荷酮等.结论:为大花罗布麻叶的资源开发利用、药材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钱伟;张月婵;刘训红;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温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温心汤,14日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侯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芳;关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癖通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乳癣通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比较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检查效果,筛选培养基稀释法供试液用量.结果和结论:样品制备成1:10供试液,细菌总数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

    作者:张琦;玛依热;于伯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jm-pack ODS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黄芩苷在12.2μg·mL-1~61.0μg·mL-1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3%(n=9),RSD为1.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0.91%(n=5),重复性试验RSD为1.89%(n=5),精密度试验RSD为1.03(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芩桑消痤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路;王在魁;于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牵引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粉碎骨折42例报告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后骨折不稳定、固定困难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治疗上更加困难.自1999~2007年,我科采用拇指指骨骨牵引配合夹板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生物共振治疗荨麻疹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技术治疗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使用生物共振疗法并口服中药,与对照组35例单纯使用口服中药进行比较,疗程各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且前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配合生物共振疗法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荨麻疹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作者:姚乐;乔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挑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食欲不振71例

    食欲不振中医多为脾气虚所致,西医则多由慢性胃炎引起.2006~2008年,我们采用挑刺四缝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食欲不振患者71例,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聂发华;单同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钠基膨润土与一些常用崩解剂性能的比较

    目的:考察钠基膨润土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性能.方法:以碳酸钙空白片为模型,以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的崩解性能进行考察;以阿司匹林片为模型,以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作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崩解性能进行初步考察;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考察以钠基膨润土作为阿司匹林片崩解剂,压制阿司匹林片,对其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钠基膨润土在不同模型中崩解时间短;作为阿司匹林片剂崩解剂对该片剂的溶出及含量测定无影响.

    作者:马雪;徐建国;薛桂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与燥证病机相关性研究综述

    周铭心教授自1991年首先提出西北燥证的概念并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进行了初步调研与阐发 [1],后经新疆从事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同道,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得出了新疆多发以干燥症状为主的燥证证候的共识.

    作者:胡永东;周铭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降糖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研究,自拟益气养阴降糖丸方治疗对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Ⅱ型糖尿病,并经处方分析、工艺研究,科学地提取制备成益气养阴降糖丸.经临床试用证实:益气养阴降糖丸治疗对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Ⅱ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降低血糖作用温和而持久,同时,避免了部分病人服用多量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服用方便.

    作者:宋晓琳;颜素琴;周志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盆腔炎的中医辨治探析

    探讨盆腔炎之成因,明确其常见分型,并以少腹血瘀气滞型、少腹血瘀下焦虚寒型、湿热下注阻滞气血型、湿热下阻瘀于血分型为主,探析对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作者:丁宽亮;孙凤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维吾尔药小茴香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A/G等.留取肝组织行病理染色,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的ALT利AST(P<0.05),提高ALb、A/G(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田为真;王新星;马骏;朱明;马秀敏;侯敏;王亚男;丁剑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进入中年以后即步入老年前期,在中年向老年转化时期,由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引起多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失调的综合证候群.

    作者:许凌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试述《中医肿瘤学》教材的有机构成

    中医肿瘤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其内涵系统的构建认识不一,无论创作角度与手法怎样不同,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应构成各章节内容的精髓.

    作者:张洪亮;庞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久咳方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补肾纳气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抗炎、止咳、平喘治疗,拟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久咳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治愈43%,好转25%,复发率77%;治疗组总有效率93%,治愈69%,好转21%,复发率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久咳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于金民;杨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伤寒论》的施治方法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其辨证准确、论治精当、施治方法完备.本文重点探讨了<伤寒论>的施治方法,将其归纳为药物法、针刺法、火法、水法、饮食法、静候调养法等六种.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每种施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既明确了每种施治方法的定义,又确定了其内容,更进一步阐述了其临床运用情况,为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施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文贤;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