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朱秀兰;刘君奇

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针灸疗法, 针刺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选用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费用低.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80例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药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药流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治疗组同时配合服用中药加味生化汤.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6.0%,对照组67.0%,且治疗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流后加服加味生化汤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

    作者:杨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谈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主要与能否掌握养生规律有关.提出了以调节精神,顺应四时,保持脏腑气血充盛,尤应注意保养肾之精气等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养生方法.掌握并推广这些方法对提高民族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志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疏肝健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20例

    慢性胃炎,是中医内科门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以自拟中药疏肝健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泽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6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选用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07%.结论:本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费用低.

    作者:朱秀兰;刘君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牵引并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6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而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产生以眩晕、头痛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自2007年1至2008年6月运用牵引并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6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世财;赵道洲;王想福;张玉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12大地震甘肃灾区创伤病伤情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甘肃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创伤病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深入地震灾区调查采样创伤病例1654例,统计受伤部位、创伤类型、创伤复杂程度、年龄、性别、救治情况等,分析地震导致各种类型创伤的发生率、创伤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12特大地震所致创伤病伤员以四肢骨折为主,胸部损伤次之,软组织损伤及颅脑损伤再次之.结论:地震所致创伤与地震发生时间、地理环境及当地建筑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宋渊;李盛华;李红专;周明旺;叶丙霖;张玉昌;张彦军;王久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叙述了中医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临床、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黄菊;史亦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血论治机理探讨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新的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疾病恶化、降低死亡率出发,从中西医2个方面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血论治的机理,以期在此理论指导下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再寻求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宋超;李东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法及药理研究评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乃虚实夹杂之证,多因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而发.急性发作期以痰凝水停邪实为主,治以理气化痰通腑,温阳化饮;缓解期多为肺脾肾虚损兼瘀,以虚为主,治以健脾补肺,补肾固本,活血化瘀.药理研究也证实,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

    作者:高海燕;钟红卫;彭素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生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概况

    对近5年来中医药对实验动物生精系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别从中医药对精子质量的影响、对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对相关自由基的影响、对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5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的实验研究概况,提示中医药在改善生精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实验室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王杰;莫秋柏;宾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士人性化服务在临床的应用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多几分爱心,并应注重仪表,摸透患者的心理需求,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在于是否到位,而到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患者的一个重要砝码.

    作者:张小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方验案四则

    经方涵义渊深,需揆其理,度其法,若知其纲领,得其真谛,运用适宜,遣药精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现将临证验案略举一、二,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王自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芩苷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作用机制初探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CABG远期效果的主要的并发症.黄芩苷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作用,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影响,同时影响黏附分子的表达.这些药理作用都与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CABG术后并发症的主要药物.

    作者:王继勇;程宇星;谢晓华;李惠东;周文高;郭亚雄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辨证论治小儿病毒性肠炎60例

    小儿病毒性肠炎,又称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自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小儿病毒性肠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钟晓萍;王万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类法探讨

    糖尿病足在临床实践中有wagner分级、TEXAS大学分类法,亦可根据病因、病变性质进行分类,以上每一种分类方法各具有特点,但也不十分全面.而奚氏的糖尿病临床新分类法,改变了传统活血化瘀通治的框架,拓展了诊疗糖尿病足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意义.

    作者:徐洪涛;曹烨民;奚九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络饮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20例观察

    目的:探讨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清络饮加味,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改善比较明显,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和IV-C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络饮治疗慢性乙肝后肝纤维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

    作者:王萍;段美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体质的研究

    从古代文献中有关体质的分型、现代研究中关于体质的分型,以及体质与证的关系、体质与发病的关系几个方面论述、分析了中医关于体质研究的内容,从而认为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为临床诊断、辨证、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安园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疾病.西医认为其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来对中医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寻找新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使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作者:邹景霞;李巧霞;陈学忠;周明贤;尹芳;苏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仲景用姜方法探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105首处方中用到姜,但姜有生姜、干姜之分,其功用迥异.张仲景用姜有以下特点:解表寒用生姜,温里寒用干姜;散水气用生姜,化水饮用干姜;振胃阳用生姜,温脾阳用干姜;病轻者用生姜,病重者用干姜.

    作者:赵达安;刘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