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皮肤科临床带教中病案教学法

刘朝霞;刘红霞;韩晓冰

关键词:中医皮肤科, 临床带教, 病案, 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者分析, 素质和能力, 培养和发展, 学习效果, 开拓思路,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加深理解, 典型案例, 学习目, 直观, 学生
摘要:病案教学法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病案教学法是一种围绕一定的学习目的,把实际中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判断的病案,通过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病案教学法的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由于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真实案例,能够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学习者开拓思路、加深理解,提高认识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香天麻汤对阴虚脏燥型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运用香天麻汤治疗阴虚脏燥型高血压,分析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阴虚脏燥证高血压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分析两纽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异和生活质量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组疗效及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1);2)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其血压变异性有差异,治疗后其血压变异性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除24h舒张压变异有差异外,其他时间血压变异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治疗后全天血压变异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白昼收缩压变异性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性更加显著(P<0.01);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香天麻汤治疗阴虚脏燥型高血压有效,显著减小其血压变异性,并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阴虚脏燥型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丽;何佳;李海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诊断学》模拟问诊实验教学的优势研究

    目的 比较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模拟问诊实验教学与传统问诊实验教学之间效果不同的差异.方法 在中医诊断学问诊教学中,选取具有可比性2009级、2010级、2011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和中医学专业教学班,进行模拟问诊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模拟问诊实验组学生的阶段测试成绩优于传统问诊实验组,问卷调查显示模拟问诊实验教学方法深获学生的好评.结论 模拟问诊实验教学法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并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问诊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王晓林;陈玉萍;张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补脾益肾法在亚健康状态的运用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症状,与中医脾肾亏虚所致症状表现极为相似,从脾肾的生理病理特征、病因病机的变化及防治方面论述,以改善亚健康状态、禀承中医学“治未病”的基本思想、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高昌杰;谭静;马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王景洪教授辨治肾性血尿经验总结

    肾性血尿是肾脏疾病中的顽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王景洪教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介绍“滋肾血尿方”随症加减对肾源性血尿的辨治经验加以整理、总结,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王老经验提供借鉴.

    作者:余翔;雷艳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

    四君子汤是临床常用经方,疗效确切.笔者通过检索近15年相关文献,探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抗肿瘤临床研究进展,发现四君子汤的单药及复方均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免疫及诱导细胞凋亡.笔者提出药物基因组学能更深入、全面的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沫函;何文婷;张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脊仲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脊仲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代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脊仲汤治疗.疗程2周,对比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AER、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仲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用缬沙坦效果好,可显著降低UAER、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梁伟娟;莎依娜;许雷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失眠中西医研究概述

    中医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明显,副作用少,前景广阔;但往往因为辨证切入角度不同,方法各异,使后学较难重复前人较高的临床疗效,进而导致中医治疗不寐的良好疗效很难被后入完全重复、完全认可.而现代医学虽在原发性失眠治疗方面尚有欠缺,但其对原发性失眠的诊疗可操作性强,具有科学严格、客观统一的诊疗标准,可信度高,特别在客观检查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在探讨原发性失眠临床特征时,中西医双管齐下、相互参照将会是一个崭新且有实用价值的尝试.

    作者:梁政亭;张星平;安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蠲疲汤治疗亚健康的辨证论治思路

    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涉及人群广(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诱发因素多(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对健康威胁大(肝脾心肾功能障碍);其发病特点是:早期以肝气郁结为主,进而受制于脾,继之影响于心,后累及于肾.笔者自拟“蠲疲汤”以疏肝健脾、安神益肾着手,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切入点,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为手段,将传统的中医基本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融为一体,使亚健康人群减轻压力,增强信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成为健康人.

