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30例临床观察

刘迎萍;柳树英

关键词:早孕, 药物流产,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终止妊娠前后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未服用中药。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全部完全流产,流产率达100%,对照组流产率为83.3%,2组流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疗效确切。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敦煌葆元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敦煌葆元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以了解敦煌葆元膏补肾功能的生理基础点。方法:将40只慢性疲劳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高(4.2 g/kg)、中(1.4 g/kg)、低(0.7 g/kg)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0只,灌胃1周后大鼠股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五羟色胺(5-HT)以及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敦煌葆元膏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RH、5-HT以及Cort.含量较高,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含量较低。结论:敦煌葆元膏可能通过调节HPA中相关激素含量水平,激发其生理功能,从而发挥补肾的药理作用。

    作者:朱建坤;温晓辉;梁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药文化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探讨

    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优势,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技巧在人群中普及,以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把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结合起来。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19例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例漏斗胸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满意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半年未出现钢板移位。结论:漏斗胸患者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少兰;范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敦煌医方中的杏仁组方用治非肺系病证探析

    敦煌医方中有与杏仁有关的医方30余首,与杏仁配伍的药物不同,所治疾病亦异,其组方可治疗非肺系病证,如缠尸骨蒸、头中风痒、遍身顽痹、脚气冲心、皮肤不仁、脚气肿满、牙齿疼痛、眼赤、蛊水洪肿、耳痛耳聋、狂狗咬伤、声音嘶哑、服石疾病、白痢、温疟黄疸、风赤眼疾等,现已将部分杏仁配方验之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应存;柳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损伤胶囊与正骨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损伤胶囊与正骨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予损伤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予市售正骨水外涂治疗,3次/d,2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第7、14、21天观察2组患者软组织疼痛症状及功能活动综合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损伤局部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疼痛、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损伤胶囊可更有效地改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

    作者:魏国俊;郑恒恒;燕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实施临床师带徒的思考

    对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实施临床师带徒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其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指出只有克服和改正诸如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学进度表不详尽、学生临床时间太少、考核办法不系统、没有相应的培训等不足,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作者:赵耀东;方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拟前列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意愿进行分组,将服用自拟前列通瘀汤的53例患者设为中药组,服用西药的43例患者设为西药组,治疗2个月后,采用NIH-CPSI症状评分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中药组痊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68%;西药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0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前列通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标本兼治,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德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动静与组方动静主次问题,肾与肝、心、脾的关系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证候本质,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理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6方面入手就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重在辨治思路的确立。

    作者:李步满;卢世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DHS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DHS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与对照组(DHS内固定)各30例,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6-2009年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死亡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为推进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某三甲中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从中摘录死亡患者,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结果:2006-2009年该院死亡患者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老年组病死率高于中青年组,前三位死亡病种依次为呼吸衰竭、脑出血和循环衰竭。结论:应根据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特征和死因顺位加强重点疾病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水平,做好预防保健知识的健康宣传,以促进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杨丽萍;邓强;杨宏武;刘庆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中医证素分布主要为痰湿、血瘀、阴虚、阳亢、气滞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正常高值血压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

    作者:王晓媛;李浩;刘龙涛;张蕊;李晓;王金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的疗效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北京等地区5所高校1000名在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毕业班月经失调及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经期前及月经后服用复方阿胶浆6天为1个周期,比较服用1个周期和服用2个周期的疗效情况,以及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服用复发阿胶浆1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达72.1%,服用2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达92.2%,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疗效明显提高(P<0.05)。580名偏寒性体质的女大学生服用阿胶浆后的疗效达90.5%,234名偏热性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达92.7%,186名平和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达96.8%,不同体质类型女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对于改善经期常见不适症状等有较好效果;同时,复方阿胶浆总体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顾建军;王令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骨折愈合中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消肿止痛合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取5~6周龄SD大鼠30只,制作股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每12小时予消肿止痛合剂16 mL/(kg·d),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分别在骨折后第2、4、7、10、21天每组各处死3只大鼠,取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痂,观察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折修复中不同时期软骨细胞变化及骨痂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在2组动物骨折后第4天开始出现差异,第10天差异大,第21天差异缩小,实验组中VEGF的表达信号强于对照组。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及骨性骨痂中均有VEGF表达,表明VEGF参与骨折愈合,消肿止痛合剂能提高VEGF的表达,利于骨折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平凉地区名老中医秦敬修学术经验之脉诊阴阳说

    对平凉地区崇信县已故知名中医秦敬修生前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并以其脉诊阴阳学说为研究核心,挖掘其学术经验,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学术经验。

    作者:苗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药味加减的辅行诀药证初探

    对《辅行诀》30味加减药的药证进行归纳和比较后发现,其中28味药的药证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符;地榆在《伤寒杂病论》中未见,其药证与《神农本草经》同;而山萸肉的药证在《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均未见论及。因此,从药证的角度看,《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间的有着高度同源性。

    作者:袁仁智;李盛华;吕有强;潘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

    探讨“久病入络”与“温邪入络”的关系,指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中亦蕴含着“久病入络”的理论,温邪亦可入络,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络脉病变,故温邪入经是认识和治疗外感温热病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柴守范;赵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生对中成药种类熟悉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我校医学生对中成药种类的熟悉情况,为中成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为标准,对我校临床专业1000名学生进行中成药种类熟悉情况调查。结果:回收合格问卷980份,60%~70%以上的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同时,熟悉频率高的前10种中成药为感冒类、止咳类中成药制剂,以及药名易记的中成药制剂等。结论:我校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需加强中成药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作者:杜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严重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治疗组56例,2组均给予莫沙比利口服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吴茱萸加粗盐热敷腹部、神阙穴,5天后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改善情况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能更早改善,总改善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吴茱萸热敷腹部、神阙穴能有效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帅;李娟;季清娜;杨长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体征、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ASDAI、BASFI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活动度以及ESR、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易竞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安坤种子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目的:建立安坤种子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用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对安坤种子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安坤种子丸对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通过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结论:安坤种子丸对细菌的计数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 mL/皿)进行测定,霉菌、酵母菌可采用常规法测定,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的检验。该方法用于安坤种子丸的质量控制有效可行。

    作者:张小华;何晓英;刘效栓;胡君茹;马琴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