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漏诊3例分析

吕秀芳;费丹;谭志清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误诊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漏诊的3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探讨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检出的小甲状腺结节为0.4 cm×0.4 cm,初的2例漏诊,后1例超声诊断性质待定,不除外甲状腺微小癌.结论: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感染切口早期二次缝合168例分析

    我院1 998-01/2008-01所遇各种腹部切口的感染168例,全部采用早期二次缝合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建忠;杨旭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急性胼胝体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病灶部位:膝部14例,体部6例,同时累及膝部体部14例,压部29例,弥漫性累及6例.位于前4/5部位者以较大病灶多见,常合并额叶梗死灶,而位于后1/5病灶以腔隙性病灶为多,常合并枕叶病灶.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智能障碍较多见.MRI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结论:胼胝体梗死并不少见,压部腔隙性病灶多见,多合并脑内梗死灶,临床表现复杂.

    作者:郝咏刚;胡文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碘伏在急性冠周炎冲洗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碘伏在急性局限性冠周炎冲洗过程中提高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由同一医师完成随机分组的A(对照组)、B(试验组)两组作为对比.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疗效提高了2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碘伏与双氧水混合液冲洗冠周,两者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提高.

    作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预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腹腔镜(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02-10/2007-10胆囊切除术患者552例,其中LC组348例,OC组204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各临床指标,LC组均优于O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良性胆囊疾病LC优于OC.

    作者:赵振生;王红禄;李珍;曹双军;于海洋;李晋;石庆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许昌市无偿献血者ABO、Rh血型分布调查

    目的:了解许昌市血型分布情况.方法:调查统计26 218例无偿献血者的ABO、Rh血型,对其血型汇总分析.结果:血型分布A型28.96%;B型30.80%;O型29.83%;AB型10.41%.Rh阴性占总数0.33%,表型分布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的特征,可有计划地采供血和稀有血型的储存与调配,保证临床用血.

    作者:王福生;张晓贞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甲基强的松龙致血钾低1例分析

    对甲基强的松龙致血钾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8岁.因多食、多汗、消瘦、心慌、突眼0.5 a于2008-03-15入院.患者0.5 a前出现多食、烦热多汗,心慌,大便3~4次/d,同时出现突眼、畏光、流泪.无发热、颈部疼痛.

    作者:祝丽萍;王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结合病理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143例分析

    现将我院2006-01/2007-12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143例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9~62岁,其中≤30岁66例,30~50岁55例,50岁以上22例,平均34.3岁.

    作者:朱丽霞;李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治疗髌骨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材料、方法的比较及进展

    目的:比较四种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材料及方法,以期为今后临床固定髌骨骨折确定方向.方法:通过回顾文献,对四种不同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材料、方法、生物力学特性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四种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各具特色.结论:固定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材料及方法是:(1)允许早期功能锻炼;(2)早期固定坚强,后期应为弹性固定;(3)符合生物力学,具有向心的聚合力;(4)取材普遍,经济实用;(5)减少内固定物的数量和体积.

    作者:解云川;李长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鼻窦内窥镜术中并发脑脊液鼻漏2例分析

    2001.05/2007-01我科共施行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1 254例,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2例,占0.16%,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55岁.因脓涕鼻阻3 a入院.鼻窦CT扫描示双侧上颌窦、筛窦、蝶窦黏膜增厚,双上颌窦见液平面,查体双鼻黏膜慢性充血,诊断:鼻窦炎(Ⅰ型2期).

    作者:乔胜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减少医学影像诊断误诊的对策

    本文就减少医学影像诊断误诊的对策与医学影像界同仁探讨如下1 读片的程序关于读片的程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看临床资料,后看影像资料上的图像,再下结论;另一种是根据临床要求进行各种影像捡查(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手段),认真地分析检查所得的图像,然后再酌情地重点回顾临床有关资料作出诊断.

    作者:方国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药物所致血尿

    将近年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血尿摘要如下.1 克林霉素例1:男,48岁.因行颈5~6椎间盘置换术后给予盐酸克林注射液1.8 g静滴,1次/d,静滴后当日,尿液呈暗红色,查尿常规:红细胞(++++),予以停用本品,3 d后患者尿液逐渐恢复正常[1].

    作者:丁苏青;胡鹤鸣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肝硬化致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成分血临床分析

    对肝硬化致血小板减少输注血小板成分血临床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05-01/2007-12肝硬化患者158例,男110例,女48例,年龄22~71岁.

    作者:李小霞;杜双会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病死率约为发病率的1/4.

    作者:林薇;苏丹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外科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26例分析

    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狭窄外科治疗的有效途径与预防.方法:选择痔、瘘术后所致的医源性肛门狭窄26例,经手术和术后扩肛治疗.结果:治疗后排便功能达罗氏Ⅰ级者22例,罗氏Ⅱ级者4例.结论:规范的医疗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肛门狭窄的关键,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若;胡明;庄福祥;曾晓玲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酷似纵隔子宫的侵蚀性葡萄胎B超误诊1例分析

    对酷似纵隔子宫的侵蚀性葡萄胎B超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7岁.主因早孕57 d后自服流产药物13 d,当地卫生院清宫4次后,阴道出血来诊.门诊查:子宫增大,子宫左侧触之较软,双侧卵巢不大.

    作者:冯顺友;柳晓艳;刘文辉;石桂葆;邓志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肾结核误诊34例分析

    肾结核的发病在近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不典型肾结核病例日趋增多,误诊、漏诊时有发生[1].我们1988-03/2006-11收治被延误诊断的肾结核患者34例,分析如下.

    作者:陆敬义;袁新华;刘永江;王萍;谢媚;刘芳;王争信;曲应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不同径路静注罗库溴铵肌松效应观察

    罗库溴铵(爱可松)是目前起效快但作用强度弱的非去极化肌松药,ED95为0.3 mg/kg,插管剂量为0.6~1.0 mg/kg,其起效时间为50~90 s[1],尤其适用于琥珀胆碱禁用时的气管插管.

    作者:蔡建荣;林一雄;黄俊风;陈晓;宋立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漏误诊为肠梗阻前列腺炎1例分析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漏误诊为肠梗阻前列腺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2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右肝下置一引流管术后55 h诉右上腹引流管处刺痛腹胀,给予曲马多针100 mg,阿托品针0.5 mg肌注后疼痛稍缓解.

    作者:尹文亮;韩向峰;顾伟中;孟枝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疗效.方法: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30),术毕静注氯诺昔康8 mg;B组(n=30),术毕静注生理盐水2 ml.记录术后1、2、3、4、6、8、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静注氯诺昔康8 mg可使VAS显著降低(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林金兵;胡旭东;吴亚彬;何仁亮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低血糖脑病56例分析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诊断明确的低血糖脑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糖脑病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多有长期应用降糖药物,发病前常有诱因,可表现为不同形式的精神症状或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时补充葡萄糖可迅速缓解症状.结论: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时监测其血糖并给予相应处理,可以降低低血糖脑病的发生率和误诊率.

    作者:李清华;黄秀英;张弢;董海雅;包红;罗尔敏;史华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