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江霞;文兰;常春花
目的:观察宁心通痹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侯积分、生存质量计分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宁心通痹方治疗轻中毒慢性心力衰竭能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实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建波;韩玲;王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7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诊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围术期正规、严谨、认真、细致的操作,术后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医护人员有被感染、感染倾向.
作者:王静;王艳萍;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瘤果黑种革子(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NG)挥发油、脂肪油含量,与国外果黑种草子(Nigella Sativa,NS)、黑种草子(Nisella Dwnmcena,ND)比较,测定NG挥发油、脂肪油相对密度.方法:用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HD)提取挥发油,索式提取脂肪油,测定含量,与果黑种草子、黑种草子比较,用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结果:NG、NS、ND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33%、0.39%、0.39%,脂肪油含量分别为:32.24%、18.33%、32.90%,NG挥发油相对密度为0.873,NG脂肪油相对密度为0.917.结论:三个种属挥发油含量相似,NG与NS脂肪油含量高.
作者:耿东升;张淑锋;兰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芍丹乙肝颗粒提取的佳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和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丹参、泽泻醇提取条件;以芍药苷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水浸出物量为指标,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优选赤芍、黄芪、甘草水提取条件.结果:确定丹参、泽泻佳醇提取条件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赤芍、黄芪、甘草佳水提取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复方芍丹乙肝颗粒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郑新复;刘君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食欲不振中医多为脾气虚所致,西医则多由慢性胃炎引起.2006~2008年,我们采用挑刺四缝穴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食欲不振患者71例,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聂发华;单同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温心汤,14日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3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侯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芳;关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乳癣通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比较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检查效果,筛选培养基稀释法供试液用量.结果和结论:样品制备成1:10供试液,细菌总数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
作者:张琦;玛依热;于伯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严重的可达2~3个月,甚至半年一行.亦有月经稀发之称.本人在门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给予中药调补肝肾、疏肝调冲剂行中药周期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龚巍;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钠基膨润土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性能.方法:以碳酸钙空白片为模型,以片剂的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的崩解性能进行考察;以阿司匹林片为模型,以硬度和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对钠基膨润土及常用崩解剂作用于难溶性药物的崩解性能进行初步考察;在以上实验基础上,考察以钠基膨润土作为阿司匹林片崩解剂,压制阿司匹林片,对其溶出度和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钠基膨润土在不同模型中崩解时间短;作为阿司匹林片剂崩解剂对该片剂的溶出及含量测定无影响.
作者:马雪;徐建国;薛桂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医学中,不仅患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会对疾病发生特殊的影响,每一类疾病也常会产生某些特殊的心理特征,这种心身的交互影响是医务人员在医患交往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米勇;吾买尔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甘草废渣中黄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甘草查尔酮甲为对照对甘草渣中黄酮进行测定.结果:甘草查尔酮的回归方程为Y=6.212503×10-7X-8.179195×10-3(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2%,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甘草渣中黄酮及相关产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吴涛;卿德刚;倪慧;张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A/G等.留取肝组织行病理染色,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的ALT利AST(P<0.05),提高ALb、A/G(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田为真;王新星;马骏;朱明;马秀敏;侯敏;王亚男;丁剑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院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使科技激励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成为每一位科技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在实践中通过建立科技激励机制,对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白新民;薛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椎间小关节、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其患病率高达64.52%以上[1].
作者:刘俊昌;王新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其辨证准确、论治精当、施治方法完备.本文重点探讨了<伤寒论>的施治方法,将其归纳为药物法、针刺法、火法、水法、饮食法、静候调养法等六种.结合<伤寒论>原文对每种施治方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既明确了每种施治方法的定义,又确定了其内容,更进一步阐述了其临床运用情况,为学习和运用<伤寒论>的施治方法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文贤;王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逍遥散方见<和剂局方>,药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等味.加丹皮、栀子为丹栀逍遥散.本方一般用于肝气郁滞、营血不和诸症.但各人经验自有不同,现将本人对此方在妇科临床应用的加减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延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桑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jm-pack ODS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黄芩苷在12.2μg·mL-1~61.0μg·mL-1同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100.3%(n=9),RSD为1.98%(n=9),稳定性试验RSD为0.91%(n=5),重复性试验RSD为1.89%(n=5),精密度试验RSD为1.03(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芩桑消痤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路;王在魁;于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7岁,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5年,臀部起包块伴疼痛2年,在当地医院以脂膜炎治疗效差.于2008年4月28日入院.
作者:吴燕军;刘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芦荟疗癣胶囊中芦茎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ODS(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3:57),检测波长280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5℃.结果:芦荟苷在14.6~87.6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57%(n=9),RSD为1.93%(n=9),稳定性RSD为1.13%(n=5),重复性RSD为1.74%(n=5),精密度RSD为0.61%(n=5).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是控制复方芦荟疗癣胶囊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星;陈克玲;刘宣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通过求询者和咨询员之间的保密性谈话,目的是帮助求询者应付HIV感染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以便求询者能自己做出明智抉择.我院于2004年8月份设立艾滋病咨询室,为门诊及住院求询者开展规范的VCT工作.通过几年来对3 240人次面对面的艾滋病咨询工作,笔者谈几点体会并工作建议.
作者:吕江霞;文兰;常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