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牵引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粉碎骨折42例报告

沈虹

关键词: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治疗, 骨牵引术, 临床报告
摘要: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后骨折不稳定、固定困难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治疗上更加困难.自1999~2007年,我科采用拇指指骨骨牵引配合夹板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茎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3:57),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芦荟苷在14.6~87.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57%(n=9),RSD为1.93%(n=9),稳定性RSD为1.13%(n=5),重复性RSD为1.74%(n=5),精密度RSD为0.61%(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芦荟疗癣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星;陈克玲;刘宣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附子桂枝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改变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加剧时则可导致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及水肿为主证.

    作者: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运用贾斌教授学术思想治愈顽固性湿疹1例

    1 病例仲某,男,41岁,干部,患有顽固性湿疹长达12年,每年春季发病,直到入冬方渐平缓.来年春季继续发作,周而复始已12年.每次发病均从肚脐四周开始出现粟米样小疹奇痒难耐,继而向小腹、双上肢及胸部发展,常呈对称性.

    作者:钟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是进入中年以后即步入老年前期,在中年向老年转化时期,由于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引起多器官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失调的综合证候群.

    作者:许凌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前列宁颗粒中石菖蒲、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前列宁颗粒中石菖蒲、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包合物收得率与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优选石菖蒲、益智挥发油提取条件为:石菖蒲、益智粗粉,加10倍量水浸泡2h,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h;包合物佳制备工艺为:β-CD与挥发油配比为10:1,恒温30℃,搅拌1h.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沈丽;喻志芳;刘砥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院咨询员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体会和建议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通过求询者和咨询员之间的保密性谈话,目的是帮助求询者应付HIV感染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以便求询者能自己做出明智抉择.我院于2004年8月份设立艾滋病咨询室,为门诊及住院求询者开展规范的VCT工作.通过几年来对3 240人次面对面的艾滋病咨询工作,笔者谈几点体会并工作建议.

    作者:吕江霞;文兰;常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师承模式——中医教育培养名医的途径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可弥补院校教育的弊端,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可学到中医的精髓,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作者:韩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大处方

    随着临床中医药的普及,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较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中药的大处方现象进行讨论,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谭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牵引配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粉碎骨折42例报告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后骨折不稳定、固定困难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治疗上更加困难.自1999~2007年,我科采用拇指指骨骨牵引配合夹板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不同康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结果:采用针对性康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会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无论采用何种术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应适时正确地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贺敏;廖才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通滞苏润江胶囊是由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具有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院运用通滞苏润江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6例,疗效满意,并与76例SSZ+MTX联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阿里甫·恩提;艾尔肯·米吉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正骨手法治疗进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小关节、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其患病率高达64.52%以上[1].

    作者:刘俊昌;王新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在X线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间资料完整的消化道检查病例共200例.其中男143例,女57例;年龄7~85岁,平均年龄40.6岁.

    作者:王志勘;王琦咏;孟晓红;王勇;徐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建立科技激励机制,提升医院科研能力

    医院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使科技激励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成为每一位科技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技激励机制,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白新民;薛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HPLC检测甘草渣中黄酮含量

    目的:研究甘草废渣中黄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甘草查尔酮甲为对照对甘草渣中黄酮进行测定.结果:甘草查尔酮的回归方程为Y=6.212503×10-7X-8.179195×1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甘草渣中黄酮及相关产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吴涛;卿德刚;倪慧;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伤寒论》的施治方法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其辨证准确、论治精当、施治方法完备.本文重点探讨了<伤寒论>的施治方法,将其归纳为药物法、针刺法、火法、水法、饮食法、静候调养法等六种.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每种施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既明确了每种施治方法的定义,又确定了其内容,更进一步阐述了其临床运用情况,为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施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文贤;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科学是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生理解剖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器官位于颅面深处,腔洞狭小曲折,难以直接观察,学习掌握相对较难.

    作者:王春利;哈里木·克里木;郑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挑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食欲不振71例

    食欲不振中医多为脾气虚所致,西医则多由慢性胃炎引起.2006~2008年,我们采用挑刺四缝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食欲不振患者71例,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聂发华;单同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盆腔炎的中医辨治探析

    探讨盆腔炎之成因,明确其常见分型,并以少腹血瘀气滞型、少腹血瘀下焦虚寒型、湿热下注阻滞气血型、湿热下阻瘀于血分型为主,探析对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作者:丁宽亮;孙凤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宁心通痹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宁心通痹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侯积分、生存质量计分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治疗轻中毒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实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建波;韩玲;王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