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晖;严欢;钟丽;康雨彤;闫明;顾政一
本文通过建立文献信息的评价体系,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和分析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核心要素,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中药配合针灸,食疗,运动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为安全而稳定.提出以辨病为主,针对基本病机研究设计方案,开展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方案的系统评价和筛选,组织多中心实验研究,是推广和弘扬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佳选择.
作者:薛洁;周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以中医气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EH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其病位在脑,发生、发展与肝、脾、肾三脏及三焦气化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明确EH的中医病机是:脏腑气机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精气血失濡,从而指导临床.
作者:闫文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慢性功能性便秘与西北燥证的内在联系,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量表对新疆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功能性便秘和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用中医学理论分析讨论统计结果.结果:西北燥证与非西北燥证罹患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有差异(P<0.05);西北燥证和非西北燥证罹患人群慢性便秘的轻中重型分布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与西北燥证密切相关的新疆常见病.
作者:史红;姚蓝;周铭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文就导师如何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妇科研究生问题进行思考,特别对临床带教工作的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闫宏宇;何娜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使用高效薄层(HPTLC)方法对新疆地产4种大蒜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控制大蒜质量.方法:将鲜蒜置于-80℃低温冰箱冷冻20min,切碎,真空冷冻干燥箱冻干24h,制成大蒜冻干蒜粉.将5mL甲醇加入1g冻干蒜粉中振摇1min,过滤,滤液点样20μL;展开剂:正丁醇:正丙醇:冰醋酸:水=3:1:1:1;喷以0.2%茚三酮试剂,日光灯下检视,500nm处扫描吸收光谱.结果:得到大蒜中氨基酸类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结论:通过峰面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大蒜中各类氨基酸成分有差异.
作者:王旭;陈坚;李新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骆驼刺主要生长在地中海、中亚荒漠地区,其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本文通过对骆驼刺分泌物剌糖的研究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0余个及其它一些化合物.
作者:波拉提·马卡比力;熊元君;贾晓光;森川敏生;村冈修;宋海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通过总结大黄不同处理方法下,其代表寒性的泻下功能变化,说明寒性中药材不适宜使用湿热灭菌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应该使用60Co辐射灭菌的方法处理.
作者:周长城;王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查阅近10年生物反馈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概况,发现生物反馈技术在男科疾病治疗中有独特优势,从而明确了生物反馈技术的实用性,为治疗男科疾病提供重要的手段.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超;王岩斌;刘秀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周铭心教授以治疗疑难病见长,临证运用栀子豉汤灵巧化裁,颇具匠心.栀子苦寒,人心、肝、胃、三焦经,长于清泄郁热,解郁除烦,可导火下行,降而不升.
作者:任晓红;陈怀科;周铭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近二十余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重视证据.
作者:齐保健;刘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代谢综合征是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具有缠绵难愈的特点,根据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归纳总结了健脾利湿祛痰、活血化瘀通路、调肝补肾益气三个重要治疗法则.
作者:李桂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补骨脂生药粉对大鼠的肝毒性.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粉(2.1g/kg、1.35g/kg)30天,同时设对照组.每5天称一次体重和食量,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水合氯醛麻醉动物,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系数,光镜下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血清中AST、ALT、ALP和肝组织中SOD和MDA.结果:补骨脂组大鼠体重及食量均比同时间点对照组大鼠略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骨脂2.10g/kg剂量组大鼠肝重、肝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AST、ALT、ALP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雄性大鼠肝组织中SOD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大鼠肝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补骨脂1.35g/kg剂量组的雌性大鼠肝重、肝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骨脂2.10g/kg连续灌胃30天,对大鼠肝脏有一定毒性,病理组织学观察无明显病理改变.
作者:谭沛;赵超;周昆;屈彩芹;胡利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针对中医专业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意义,分别从课程安排、课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个方面提出了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具体问题和设想,就中医专业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的相关问题与同道进行探讨.
作者:赵翡翠;李永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胸痹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冠心病及冠心病前期的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从患者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做好健康教育,再根据中医经络循经按摩及辨证施护,对指导防治胸痹心痛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梅德;张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腰部与背部)的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及对照组,试验一组及试验二组使用伤科黑药膏,对照组使用伤痛舒,同时使用3周.结果:三组治疗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在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近期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龙;融恺;沈明球;吕发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新疆药用植物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药用植物数据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果平;贾晓光;李晓瑾;宋海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鉴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角度探讨了中医教育的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期更好地提高留学生的中医教育水平.
作者:张震中;张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的培养,要达到具备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双向目标,必须完善现有的培养体系及模式,通过建立有效的研究生临床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个性化的中医三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临床培训及考核力度、培养科研思维与能力等五方面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而促进学科发展,构造人才战略工程.
作者:吕书勤;白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关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知识结构目前尚无明确的探讨,但结合目前的时代需求,以及医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具备创造性、学科交叉性、广博性的特点,同时掌握新科学技术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亦应该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必须的工作.
作者:陈阳;刘远新;梅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药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样品加热水溶解后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目标化合物以甲醇-0.01mol/mL磷酸二氢钠(含0.2%三乙胺)(22:78)用10%磷酸调解pH3.5为流动相,经YMC-ODS色谱柱(6.0×150mm,5μm)分离,用UV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323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在98%以上,RSD平均1.2%,日内、日间RSD均不超过0.26%(n=6).结论:该方法便捷、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刘金晖;严欢;钟丽;康雨彤;闫明;顾政一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