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艳;顾宁
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原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或中风、癫、狂等.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临症还可应用于抑郁症、多寐、头痛、胸痹、胃脘痛等属痰热郁遏,气机紊乱,平衡失调者.
作者:严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制生肌液进行湿敷配合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穴位按摩治疗Ⅲ度压疮的疗效.方法:将68例Ⅲ度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47处)、对照组34例(36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山莨菪碱、庆大霉素等自行配制的生肌液进行湿敷配合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碘伏或灭滴灵加利福平粉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肌液配合穴位按摩可促进Ⅲ度压疮内芽生长,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汪小妹;陈红清;余挺;刘小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理论的研究及总结,提出从虚、痰、瘀立论施治,并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加以论证,为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董万涛;宋敏;邓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肛瘘术后患者采用黄济川老先生的换药护理经验,用痔洗散便后作浴,充分清洁肛周,创面涂搽黄连油膏,复方消痔痛栓纳入肛内,放置引流条等方法进行换药及护理,可有效防治肛痿术后复发.
作者:李艳羽;杨向东;廖治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智齿冠周炎是智齿萌出困难所发生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继续发展,严重者可引起颌面部的咬肌间隙、翼颌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口底间隙或咽旁间隙发生感染.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吗叮啉及铝碳酸镁片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小柴胡四逆散合乌贝散,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9.1%.结论:此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宋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概括、总结相关文献对近10年中、西医对癫痫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癫痫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马莎;王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体外酶反应实验体系,采用EIA法观察川芎挥发油对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高浓度时川芎挥发油对COX-1和COX-2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COX-2的抑制作用强于COX-1,呈量效关系,有选择性.结论:川芎挥发油对COX-1和COX-2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COX-2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作者:杨金蓉;宋军;马晓文;李祖伦;胡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百冬止咳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以百冬止咳丸治疗,对照组60例以橘红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90.0%.结论:百冬止咳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张振霞;吴萍;王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及研究103例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103例老年糖尿病足通过骨科一般防治及截肢手术,总有效率达77.7%.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足早期应积极采取措施,以预防为主;中后期以中药换药、切开引流、皮瓣转移及截肢手术为主,术后应积极稳定残端,康复训练,尽早安装假肢.
作者:张天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儿童桡骨头骨折较少见,常因间接外力所致,属于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应以闭合复位为主,即使是粉碎性骨折亦不可行桡骨头切除,以免影响桡骨的生长,形成晚期畸形.
作者:李延红;张晓刚;曹林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胶艾汤合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的疗效.方法:应用胶艾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崩漏患者30例.结果:症状消失25例,症状明显减轻但反复发作3例,无效2例.结论:此方法治疗崩漏可起到止血并消除相应症状的目的.
作者:牛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笔者近几年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憨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取2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留针20~30分钟,加梅花针于疼痛周围浅刺,每日针1~2次.结果: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针灸治疗眼带状疱疹疼痛后遗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珊;符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果胶铋及吗叮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均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76.0%.2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稳定.
作者:马淑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以中药复方辨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42例.结果:总有效率100.0%.结论:本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可靠,疗程短副作用小.
作者:周永虎;郑涛;郑品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中专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中专生心理素质偏底的根本原因,从关心学生基本学习生活情况入手,逐步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外在职业形象美和内在素质修养美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自信心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瑞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回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文献,总结中医辨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发现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疾病的疗效,与西药治疗相比,在症状改善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Hp转阴率方面可取得同等的疗效,尤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霍红梅;郁晓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压痛点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现代医学也从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各方面证实了压痛点的存在与临床价值.本文从压痛点的概念、压痛点产生的机理、压痛点的检查方法以及压痛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几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自强;张晓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解热中空栓剂对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有无抑菌活性,用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强度.结果:小儿解热中空栓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比对大肠杆菌的更强.
作者:胡君茹;姜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