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农;张娅茹;张博;柳文红
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大肠癌转移的相关研究,就中医对大肠癌转移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
作者:窦丽萍;钟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治疗组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2 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9 例,有效9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7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64.52%.治疗组和对照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切,简单易行.
作者:闻永;王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青黛平溃汤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1剂/d,早晚分服.2 组均以连续服药7天为1 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26.67%,对照组为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20.00%.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黛平溃汤对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金绍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例、对照组42 例.2 组均给予放疗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参芎葡萄糖静脉滴注.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存率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奥康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及其对BCL-2 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株MCF-7,采用MTT 法检测乳奥康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乳腺癌细胞MCF-7 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奥康对乳腺癌细胞BCL-2 表达的影响.结果:MTT 结果显示,乳奥康具有对MCF-7细胞抑制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和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MCF-7 细胞经乳奥康作用,BCL-2 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乳奥康对乳腺癌细胞MCF-7 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BCL-2 的表达,从而启动炎症抑制相关机制,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了近年来风药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认为风药味辛、性轻,善升散窜透,畅气活血,疏肝调肝,对肝胆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临床在肝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风药提供参考.
作者:彭宁静;黄文强;何利黎;吕德;金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轻瘫综合征(Gastro paresis syndrome,PG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PGS 患者给予包括心理、中药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对PGS患者采取心理、中药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疗程,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俊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纹党与白条党的鉴定学特征.方法:应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来研究纹党与白条党的鉴定学特性.结果:文县栽培品纹党与渭源县栽培品白条党在鉴定学方面有区别,特别是显微方面差别较大.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GAP、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继锋;罗文蓉;杨扶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PBL在<中医诊断学>课堂中运用的优劣性,指出该法教学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中医诊断学>的所有章节,尤其不适合在四诊部分运用,且该法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教学方法,只能在部分授课环节中选择应用.
作者:万生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提供合格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文献考查,原植物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对肉苁蓉及其混淆品种、代用品种进行形态学鉴别.结果:兰州肉苁蓉与其他混淆品种在原植物形态方面与药典规定品种肉苁蓉均有差异.结论:兰州肉苁蓉与肉苁蓉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可以作为代用品种;多蕊蛇菰与肉苁蓉属于不同品种,不可当做肉苁蓉入药.
作者:顾秀琰;王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09 例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手术前后,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术前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训练;术后做好各项生命指征的监测及恰当处理.结果:1 例房、室间隔缺损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患儿,因术后心脏复跳延迟,心肌收缩无力,经抢救5 小时无效死亡,其余108 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
作者:杨喜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Fibroscan)及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 例和对照组75 例,2 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以疏肝健脾化瘀法所拟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肝硬度值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度值及其症状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中景;罗玮敏;顾义海;孙晓慧;于朝霞;宋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芪归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色谱柱法对制剂中黄芪、当归的主要成份进行定量鉴别,对党参、大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色谱柱法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量在0.4212~2.1060 μg范围内,阿魏酸在0.0864~0.4323 μg 范围内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信,可作为芪归参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忠全;许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给予美托洛尔6.25 mg,2 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 袋/次,3 次/d,口服.2 组均以治疗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以及PR 间期、QRS 波时限、QTc 间期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46.67%,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 间期、QRS 波时限、QTc 间期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佘春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九子生精汤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口服九子生精汤,1剂/d;对照组口服五子衍宗丸,6 g/ 次,2 次/d.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并于治疗前后对2 组患者进行精液参数及疗效观察.治疗组1 例失访,对照组2 例失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受孕率7.69%;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受孕率2.6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均能提高精液质量,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九子生精汤治疗肾精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有确切疗效,能有效改善精子质量,且安全性好.
作者:余光菊;谭华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黄汤对Ⅲ期压疮的疗效,寻找Ⅲ期压疮的优化治疗策略.方法:将69 例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2 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观察组35例创面使用三黄汤湿敷后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34 例创面用庆大霉素湿敷后红外线照射.结果:观察组压疮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汤为主治疗Ⅲ期压疮效果满意,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高锦霞;王巧霞;曹爱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2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药配合手法组与西药组各60 例,观察2 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根据关节疼痛指数、活动度以及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实验室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物配合手法组与西药组相比,患者病情改善更明显,Ⅰ级、Ⅱ级患者增多,Ⅲ级、Ⅳ级患者减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3%,2 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配合手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马建辉;雷学峰;吕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 例.2 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同时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和抚触治疗,2 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0.1 包/ 次,3 次/d,温水冲服;思密达1.0 g,以10%葡萄糖注射液15 mL 调匀后喂服,3 次/d.2 组均以治疗7 天为1 个疗程,直至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下降至119.7 μmol/L以下停止上述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72.00%,对照组为58.00%;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对照组为84.00%.2 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治愈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安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黄色瘤(脂质岛)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2012年胃黏膜活检资料,并对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黄色瘤的30 例病例进行病理分析.结果:3 293 例胃黏膜活检患者中胃黄色瘤检出30例,检出率为0.9%,病变位于胃窦部20例(66.7%);伴发浅表性胃炎2例(6.7%),萎缩性胃炎者28例(93.3%),伴发肠上皮化生者7例(23.3%),幽门螺杆菌阳性者4 例(13.3%),非典型增生者5例(16.7%).结论:胃黄色瘤好发于老年人,可能是年龄增长、慢性炎症刺激、萎缩、原发或继发性血脂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胃黏膜的炎症可能起主要作用.
作者:骆元斌;顾立萍;黄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典型病例入手介绍吴克明教授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减肥后闭经的临床经验,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敖荣娜;罗娟;李晶晶;吴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