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国英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3例.结果:8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Volkmann挛缩和尺神经损伤及术后骨折再移位,2例发生了肘内翻.所有患者针孔无感染,术后3~6周X线片示骨折均已愈合,拔除克氏针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患肘关节功能优64例,占77.1%;良17例,占20.5%;可2例,占2.4%.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想福;石瑞芳;康开彪;叶丙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痒停(内服)与止痒油膏(外敷)治疗老年男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睾酮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男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止痒停内服结合止痒油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息斯敏、1%葡萄糖酸钙、炉甘石搽剂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睾酮含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睾酮含量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睾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睾酮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止痒停联合止痒油膏内外结合治疗可提高老年男性患者睾酮含量,从而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王玉珠;安德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鱼石脂药纱治疗真菌性外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鱼石脂纱外耳道填塞,1次/d;对照组用派瑞松软膏外耳道涂敷,2次/d.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鱼石脂药纱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
作者:张秀瑜;黄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红花当归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给予红花当归汤加减治疗,200 mL/次,2次/d;对照组50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次,2次/d.2组均于每月行经前5天起服药,至月经来潮第2天停药,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总有效率6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当归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作者:欧阳平;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Ⅰ、Ⅱ期)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0.9%氯化钠100 mL加入凯时10 μg,静脉滴注,1次/d,拜阿司匹林0.1 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自拟中药温经化痰汤、外用温经回阳散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组患肢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踝肱指数有明显的改善,血脂明显降低,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内、外综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提高疗效.
作者:郑光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2011年9月26~30日,由甘肃省中医院承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甘肃·兰州·宁卧庄宾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通过专题讲座、论文报告、学术交流3种形式围绕目前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作者:李盛华;邓强;董万涛;李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以往采用隔姜灸治疗面瘫、鼻炎、泄泻、尿潴留、乳腺增生、寻常疣、荨麻疹、带状疱疹、痛经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隔姜灸的研究中缺乏相应的对照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机理研究鲜见,需要在这3方面加强研究.
作者:宋维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降压,利尿,抗感染,纠正贫血,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加用包醛氧化淀粉口服,5 g/次,3次/d.治疗组加用肾衰宁片口服,6片/次,3次/d.2组疗程均为4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85.4%,高于对照组41.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尿素氮、肌酐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衰宁片治疗CRF具有服用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汤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文献的分析,认为目前对慢性胆囊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气机失调、肝郁脾虚、中正失衡、肝阴不足等;治疗则有辨证施治、针药并用、经方加减以及中西医结合等.但仍存在样本过小,疗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作者:杨维建;李娟;汪佳明;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利通淋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制造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清利通淋汤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清利通淋汤对环磷酰胺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高、低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上升,与Cy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清利通淋汤能明显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升高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清利通淋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有明显升高作用;高、低2个剂量组与Cy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和显著意义(P<0.05).结论:清利通淋汤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潘文;康开彪;王煜;张参军;马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了还原<神农本草经>的本来面貌,也为了让读者学习领悟处方用药的博大精深与万变不离其宗之独特.故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历代有关本草类的典籍,以期给读者提一套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本草思路及一套<本草>系列图书.对将要出版书籍的选择,就在于这些书要向读者阐述和还原<神农本草经>的治病用药原则和思想,这也是<神农本草经>一书的核心内容--药物的形、色、气、味.
作者:付国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于用药12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为68.6%(P<0.05);且治疗组在心脏指数、脉搏指数、射血分数等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郑军;刘金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面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中医药文献信息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Big6模式为构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简要介绍Big6的基础知识,探讨6个步骤在学生信息素质培育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培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晏婷婷;沈健;王旭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汤剂疗效的关系.从煎煮的容器、中药饮片浸泡,加水量、煎煮火候、时间、煎煮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的煎煮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作者:顾根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骨痹效灵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做客观评价.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骨痹效灵汤,2次/d,口服;对照组口服步长祛风止痛胶囊,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对照组为66.1%.2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压痛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痹效灵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海雁;丛艳;李金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维他通软胶囊对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喂饲高脂饲料复制高脂大鼠模型并以维他通软胶囊分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对抗防治,30天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维他通软胶囊各剂量组与高脂对照组给药前的血清TC,TG,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30天后,维他通软胶囊低、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TC,TG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他通软胶囊高剂量组组大鼠的血清TC,TG含量与高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实验前的血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30天后HDL-C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他通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可使大鼠血清TC水平分别下降10.2%、12.7%和18.3%;TG水平分别下降23.9%、16.7%和23.9%;低剂量组HDL-C水平下降2.3%,中、高剂量组HDL-C水平分别上升9.3%和2.3%.结论:维他通软胶囊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孙丽枫;吴红彦;王虎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从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证候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这为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英;刘丽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在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灌肠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保留灌肠,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3.15±1.23)天,对照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6.62±1.72)天.2组黄疸消退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天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为(185.8±21.6)μmol/L,未结合胆红素(IBIL)下降为(159.4±20.4)μmol/L,观察组分别为(110.4±21.8)μmol/L,(96.4±18.7)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天后对照组TBIL水平降为(142.6±16.2)μmol/L,IBIL下降为(96.4±14.3)μmol/L,观察组分别为(64.2±19.6)μmol/L,(57.6±17.1)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胡耀武;盛海英;张金霞;田志文;刘慧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针对医疗机构接收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对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档案材料不完整,档案移交不及时等问题,应提高认识、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档案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作者:郑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内镜下的表现.方法:通过3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析,观察胆汁反流与Hp感染;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胆汁反流与Hp感染呈负相关;青年人群证型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为主,病理以浅表性胃炎为主;中年人群证型以湿热中阻为主,病理以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为主;老年人群证型以胃阴不足为主,病理以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为主;湿热中阻证型中黏膜损伤明显,病理改变较重,以胃黏膜萎缩及肠化为主.结论:湿热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理产物.
作者:范先靖;戴高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