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火针配合康复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

张君;刘红

关键词:火针, 康复作业疗法, 中风/肩手综合征
摘要:目的 观察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成效.方法 通过强化创优服务意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护理岗位绩效考核等措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护理人员服务患者的主动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患关系和谐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芳菊;龚新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益肾和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肾和络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其中中西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均服用厄贝沙坦片,中西医治疗组加用益肾和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清胱抑素C、转化生长因子-β1、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 1)总有效率中西药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转化生长因子-β1、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中西药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益肾和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纯西药组,并具有多靶点的作用.

    作者:张卫华;李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旋复花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体会

    旋复花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属经方新用,近年来,已开始受到关注,笔者跟师多年,发现曾斌芳教授巧用旋复花汤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经方新用疗效显著.总结应用体会,引起关注.

    作者:马存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肛肠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84例肛肠疾病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除了实施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药神阙穴穴位贴敷疗法.结果 两 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效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71.1%;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5.6%.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肛肠术后患者便秘,取得良好的效果,保持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大便通畅,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春丽;刘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梅花针阳经叩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梅花针阳经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 用桂枝加芍药汤加减梅花针阳经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并与依帕司他、甲钴胺组对照观察患者神经病症状、体征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方法均能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体征以及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但梅花针阳经叩刺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梅花针阳经叩刺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肢体麻木、刺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传导,疗效确切.

    作者:张强;岳萍;郑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润肠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润肠膏中大黄素的含量.方法 结果 本方法结果可靠,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标准.结论

    作者:柳春兴;戴汶灼;何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器械准备的精细化培训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用物准备指引表在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手术器械包内器械按手术类别分组、分类制作成图片,并在图片中增加文字,说明各类手术所需手术器械及用物,准确指导低年资护士进行手术器械及物品准备.结果 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使用手术器械用物准备指引表,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手术器械及用物准备的准确率,缩短准备时间,提高医师满意度.讨论 手术器械用物准备指引表在准备手术器械物品方面给予正确执行标准,在减少物品准备的缺漏、提高物品准备的精确性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杜秀云;李华;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方法探析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高水平的代表,研究与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及理论创新的需要.近些年来,关于经验传承已经有诸多研究,而方法学是影响中医学术传承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背景概况、模式及方法、缺陷不足、思路及展望几个方面简要概述关于经验传承方法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王可可;王先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抑郁症3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再普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和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再普乐,且是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宏刚;于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82例临床观察

    目的 应用中药自拟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82例.方法 82例病例,男性32例,女性50例,年龄45~ 71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5~25年.结果 显效39例,占47.6%,有效38例,占46.4%,无效5例,占6.0%.结论 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肾功,减少尿蛋白.

    作者:赵亮;艾万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试述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目前随着中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品种混乱、药证不符、过量或用法不当、疗程过长、炮制失度及煎药不当、不合理联用、配伍及用药禁忌、个体差异等八个方面剖析了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作者:王纤汝;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内异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内异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内异止痛汤组)、对照组25例(桂枝茯苓胶囊组),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及痛经改善情况,盆腔包块大小以及两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1%,对照组72.0%;在缓解痛经症状及缩小包块上,观察组的疗效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异止痛汤可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缩小盆腔内膜异位病灶,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清CA125的水平,对EMs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秦春梅;王建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中西医研究治疗进展

    目前临床上对腹水的治疗是缓解中晚期肝癌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近年来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西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苏海华;吕书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试述滋水涵木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

    围绝经期综合征近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肝肾的母子关系,协调维持着女性的生殖功能,肾精不足,导致水不涵木,肝肾亏虚,脏腑阴阳失调,从而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滋水涵木法是通过滋补肾阴以养肝阴,从而达到敛肝之阳的治法.

    作者:李国珍;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药饮片质量探讨

    目的 提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方法 分析近5年来伊犁州中药饮片的抽验结果.结果 目前我州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为19.5%,并探讨了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原因.结论 必须加强我州中药饮片质量的监督管理.

    作者:高慧;李雪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髌周韧带的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治疗.方法 随机将筛选的30例髌骨不稳定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和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观察其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的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针刀松解髌周韧带组治疗有效率95%,与针灸治疗组相比(P<0.01).半年后针刀松解治疗髌骨不稳定症组疗效同治疗后比变化不明显,疗效确定.针灸治疗髌骨不稳定组疗效明显下降.结论 ①髌骨不稳定是引起髌骨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之一;②针刀松解髌周韧带是治疗髌骨不稳定症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谦;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化学课程中分章教学设计与阐述(一)——《第四章醌类化合物》教学设计与阐述

    在中药化学课程中开展分章教学设计工作,针对每个章节具体讲授内容不同,重难点,掌握难易度不同,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测量等共12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马红梅;戴明;孙芸;田树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郭维琴教授证治心衰的经验

    郭维琴教授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临床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方药治疗常收佳效.

    作者:省格丽;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伏气温病理论及其应用

    温病中伏气温病发病也较多,所以对于伏气温病的认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伏气温病的理论、特点、部位等做一阐述.以及伏气温病理论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段红妍;付晓;陈慕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的大收缩速率(+dp/dtmax)、左心室大舒张速率(-dp/dtmax)的影响,探讨六味通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连续给药4周后实验,连续观察2h各组大鼠心电图及心功能LVSP、LVEDP、+dp/dtmax、-dp/dtmax的水平,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去血清-80℃储存备用,取300mg心脏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80℃储存,取部分心脏组织放于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在缺血期、再灌注期能升高LVSP、+dp/dtmax水平-dp/dtmax,对LVEDP的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 预防给药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心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何双双;卢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