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LVH临床疗效观察

武俊斌;毛玉娟;张玉峰;王丽;景俊;雷明春

关键词:高血压病, 左心室肥厚,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片4~8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1剂/d,分3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左心室肥厚等指标,并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压降低平均值为10/6 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肥厚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87.2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71.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头痛、胸闷憋气等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明显(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在平稳降压的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逆转左心室肥厚。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文献中足三里在腹部术后的应用情况

    目的:明确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治疗目标,评价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1989-2012年间发表的术后开展足三里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足三里在术后应用的主要作用靶点为胃肠道,足三里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为零。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发现纳入的20篇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安全性高,主要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由于目前的研究不规范,所获证据强度低,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

    作者:张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对近10年针灸治疗急性胃炎临床文献从常用腧穴和经脉及选穴方法2方面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和方法,为急性胃炎的针灸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选穴依据与参考。

    作者:董莉莉;王军燕;刘安国;严兴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19例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例漏斗胸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满意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半年未出现钢板移位。结论:漏斗胸患者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少兰;范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欢迎订阅《西部中医药》2014年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中医证素分布主要为痰湿、血瘀、阴虚、阳亢、气滞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正常高值血压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

    作者:王晓媛;李浩;刘龙涛;张蕊;李晓;王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

    探讨“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的关系,指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亦蕴含着“久病入络”的理论,温邪亦可入络,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络脉病变,故温邪入经是认识和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柴守范;赵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孙思邈《千金要方》内服膏方特色初探

    以相关医籍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千金要方》中内服膏方的基本概况、配伍方法、制用规律及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探讨其特色及应用。

    作者:辛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终止妊娠前后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未服用中药。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全部完全流产,流产率达100%,对照组流产率为83.3%,2组流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疗效确切。

    作者:刘迎萍;柳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的疗效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北京等地区5所高校1000名在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毕业班月经失调及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经期前及月经后服用复方阿胶浆6天为1个周期,比较服用1个周期和服用2个周期的疗效情况,以及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服用复发阿胶浆1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达72.1%,服用2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达92.2%,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疗效明显提高(P<0.05)。580名偏寒性体质的女大学生服用阿胶浆后的疗效达90.5%,234名偏热性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达92.7%,186名平和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达96.8%,不同体质类型女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对于改善经期常见不适症状等有较好效果;同时,复方阿胶浆总体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顾建军;王令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方剂学简史及历代方论十大名著之刍议

    以“医方”“方论”“类方”三条经线为轴,探讨和阐释方剂学发展史,同时对历代医家方论十大名著进行剖析和诠释;较之以时代为纬线的方剂学编年史式阐述更加凸显层次分明、说理清晰及条分缕析之特点。

    作者:朱燕;李顺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体征、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ASDAI、BASFI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活动度以及ESR、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易竞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产量及质控参数的影响

    目的:以党参产量及质控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党参生长茂盛期剪去地上藤茎顶端20~30 cm(1~2次),抑制其藤蔓生长,减少养分过分消耗,改善光照条件,维持地下根与地上茎叶的生长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根的生长。以丈量法测量其根粗与长,重量法计算产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党参质量标准及党参的活性成分党参炔苷为重点考察其质量。结果: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根鲜样平均直径( cm)增粗26%、长度(cm)增长21%,单位面积的增产幅度达到25%~35%,且对党参质量质控参数影响甚微。结论: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位面积的产量平均提高30%,生产的党参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规定,有利于当地党参药材产业发展,可为提高甘肃白条党参的产量与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孙渭平;陈玉武;张夙萍;雷春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药味加减的辅行诀药证初探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作者:袁仁智;李盛华;吕有强;潘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及策略探讨

    从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健康促进的策略等方面探讨开展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教育路径及方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提高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作者:张晓岚;高雪华;曹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6-2009年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死亡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为推进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某三甲中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从中摘录死亡患者,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结果:2006-2009年该院死亡患者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老年组病死率高于中青年组,前三位死亡病种依次为呼吸衰竭、脑出血和循环衰竭。结论:应根据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特征和死因顺位加强重点疾病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水平,做好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宣传,以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杨丽萍;邓强;杨宏武;刘庆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慢性湿疹模型大鼠INF-γ的影响

    目的:观察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湿疹模型大鼠脾脏与胸腺指数及血清INF-γ表达的影响。方法:外用不同浓度DNCB反复刺激脱毛区,建立大鼠湿疹模型,采用藏药十八味欧曲膏低(0.14 g/kg)、中(0.21 g/kg)、高(0.35 g/kg)剂量经皮给药治疗,以冰黄肤乐、凡士林为对照,10天后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INF-γ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胸腺及脾脏指数冰黄肤乐阳性对照组、藏药十八味欧曲膏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藏药十八味欧曲膏高、中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藏药十八味欧曲膏低剂量组与凡士林组无明显差异(P>0.05),凡士林组与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干预后INF-γ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与凡士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可调节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况,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柳文红;张博;王思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危重患者进行院内安全转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从ICU转送至病房或进行检查的38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采取传统转送方式的168例设为对照组;采取改进转运方式的214例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途中输液管道脱落或堵塞及各种管道滑脱、呼吸困难等意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之后的转运方式有助于提高ICU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作者:汪蓉;方敏;郭学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平凉地区名老中医秦敬修学术经验之脉诊阴阳说

    对平凉地区崇信县已故知名中医秦敬修生前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并以其脉诊阴阳学说为研究核心,挖掘其学术经验,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学术经验。

    作者:苗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30例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愈显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属标本兼治,患者依从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陆军伟;顾春英;薛君平;张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频拔罐耳压配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拔罐、耳压与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中频、拔罐、耳压等综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体重指数、腹部皮脂厚度及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为86.7%,综合治疗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量、BMI及腹壁皮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起效较快,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拔罐、耳压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单纯性肥胖无痛、舒适,临床疗效与单纯针刺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尚亚婷;蒋花;徐彦龙;孙其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