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莪黄汤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侯俊明;王磊

关键词:直肠癌, 前切除术后综合征, 莪黄汤,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莪黄汤联合化疗对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前切除术后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8 例,2 组均采用FOLFOX4 方案化疗,治疗组加用莪黄汤保留灌肠治疗,疗程为4 周.治疗4 周后,观察2组排便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排便次数、大便失禁频次评分、大便能否在15 分钟内排完、是否存在不能完全排净的感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便次数、大便失禁频次评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而大便能否在15 分钟内排完、不能完全排净的感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莪黄汤可有效改善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肾安汤对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肾安汤对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8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分型以自拟肾安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15天为1 个疗程,4~6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浮肿消失天数、肉眼血尿消失天数、血压降低天数、尿蛋白、尿素氮、肌酐、红白细胞及管型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对照组为87.3%,2 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肾安汤加减治疗能改善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相关指标,从而提高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珍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芪止汗颗粒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芪止汗颗粒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取正常昆明种小鼠4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 组,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黄芪颗粒组和复芪止汗颗粒组,每组10 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测定胸腺、脾脏质量并计算出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法检测单核-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法测定体液免疫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法测定细胞免疫功能;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 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法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复芪止汗颗粒可显著提高被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使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加;使血清溶血素水平增高;并能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脾脏T 淋巴细胞增殖、杀伤活性、T 细胞亚群数量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复芪止汗颗粒能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李新翔;李雪嫣;桂曼曼;张李峰;程卫东;胡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目的:通过对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的分离,对甘草同属不同品种内生菌的优势菌种进行初步鉴定,比较二者的生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NA、PDA培养基对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以分离频率比较判断各自优势菌种.结果:野生甘草分离到内生细菌65 株,内生真菌7 株,优势菌种为青霉菌属和曲霉属;栽培甘草分离到内生细菌54 株,内生真菌6 株,优势菌种为青霉菌属;野生与栽培甘草的内生真菌分属于6 个属,相同的有5 个属,不同的2个属为丝核菌属和木霉属.结论:野生与栽培甘草具有相趋同数量和种类的内生细菌与内生真菌,但二者内生真菌的菌属及优势菌种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邓毅;王艳;丁仁伟;杨志军;张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制定长期培训目标和3 年培训计划.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技能操作规程>自制中医护理技能问卷调查表,对全院361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中医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中医基础知识、常规操作、辨证施护、教育与培训能力)、开放式问题3 个方面25 个问题,调查完毕后将资料输入Excel 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方差分析和q 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361 份,回收357 份.中医基础知识、常规操作、辨证施护、教育与培训能力,不同毕业院校、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科室、不同工龄的护理人员存在差异,学历、职称越高,中医技术操作掌握程度越高,而基本理论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欠缺,临床应用不够广泛.应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提高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健康需要,提高满意度.

    作者:郭秀珍;高雪华;张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细胞介素-6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研究

    从白细胞介素-6(IL-6)的生物学特征、祖国医学对IL-6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研究、IL-6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致病机制3 方面进行综述,指出IL-6 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脏不同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或阻断IL-6 的分泌,清除IL-6 对肾脏的作用,但IL-6 对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机理尚未十分明确,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吴玥露;孔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大黄对合并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对IL-6、CRP 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对合并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IL-6、CRP 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入住ICU伴呼吸衰竭的SAP患者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 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天数、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CRP、IL-6 的变化.结果:2 组患者第1、3天的血清CRP、IL-6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 天血清CRP、IL-6 水平大黄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第7 天,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1、3、5、7天PaO2/FiO2 大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体温恢复时间大黄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大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黄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并减弱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并能加速肺损伤的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万兵;符海燕;尹江涛;刘朔;张建国;孙志伟;万英;朱会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肠道准备制剂

    目的:比较口服健胃清肠合剂和大承气汤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180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对照法分为2 组,观察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对照组口服大承气汤.结果:2 组均能达到肠道准备清洁标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 组不良反应及耐受度比较差异明显,大承气汤口感较差,易引起恶心、呕吐、腹胀,患者耐受性差.结论:健胃清肠合剂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清洁度高,患者耐受度好,易推广使用.

