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王兴田
目的 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不孕症妇女46例,采用全氟显作为造影剂,行经腹部B超引导下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术,观察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内的流动情况.结果 46例不孕症妇女中,11例双侧输卵管通畅,7例双侧输卵管不通畅,9例单侧输卵管不通畅,15例单侧输卵管通而不畅,4例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谐波声学造影对输卵管显像清晰,且安全、经济、无副作用,可作为临床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淑君;龚渭冰;胡茂兰;陈雷宁;吴凤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旨在探讨超声不同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效果的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霞;薛利芳;吴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心肌对比成像(MCE)评价硝酸甘油对心肌血流灌注的直接影响.方法 实验应用12只具有静息状态血流限制的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的开胸犬(其中6只结扎远处的冠脉以消除侧支循环的影响),根据远处的冠脉是否结扎分组(非结扎犬为组1、结扎犬为组2).分别在静息和左冠脉主干内直接输注硝酸甘油(0.3~0.6 μg·kg-1)状态下,测定全血黏滞性(WBη)和心肌血管阻力(MVR),同步应用放射性标记微球测定心肌血流量(MBF),MCE评估心肌血流容积(A)和心肌血流速度(β).结果 与静息状态相比,经冠脉内输注硝酸甘油时,组1和组2实验犬正常区、整个缺血区和缺血中心区的MBF均明显增加(P<0.05),同时伴有MVR和WBη明显减低(P<0.05).MCE显示正常灌注区和整个缺血区β增加的程度明显大于标准化A增加的程度(P<0.05);标准化A和β增加(%)与A与β的乘积(A×β)增加(%)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然而,无论正常灌注区和整个缺血区标准化A增加(%)与A×β增加(%)之间相关方程的斜率明显小于β增加(%)与A×β增加(%)之间的斜率(P<0.05).结论 硝酸甘油可降低血液黏滞性和心肌血流阻力,进而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后者主要是源于红细胞在心肌微循环中流动的速度增快所致.MCE是全面定量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的良好方法.
作者:宾建平;李崇信;陈少敏;刘俭;刘伊丽;Sanjiv Kaul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分型、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表现和特点,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简略分型.结果 3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发现混合回声结节型15例、片状低回声型9例、弥散型7例;其中3例混合回声结节型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8/31).结论 超声可对肉芽肿性乳腺炎进行诊断和分型,能提高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严松莉;唐旭平;沈纪松;曹亚丽;雷秋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介入超声的广泛应用,一些疑难的或特殊的宫腔手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1].我院对30例葡萄胎患者开展了超声引导全程监控吸宫术操作,手术更安全,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川;匡能琼;郑远琴;陶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绝经2年,阴道流血2月入院.2月前开始阴道流血,持续半月,经治疗后停止.1 d前无明显诱因阴道出血伴血凝块,下腹坠胀.
作者:吴亨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孕囊绒毛间隙血流动力学特点,并结合血β-HCG评估先兆流产妊娠的预后.方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孕5~8周32例正常妊娠(A组)和62例先兆流产者,其中继续妊娠(B组)28例,必然流产(C组)34例,在不同孕周时观察其绒毛间隙血流频谱的变化,并测量血β-HCG,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组在不同孕周血β-HCG的含量与A、B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随孕周的增加血β-HCG的含量升高,而C组的含量开始上升约在第7周下降.A、B两组分别与C组间比较在绒毛间隙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PS)及收缩期上升支加速度时间(A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8周前随孕周增加血β-HCG减少、绒毛间隙血流RI增加、VPS减小、ACT增加的先兆流产患者无保胎价值,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对先兆流产妊娠预后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祖邦;张学兰;谢金会;许汉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双功能超声在诊断下肢水肿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双功能超声检查62例下肢水肿患者,对其中43例深静脉血栓及其他19例不同疾病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下肢水肿病因深静脉血栓居首占69.4%,且左下肢发病高于右下肢;小腿浅静脉血栓占1.6%;其他病因占29%.结论 双功能超声在下肢水肿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下肢水肿理想、无创的检查方法.
作者:邱冬;龙劲松;李加平;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周围型肺癌穿刺活检的病例.结果 39例均一次取材成功,成功率100%,病理确诊阳性率94.9%,并发症发生率10.3%.结论 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只要超声能清楚显像宜首选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肿瘤组织.
作者:吴鹏;殷军;吕斌;郭武;刘定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与67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声像图资料,对乳腺癌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并将超声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乳腺恶性肿块与乳腺良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存在差别;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恶性肿块血流显示率为96%,良性肿块血流显示率为48%;恶性肿块多表现为穿入性动脉血管(76%),并呈高阻血流信号(RI>0.7).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特点与频谱变化是反映乳腺新生血管的一个重要特征,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结合能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陈宏建;谢义香;王芳;陆德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分析68例甲状腺腺瘤声像图,旨在探讨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与病理改变的关系,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雷志辉;王少特;洪晖;王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们于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开展在B型超声引导下肾盂穿刺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组织多普勒显像(DTI)和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作为新技术,可准确测量左室扭转和解旋.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影响因素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宋家琳;黎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回顾分析了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B超提示肝挫伤的超声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肝挫伤诊断及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邓连桂;王晓波;郑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大鼠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30只Wistar大鼠,结扎右侧胆管(包括中叶、右叶、尾状叶),人为造成部分胆汁淤积型肝纤维化,将其分成A、B、C三组.A、C两组同批手术,A组结扎大鼠右侧胆管,C组为对照组,即假手术组,仅开腹然后关腹.B组于A、C两组术后1周行手术,部位、步骤、方法同A组.于A、C两组术后2周即B组术后1周,三组同期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观察,并予以评分.结果 A组与B、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对于早期诊断大鼠肝纤维化有意义,在胆管结扎1周时的胆汁淤积、肝细胞点状坏死没有诊断价值.
作者:袁鹰;龚渭冰;张守华;孙郁;王倩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r)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 60例HT患者及82例甲状腺其他疾病患者应用常规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表现及超声鉴别要点.结果 按回声分类,HT可分为四型:局灶性回声减低型、弥漫性回声减低型、单发结节型及多发结节型.与甲状腺其他疾病比较,各型HT特征性的变化有峡部增厚,双侧叶对称性肿,不规则强回声带,结节呈实性、斑点状钙化,结节外血流信号丰富及双侧甲状腺上动脉PSV值对称性升高.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霞;黄道中;刘景云;吴亮;张青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胆囊壁增厚是急性黄疸肝炎常见的超声声像图改变,但胆管壁的改变鲜有报道.本文对112例急性黄疸肝炎胆囊壁增厚并发胆管壁增厚的36例患者,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冯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患者女,19岁,两月前左臀部包块伴左下肢活动受限半年就诊.超声提示:左臀部肌层混合性包块.因包块生长迅速,症状加重再次就诊并入院.
作者:郭娟;潘波;高文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急诊床旁超声应用在急诊科、手术室、ICU等科室的患者床旁协助临床诊断治疗突发性事件已经成为外伤急诊有效的诊断措施之一,而急诊床旁超声在颅脑外伤后检测颅内迟发性血肿方面是方便,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实时扫查,现对58例在我院脑外科行开颅术前及术后超声检测颅内迟发性血肿的检查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小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各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查,超声检查已成为无创性检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随着各种超声技术的发展,使肝肿瘤特别是直径≤3.0 cm肝内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徐平;王兴田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