    作者:张建昌;杨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封闭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针刀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右膝17例,左膝21例,双膝2例;针刀封闭组(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右膝17例,左膝20例,双膝3例,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5%、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ROM评分及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 针刀联合封闭治疗虽不能改变膝骨关节炎的终结果,但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平联;马雷;单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陆明教授虫类药在体表肿瘤治疗的经验介绍

    目的 介绍陆明教授的体表肿瘤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临床使用自制中医药外敷的方法.结果 中医药外敷方组方合理、临床使用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用中药外敷治疗体表肿瘤的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佳,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陈音;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双固化树脂对玻璃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对照研究

    桩核冠修复是残根,残冠在完善根管治疗后常规修复方式之一.纤维桩以其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疲劳,色泽好,易拆除,操作方便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操作技术敏感性强且涉及材料较多,修复的并发症中50%为桩的松动脱落[1],因而,加强纤维桩粘结及简化操成为研究焦点.本文通过纤维桩使用不同粘结树脂研究桩与根管牙本质间剪切粘结强度,旨在为临床纤维桩更好地修复牙体缺损.

    作者:张真;常征;祝军;张勤;刘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脉络宁治疗布鲁氏菌病关节痛体会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急性或慢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患者出现关节痛后引起行动不便,晚期有的发展成为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畸形、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经过200多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脉络宁治疗其关节疼痛,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体会如下.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例原发性肝癌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护理

    通过介绍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阐述护理该病人的几个方面,成功预防了该病人低血糖的再次发生.

    作者:董玲;陈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封包治疗下肢流出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中药封包治疗下肢流出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成组对照临床研究,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自2008 ~ 2011年在本院完成临床研究.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抽血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测量患肢趾端皮肤温度(TTS)和间歇性跛行距离(ICD).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天实验组较对照组VEGF、TTS及ICD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结论 中药封包对下肢流出道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促进患肢侧枝循环建立、改善供血及提高趾端皮肤温度的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张建勇;赵文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临床带教思考与建议

    本文概述了笔者中医临床带教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并针对目前临床带教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改进与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带教的水平.

    作者:白永江;何佳;林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痹病关节肿痛从伤论治

    关节肿大疼痛时痹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症状.如何迅速缓解这一症状,解除病中痛苦,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本科在治痹病临床工作中借用治伤之法,选用治伤之药,对关节肿痛从伤论治,收效良好.一般来说,伤科治肿,重在化瘀(兼用外敷药),痹病治肿重在祛湿.根据风寒湿热之邪既入经络,气血凝滞,精液稽留,化生浊物,蓄于肢节腔窍,肿成痛坐的机转,将化瘀、祛湿两相结合,这样既能使已有之病理性积液得失迅速祛除,双能使经络血液通畅,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积液难以再度产生,从而疼痛随肿消而减,痹随痛而失,加之局部敷药的直接作用,更能发挥速效、高效的目的.

    作者:薛巨茂;李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超微粉碎前后粉体学及显微特征的研究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前后丹参显微特征及粉体学性质.方法 采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观察;测定粉体休止角和堆密度.结果 丹参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与普通粉相比,丹参超微粉体的休止角增大,堆密度减小.结论 超微粉碎中,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但流动性、充填性变差,有待于在制剂生产中进行改进.

    作者:李玲;唐玉娇;孟玲;王巍;姗都哈西;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扶正攻毒理论与原发性肝癌临床

    本文通过文献与临床研究,提出肝癌临床诊治“扶正攻毒理论”,一为促进肝癌临床中西医结合“治则”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二为探索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肝癌临床实践的整合与规范.

    作者:王冠英;王冠峰;张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肠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1位.2010年美国估计将有147 830例新发大肠癌,同年估计将有52 090例患者死于大肠癌[1].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城市的发生率已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2].大肠癌的治疗目前以手术、化疗、靶向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多数病人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即使是术后患者也存在易复发、转移等情况;化疗有效率有限,毒、副反应大;靶向治疗因其昂贵难以被广泛接受.

    作者:王翠翠;何文婷;谢新梅;张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问题

    中医药在长久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中药要向现代化发展,就需要从有效物质基础的明确、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剂型等各方面不断的创新,开发高技术含量的中药新产品,这对加速中药走向世界的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马光霞;刘莉萍;周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