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珊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实现健康老龄化,防治心血管衰老对于提高老龄人口的健康水平和寿命延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10年来血管结构功能变化与心血管衰老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马源源;杨梅;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脑梗死也呈上升趋势,致残率及病死率也逐年增加,给我国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此祖国医学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痰瘀是为重要的病理产物,本文就目前从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梁可意;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是目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已成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世界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亦不断深入,中医证型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对疾病本质的把握.故早在1988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中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确定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4个证型以便于临床辩证施治.
作者:马丽;尚玉红;张洪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探讨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Ⅱ、Ⅲ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软伤科的Ⅱ、Ⅲ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针刀疗法,7d为1疗程,1个疗程1次;对照组采用注射法,7d为1疗程,1个疗程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照组组.两组患者治疗后3月复发率比较,实验组复发率为5.5%,对照组为27.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术后3月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无1例出现感染、损伤神经血管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针刀疗法治疗Ⅱ、Ⅲ度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定、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苟斌虎;牛时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针对围绝经期焦虑症的发病,辨证分型与选方用药问题,从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概况,综述了大量的研究信息,并对围绝经期焦虑症今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提出了研究展望.
作者:王玉琴;刘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金丹妇康丸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TGF-β1和Smad3表达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0只,通过苯酚胶浆剂注入大鼠子宫法建立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1周后分组,除10只为假手术组外,其余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金丹妇康丸低剂量组,金丹妇康丸中剂量组,金丹妇康丸高剂量组;连续给药30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TGF-β1和Smad3的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TGF-β1、Smad3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阳性对照组、3个剂量的金丹妇康丸治疗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TGF-β1和Smad3的表达仅金丹妇康丸给药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中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剂量的金丹妇康丸治疗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3个剂量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金丹妇康丸及妇科千金片均可以有效地降低TGF-β 1和Smad3的异常表达,并且金丹妇康丸3个剂量治疗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治疗剂量的大小与TGF-β 1和Smad3的表达成反比.
作者:刘晶;卢军;黄文娟;张彦;何双双;黎耀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许公平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笔者有幸跟谁老师,不揣鄙陋,将老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邓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对中医食疗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前一大潮流.因妇女妊娠期特有生理特点和疾病规律,妇科妊娠期疾病较其他疾病更适合于用中医食疗的方法治疗和调理,现今中医药领域对食疗治病较为忽视,缺乏中医理论的正确指导,甚至一些中医药工作者也未必了解食疗方药的具体用法,剂型,治疗范围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运用食疗,研究历代的中医妇科食疗文献是必要的.
作者:王亚红;谭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无痛人流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逐瘀脱膜汤,对照组30例常规行清宫术.结果 逐瘀脱膜汤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西医对照组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效果好,可避免清宫术,减少手术后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徐晶;李国珍;马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的功效及护理方法改进.方法 将100例寒邪犯胃证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组在半夏泻心汤加减的基础上,配用吴茱萸适量调和穴位贴敷,外用贴膜固定,5天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对呃逆止呃均有效(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具有很好的功效.
作者:陈兴莲;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空心螺钉治疗MasonⅡ型和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MasonⅡ型和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功能训练,并观察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功能评价,优15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 应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早期功能训练等优点.
作者:唐欣荣;郭仲华;晁甲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腰椎术后残留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而目前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却相对较少.近年来,在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上获得较大进展.中医疗法的应用可起到一定快组织修复、减轻致残程度效果.通过运用口服中药或针灸可以明显改善腰椎术后残留症状、腰背部疼痛;而针药结合,内外兼治达到外疏经脉,内化瘀结的效果,故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残留症状、促进早期恢复,可以取得不错疗效.
作者:莫军;黄异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评分.结果 进行考核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秀率、良好率明显升高,合格率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绩差的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显著提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能力.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对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近三年针刺运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开始增加,其中以埋线、电针较为常见.针刺在镇痛同样有效的基础上更有易于操作,镇痛时效长,临床创伤小,并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等优势,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李蔚;赵华;陈泽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吞咽是人类必须的基础生理活动,颅脑创伤易导致吞咽障碍.近年来,随着交通及其他事业的迅猛发展,由此所致的吞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了致残率及病死率.本文就颅脑创伤后吞咽障碍的治疗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作者:景荣华;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近5年来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进展,为针灸医师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检索2010~2015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从毫针治疗、电针治疗、灸法、腹针治疗、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联合治疗、激光照射、耳穴治疗几方面进行论述.结论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有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灸治疗耳鸣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从整体多环节进行调节,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子琪;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循证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是术前心理护理,给予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关于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护理的相关文献,将护理实践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 所有脊柱结核患者经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护理实证应用于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梦;朱欢;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辩证的结合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临床证型将有利于明确判别疾病性质、预先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鲁阳洋;刘远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将血府逐瘀汤加清热解毒药物运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扩大心绞痛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为胸痹(气滞血瘀、脉络闭阻)的病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总结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未运用清热解毒的对照组.结论 清热解毒药物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确可增加疗效.
作者:李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入手,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R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AR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中医药内治、针灸、帖敷等外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效显著.
作者:钟燕霞;胡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