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战斌;丁永红;尹君梅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列腺坐浴方浓煎,每日2次中药保留灌肠,15天l疗程.结果:经治疗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全部患者症状好转.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清利湿热、通淋排浊、利尿、活血化瘀.保留灌肠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强;刘宏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膳食护理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医护理的特色显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了解食物与疾病的关系,掌握膳食中医护理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合理的应用饮食调护,使其在配合治疗、维持患者正常的机体生命活动、促进康复的临床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护理作用.
作者:刘漪;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文献表明,乳腺增生症属于乳腺癌的癌前病变[1].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初潮早、低胎产状况、大龄初孕和绝经迟的妇女为发病的高发人群.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剧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2].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健康妇女高2~3倍[3].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有日渐增高的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乳腺增生症都是女性乳房疾病的第一大病症,且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作者:樱峰;段永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胎儿娩出后,胎盘剥离母体娩出,产妇就进入自身乳汁哺乳婴儿的哺乳期.产后母亲乳房的变化是泌乳.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益处,有助于产妇身体各器官组织得以很快恢复.产后7日内的泌乳为初乳,含多种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细胞和多种营养物质.母乳可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增加婴儿抗病能力,促进婴儿生长发育,一般母乳喂养至婴儿1岁为宜.
作者:刘风贤;崔林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住院时长特征,年龄、性别、脊髓损伤平面和程度等客观因素对住院时长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142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名患者平均住院时长(70.7±56.3)天.住院时长与性别(P=0.9221)和年龄(P=0.8904)无统计学相关.损伤程度相同时,住院时长与损伤平面无统计学相关(P>0.05).损伤平面相同时,C2~C7平面组住院时长与受伤程度正相关(P=0.0463,R2=0.0853,偏回归系数=-0.29),C8~T5和T6-L2平面组住院时长与受伤程度无统计学相关(P>0.05).结论:年龄、性别、损伤平面与脊髓损伤住院时长相关性不明显,在康复工作中应对其他可能影响脊髓损伤住院时长的因素予以重视.
作者:黄志祥;赵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有效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涛;缑美玉;王川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苯乙醇总苷在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UV法测定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中苯乙醇总苷的含量.结果:苯乙醇总苷在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分布为根部>中部>顶部,同一株管花内苁蓉中顶部和根部的大差异达到8.7倍.结论: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苯乙醇总苷含量的差异很大,且大部分的有效成分分布在根部,这些数据将为更加合理科学地使用开发管花肉苁蓉提供依据.
作者:郭雄飞;吴亚东;倪慧;贾晓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陆明教授是新疆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现任自治区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研究30余年,在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肿瘤术后康复,配合放化疗起到减毒增效,中医药辨证治疗中晚期肿瘤等颇有建树.笔者曾经侍诊师侧,深感获益匪浅,现将其论治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王巧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位肛瘘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时存在功能保护与治愈率不能两全之矛盾,目前国内治疗高位肛瘘法有多种,不管采用哪一种手术法肛门不同程度损伤是高位肛瘘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对内口上方的瘘道或感染间隙采用引流挂线,待瘘道或间隙内肉芽填满后抽取橡皮筋,不断肛管直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满意.为此,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对我院肛肠科收治的高位肛瘘采用两种不同挂线方法进行治疗,总结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引流挂线之机理.
作者:白合提尼沙·阿地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树立牢固的护士专业思想是提高护士素质的前提,护士专业道德和修养的标志,是提高护士素质的内涵,护士的健康因素可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重视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护理观,用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护士专业理论素质,用相关学科知识理论,提高护士专业理论素质,及时用专业技术技能来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是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护士的综合整体素质是沟通护患关系的保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者:颜丽;朱红燕;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因此,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观察病例120例,通过对平胃散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发现本方可以明显减轻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程度.
作者:张忠堂;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肛康穆库利片(琥珀、余甘子)的质量标准,以便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鉴别项、检查项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含量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的没食子酸.三批平均值为1.80mg,结果:TLC具有专属性.HPLC准确可靠,回收率为98.6%,RSD为1.21%.结论:该标准可用于肛康穆库利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军明;王雪峰;王平;刘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崩漏是中医妇科疑难病之一,亦可是多种妇科疾病的共有症状.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临床虽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但因瘀为病者,每多有之.
作者:哈甫拉·吾汉;王进;迪力拜;谭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迄今除血液透析和换肾外,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透析和肾脏移植虽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其价格昂贵,供肾来源不易,只有少数终末期肾衰患者能接受这种方法.
作者:何慧;周江;梁伟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腹主动脉狭窄诱导心衰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60只,采用腹主动脉狭窄诱导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六味通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组;造模后4周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等容期压力变化速率峰值±dp/dtmax)、及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水平.结果:六味通心颗粒可升高模型大鼠左室等容期压力变化速率峰值±dp/dtmax、LVSP,降低LVEDP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心率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六味通心颗粒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
作者:王晓波;何双双;卢军;郭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颈汤结合枕领带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7例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通颈汤口服+枕颌带牵引,对照组35例,采TDP+药贴敷治疗,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3%,对照组45.3%.结论:通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瑜博;闫涛;黄异飞;董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2型糖尿病的防治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医学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方面显现了一定的优势.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早期的,特别是初发的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血糖常可得到较好的控制,血糖控制好了,糖尿病的发展能得到较好的截断;而对于一部分已经用了降糖西药后血糖波动仍较大的病患,中医药常也可以使血糖平稳;还有一部分患者用了大剂量的降糖西药后血糖仍然控制不住的,用中药治疗后可以减少降糖西药的用量,促进血糖达标.
作者:邓德强;徐坦;周江;梁伟娟;何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近年来对中成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和分析.方法:通过中成药不良反应典型病例的报告.结果:说明中成药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临床工作的高度重视.结论:应该重视中成药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科学合理用药对临床应用的重大意义.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生肌散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效果.方法:临床收治下肢慢性溃疡患者50例,采用外用中药散剂治疗.结果:本组治疗后1-3个月下肢溃疡面基本恢复或明显缩小,其中创面基本愈合35例(75%),经治疗创面明显缩小或基本干燥、肉芽新鲜15例(25%).结论:外用中药生肌散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病疗效确切.
作者:刘宏旭;李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阶段,传统教学法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违背了成人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法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变,已不适应于临床见习培养高素质青年医学人才的教学目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青年医学人才,教学过程中须不断探索新的见习教学模武.我们在血液系统疾病见习教学中实施CBL和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提高了血液系统这部分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瑢;迪丽娜孜·阿不来提;王欢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