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平均住院日因素的分析

张莉娜

关键词:平均住院日, 住院日数,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医院医疗服务, 质量和管理, 综合指标, 综合医院, 住院服务, 医院工作, 卫生资源, 考核指标, 经济效益, 调查分析, 兰州市, 缩短, 评价, 疾病
摘要:平均住院日代表疾病所需住院服务的强度,是一项全面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评价医院工作时也已将它列入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1].本文旨在通过对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数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平均住院日数的因素,以达到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医学教育中全科医学教学方式探讨

    全科医学教育在引入我国的二十余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科医学理论体系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安排了全科医学课程,但对如何进行全科医学的教学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尚未有定论,相关的报道也不多.

    作者:邢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肺咳宁颗粒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我们在1998年7月-1999年7月用小儿肺咳宁颗粒治疗105例(住院69例,门诊36例)、用止嗽化痰颗粒对照治疗70例(住院45例,门诊25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患儿.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华;李平;张建林;席英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有机磷对胎鼠RET基因转录和致突变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在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大鼠妊娠期8~14 d,I组每日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阴性对照;乜组每日以50 mg@kg-1敌百虫(LD50的1/10)灌胃;Ⅲ组给予10 mg@kg-1敌百虫(LD50的1/50);Ⅳ组给予2 mg@kg-1敌百虫(LD50的1/250).分娩前处死母鼠,取出胎鼠,每只母鼠取4只体重相似的胎鼠,取其远段1 cm结肠组织,提取DNA和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RET基因表达,采用PCRSSCP对RET基因第15外显子(E15)进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RET基因在所有的标本中均稳定表达.在Ⅲ组(10 mg@kg-1敌百虫)的2只胎鼠(由不同母鼠所产)和Ⅱ组(50 mg@kg-1敌百虫)的1只胎鼠的DNA标本在PCR-SSCP分析时发现泳动变位,经测序证实均为V906密码子存在GTG→GTT的同义突变.结论有机磷农药敌百虫可能导致RET基因突变.

    作者:赵玉元;李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正交实验法对巴布剂基质配比的研究

    巴布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物质为基质与药物制成的贴膏剂.本品具有易清洗、载药量大、贴敷性与保湿性好、无致敏与刺激性等优点.巴布剂用阿拉伯胶、西黄鳍胶、甘油、压敏胶、氧化锌为基质原料.

    作者:马蓉;管玉珠;宋龙;李雪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60例

    我们自1995年9月至2晌年9月间,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建强;杜宏纲;朱兆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丙烯腈、苯乙烯联合毒性的研究

    随着毒理学的进展,国内外学者对生活和生产中存在的多种毒物的毒性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分别制定出不少单个毒物在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卫生标准.但是,无论生产环境还是生活环境,有毒物质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往往是多种毒物同时存在,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因此,对毒物联合毒性的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李向东;牛静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恩丹西酮治疗剖腹产中恶心呕吐疗效的观察

    恩丹西酮是临床中应用的一种新型5-HT3受体拮抗药,在术中及术后防止恶心呕吐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在进行剖腹产时,围术期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高,本文选用恩丹西酮用于预防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常强;潘玮;王迎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与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探讨

    高血压心脏重建过程中的左室几何学改变和心肌纤维化、肥厚心肌的电生理紊乱及左室功能障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1,2].高血压病引起房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为高血压对心脏的重建作用.重建作用不仅影响左室而且也累及左房,即使是无明显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左心房做功已明显增加.

    作者:郭雪娅;张灵;刘尚武;杨成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E引起配血不合二例

    例1患者女性,48岁,有妊娠史及输血史.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贫血原因待查.血红蛋白常在40 g@L-1.为纠正贫血,多次给病人输注全血及洗涤红细胞.在输注过程中,该病人有时发生不良反应,其症状为高热、寒战、巩膜黄染、荨麻疹、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酱油色尿、腹疼.

    作者:方丽华;李元荣;潘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巯甲丙脯酸致剧咳16例

    巯甲丙脯酸为口服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由于它对肾素、血管紧张素、激肽、前列腺素、心纳素及心功能的影响,近年来它在治疗高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方面的作用日益被临床认识和肯定,同时它的副作用也受到临床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巯甲丙脯酸引起的剧咳嗽16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元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甘肃岷当归挥发油成分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为著名常用中药材,主产于甘肃省,一般认为甘肃岷县为当归道地产区[1],其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油.文献报道挥发油含量为0.4%.本文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肃岷当归进行了分析,为我省岷当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量化数据.

    作者:王冬梅;贾正平;马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对医疗纠纷的思考与防范对策

    当前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及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一些医疗纠纷因处理不当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思索其产生的原因并实施预防对策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严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相转移催化合成富马酸二苄酯

    富马酸二苄酯是一种室内空气清新剂.常规的合成工艺是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在高温下进行富马酸和苯甲醇的酯化反应.常规的合成工艺时间较长,工艺较复杂,产品纯化较困难,且催化剂对设备有较强的腐蚀[1].本文介绍以水为溶剂,采用新洁尔灭为相转移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富马酸钠盐与氯化苄的非均匀相缩合反应来合成富马酸二苄酯.

    作者:王子宁;陈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001年我院抗感染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感染类药物是医院临床医师使用频率高的一类药物,合理地应用抗感染类药物对控制和治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1年我院抗感染类药物的金额分布、DDDs(限定日剂量数)进行统计,与2000年进行比较,并对此类药物的使用频率,用药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刘贤英;范满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995-2000年兰州市城关区食品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兰州市城关区食品网点众多,食品卫生情况复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改进我区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我们对1995-2000年城关区食品行业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娟;印智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脂是近年来比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特点,但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所不同.在复合静脉麻醉及全麻诱导期,与其他麻醉药复合应用后出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也各不相同.

    作者:贾桂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影响平均住院日因素的分析

    平均住院日代表疾病所需住院服务的强度,是一项全面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评价医院工作时也已将它列入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1].本文旨在通过对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数调查分析,探讨影响平均住院日数的因素,以达到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

    作者:张莉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品种芹菜及其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芹菜(Apium graveolens L.)是伞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西芹、旱芹等多种栽培品种,药用以旱芹为多.芹菜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1],作者曾对芹菜汁中总黄酮含量做了探索性的研究[2],以此为基础,作者详细、准确地对不同产地品种的芹菜及同一品种芹菜不同部位中黄酮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为芹菜在深加工过程中正确选择原料及芹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董钰明;封士兰;段生玉;岳翠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体会

    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手段已被公认,它能有效缓解或解除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作者回顾总结我科于1998年5月-2000年12月所做2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期疗效.

    作者:尤涛;高百顺;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性Hailey-Hailey病一例

    患者男性,65岁,因双侧腋窝、腹股沟及阴囊部皮损伴瘙痒4年,于2000年8月入院检查.4年前无明显原因首先在腹股沟处出现红斑,伴有糜烂渗出,自觉瘙痒,在我院门诊按湿疹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及对症治疗,皮损时轻时重,逐渐发展到双侧腋窝及阴囊部,一直未能治愈.

    作者:任万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