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实施临床师带徒的思考

赵耀东;方晓丽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 临床师带徒, 本科生
摘要:对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实施临床师带徒过程进行思考,分析其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指出只有克服和改正诸如教学大纲不完善、教学进度表不详尽、学生临床时间太少、考核办法不系统、没有相应的培训等不足,才能使之更好地为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漏斗胸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19例

    目的:探讨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例漏斗胸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加强营养,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呼吸道管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满意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半年未出现钢板移位。结论:漏斗胸患者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少兰;范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孙思邈《千金要方》内服膏方特色初探

    以相关医籍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千金要方》中内服膏方的基本概况、配伍方法、制用规律及相关理论,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探讨其特色及应用。

    作者:辛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知柏地黄丸对性早熟模型大鼠FSH、T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对雌性真性性早熟大鼠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HS)、性腺分泌的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6日龄雌性SPF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方法诱发建立性早熟动物模型,分别用放免法测定血清FSH、T水平。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知柏地黄丸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FSH及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可降低性早熟大鼠血清FSH,T水平;小剂量组与大、中剂量组血清FSH,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知柏地黄丸调节性早熟大鼠血清FSH,T水平存在量效关系。结论:知柏地黄丸可抑制NMDA诱发雌性大鼠性早熟的发生及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FSH,T水平的表达。推测知柏地黄丸对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调节作用。

    作者:吴丽萍;李玉霞;尚菁;吕晓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体征、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ASDAI、BASFI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活动度以及ESR、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易竞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种非水溶性供试品溶剂对抑菌试验效果的影响

    目的:考察吐温-80、二甲基亚砜(DMSO)、1,2-丙二醇3种非水溶性物质溶剂,在抑菌试验中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时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用琼脂扩散法测定3种溶剂的抑菌作用。结果:DMSO与水混合的不同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菌作用,在抑菌试验中可用于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而吐温-80和1,2-丙二醇对抑菌效果有干扰。结论:在考察非水溶性供试品的抑菌活性时,DMSO对抑菌结果无干扰,可作为适宜的溶剂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

    作者:胡君茹;姜华;李喜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8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PV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压缩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压缩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12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降低VAS评分,恢复一定的椎体高度。

    作者:陈迪坤;徐展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密集型针刺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密集型针刺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枕下三角区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手法治疗,治疗组以密集型针刺联合手法治疗。2组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经ridit检验,2组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型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作者:张洪涛;袁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动静与组方动静主次问题,肾与肝、心、脾的关系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体现,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与证候本质,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肾虚血瘀理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从痰论治更年期综合征备受重视6方面入手就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指出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重在辨治思路的确立。

    作者:李步满;卢世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药文化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探讨

    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优势,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技巧在人群中普及,以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把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结合起来。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敦煌葆元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敦煌葆元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以了解敦煌葆元膏补肾功能的生理基础点。方法:将40只慢性疲劳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高(4.2 g/kg)、中(1.4 g/kg)、低(0.7 g/kg)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各10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0只,灌胃1周后大鼠股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五羟色胺(5-HT)以及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敦煌葆元膏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RH、5-HT以及Cort.含量较高,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含量较低。结论:敦煌葆元膏可能通过调节HPA中相关激素含量水平,激发其生理功能,从而发挥补肾的药理作用。

    作者:朱建坤;温晓辉;梁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脂肪性肝病超声图像变化比较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脂肪性肝病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变化情况。方法:对199例门诊脂肪性肝病患者采取中药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对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变化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2.08%。结论:山楂降脂丸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监测脂肪性肝病及其变化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的优点。

    作者:黄俊敏;曹安民;刘俊兰;王彦人;郑淑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骨折愈合中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消肿止痛合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取5~6周龄SD大鼠30只,制作股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每12小时予消肿止痛合剂16 mL/(kg·d),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分别在骨折后第2、4、7、10、21天每组各处死3只大鼠,取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痂,观察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情况,通过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折修复中不同时期软骨细胞变化及骨痂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的表达在2组动物骨折后第4天开始出现差异,第10天差异大,第21天差异缩小,实验组中VEGF的表达信号强于对照组。结论: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及骨性骨痂中均有VEGF表达,表明VEGF参与骨折愈合,消肿止痛合剂能提高VEGF的表达,利于骨折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平凉地区名老中医秦敬修学术经验之脉诊阴阳说

    对平凉地区崇信县已故知名中医秦敬修生前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等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并以其脉诊阴阳学说为研究核心,挖掘其学术经验,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学术经验。

    作者:苗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预防围手术期低体温的研究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对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临床骨外科开胸、腹手术患者(不包括腔镜)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按中医护理与预防低体温措施组成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优化流程进行,对照组按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体温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麻醉时及术中、术后30分钟、术后1小时体温有明显差异(P<0.05);且术后相关指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优化方案能降低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并明显改善术后相关指标。

    作者:张丽平;马郑萍;唐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现代文献中足三里在腹部术后的应用情况

    目的:明确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治疗目标,评价术后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评价1989-2012年间发表的术后开展足三里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的20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足三里在术后应用的主要作用靶点为胃肠道,足三里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为零。结论:通过系统评价发现纳入的20篇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安全性高,主要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由于目前的研究不规范,所获证据强度低,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针刺足三里的有效性。

    作者:张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救治岷县地震重型脑挫裂伤1例

    通过分析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地震中1例严重脑挫裂伤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认为中西医结合救治地震重型脑挫裂伤,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弥补了单纯西医或中医救治的不足,为中医救治危重病症提供参考。

    作者:刘喜平;刘倍吟;刘健;王小兵;刘东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剪藤打尖法对甘肃白条党产量及质控参数的影响

    目的:以党参产量及质控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甘肃白条党参种植过程中人工剪藤打尖法对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党参生长茂盛期剪去地上藤茎顶端20~30 cm(1~2次),抑制其藤蔓生长,减少养分过分消耗,改善光照条件,维持地下根与地上茎叶的生长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根的生长。以丈量法测量其根粗与长,重量法计算产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党参质量标准及党参的活性成分党参炔苷为重点考察其质量。结果: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根鲜样平均直径( cm)增粗26%、长度(cm)增长21%,单位面积的增产幅度达到25%~35%,且对党参质量质控参数影响甚微。结论:人工剪藤打尖法能使甘肃白条党单位面积的产量平均提高30%,生产的党参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规定,有利于当地党参药材产业发展,可为提高甘肃白条党参的产量与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作者:孙渭平;陈玉武;张夙萍;雷春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欢迎订阅《西部中医药》2014年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频拔罐耳压配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频、拔罐、耳压与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中频、拔罐、耳压等综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体重指数、腹部皮脂厚度及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为86.7%,综合治疗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量、BMI及腹壁皮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起效较快,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拔罐、耳压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单纯性肥胖无痛、舒适,临床疗效与单纯针刺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尚亚婷;蒋花;徐彦龙;孙其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生对中成药种类熟悉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我校医学生对中成药种类的熟悉情况,为中成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为标准,对我校临床专业1000名学生进行中成药种类熟悉情况调查。结果:回收合格问卷980份,60%~70%以上的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同时,熟悉频率高的前10种中成药为感冒类、止咳类中成药制剂,以及药名易记的中成药制剂等。结论:我校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需加强中成药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作者:杜发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