    作者:倪角角;张小仙;高锦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信息化环境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实施初探

    从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素质的培养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几方面对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探讨,提示信息环境下中医诊断教学模式需各环节配合才能达到佳效果.

    作者:马艳君;唐亚平;贾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调查整理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 月期间住院患者病历,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护理管理的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管理,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比较,未经管理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显著高于护理管理患者(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代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注线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了解注线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70 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注线法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各85 例,4个月后观察2 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降压效果.结果:注线法能明显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且注线法治疗组显效例数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注线法可能是通过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作者:张洪涛;蒋花;徐彦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温肾胶囊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抑郁症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温肾胶囊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抑郁症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揭示中医药在该领域的理论、治疗优势,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和温肾胶囊的临床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的抑郁症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唑酮口服,50~150 mg/ 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胶囊6 粒/ 次,早晚口服,连续观察8周,在治疗开始后第0、1、2、4、8 周记录病情变化.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勃起ED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治疗后,勃起功能评分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 浓度均升高,E2、LH、PRL 浓度降低;而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中睾酮T,雌二醇E2、催乳素PRL 浓度改变尤其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LH 两组浓度均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肾胶囊合并盐酸曲唑酮治疗抑郁症伴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盐酸曲唑酮组.

    作者:彭晓明;陈林庆;张震文;郭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平安和谐医院

    从廉政文化的内涵及意义、积极探索医院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关系、将医院管理和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有机结合、医院文化建设暨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几方面入手探讨医院文化是医院廉政文化的基础.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可引导医院干部职工严格自律,抵制不正之风,营造良好的院风,以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使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者:徐霞;卫晓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欠发达地区推广中医药防治职业病可行性浅析

    通过列举中医药防治职业病和职业相关性疾病研究结果、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政策措施和现状,为欠发达地区推广中医药防治职业病提供参考.

    作者:马忠祥;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 法测定复方红景天口含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红景天口含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162~1.944 μg 范围内与吸收峰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4%,RSD为1.75%(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红景天口含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薇;石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辅行诀》引用仲景方剂考

    通检<辅行诀>全卷方剂数凡五十六首,其中共引用<伤寒杂病论>方二十二首.所引诸方,药味略有加减,为六朝医家运用仲景方剂正常现象,今世犹然.谨对二十二首方剂加以列举,并对<伤寒杂病论>以<汤液经法>为勤求博采之书略加考证.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阶梯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对近年来阶梯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运用进行综述,发现由于对该病进展过程中的干预和控制手段缺乏,且临床治疗方法比较混乱,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因此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个体化、综合、阶梯治疗是目前较好的疗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雷斌;宋敏;刘宗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甘肃陇西不同地区黄芪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甘肃道地产区不同区域黄芪中重金属铅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处理,根据中国药典2010 年版附录ⅨE.重金属检查法,硫代乙酰胺试液作显色剂,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肃陇西不同地区黄芪中重金属铅的含量不超标.结论:中国药典2010 版规定的重金属检测法比较适合较大量、需综合评价的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作者:陈郁林;李建银;杜晶晶;苟亚军;赵永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黄方对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测消黄方对胆管结扎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胆管结扎组(BDL).BDL大鼠在2 周末随机分为消黄方组和模型组,第3 周开始消黄方组每天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BDL 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3 周.5 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获取血清和肝组织样本.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上升(P<0.05或0.01),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消黄方显著降低ALP活性和TBIL 含量,显著抑制Alb含量的降低(P<0.05或0.01),降低肝组织Hyp 含量(P<0.05),同时病理学显示消黄方组肝纤维化程度也显著减轻.结论:消黄方能显著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刘成;杨宗国;陆云飞;陈晓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按枕下三角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15 天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患者在眩晕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VD及VM值上升(P<0.05).治疗后2 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结论: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作者:吴燕;王智明;王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MED 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后路椎间盘镜(MED)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率、遵医行为、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下降(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