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喜梅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1 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肤损害、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占总例数的82.92%,频数居前3 位的占70.73%,频数居前3 位的5 种药品的金额占13 种中药注射液金额的63.20%,60 岁以上患者占41.46%.结论: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与药品的金额、药品质量、患者年龄、个人因素、临床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和相关指南规定合理使用,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蒋英蓝;曾敬怀;李荣;姚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提供合格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文献考查,原植物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对肉苁蓉及其混淆品种、代用品种进行形态学鉴别.结果:兰州肉苁蓉与其他混淆品种在原植物形态方面与药典规定品种肉苁蓉均有差异.结论:兰州肉苁蓉与肉苁蓉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可以作为代用品种;多蕊蛇菰与肉苁蓉属于不同品种,不可当做肉苁蓉入药.
作者:顾秀琰;王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09 例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手术前后,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术前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训练;术后做好各项生命指征的监测及恰当处理.结果:1 例房、室间隔缺损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患儿,因术后心脏复跳延迟,心肌收缩无力,经抢救5 小时无效死亡,其余108 例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高质量的护理是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
作者:杨喜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藏医方剂的配伍规律入手,深入探讨藏医方剂的组成、方剂剂型、功效特点等,并对藏药学基础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新型藏医方剂与配伍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
作者:邱建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以典型病例为例,介绍名老中医刘吉善运用<脾胃论>中的清暑益气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暑病的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安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纹党与白条党的鉴定学特征.方法:应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方法来研究纹党与白条党的鉴定学特性.结果:文县栽培品纹党与渭源县栽培品白条党在鉴定学方面有区别,特别是显微方面差别较大.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GAP、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继锋;罗文蓉;杨扶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轻瘫综合征(Gastro paresis syndrome,PG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PGS 患者给予包括心理、中药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方面的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对PGS患者采取心理、中药和肠内肠外营养等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疗程,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俊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片1.0 g,3次/d,口服;甲基强的松龙60~80 mg,1次/d 静脉滴注,另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固本益肠片,4 片/ 次,3 次/d,口服;治疗1 个月后,观察2 组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 反应蛋白(CRP)、IL-10 水平.结果:固本益肠片联合美沙拉嗪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8.2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固本益肠片能提高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能减少结肠炎性反应水平.
作者:武颜荣;阚存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青黛平溃汤治疗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内服,1剂/d,早晚分服.2 组均以连续服药7天为1 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26.67%,对照组为3.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20.00%.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黛平溃汤对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金绍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国际教育需求进行梳理、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中医药国际教育发展策略,为进一步稳固周边国家和地区生源,逐步开发高层次教育市场提供参考.
作者:聂静怡;应森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基层中医医院人员、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及设备等状况的阐述,分析新医改背景下基层中医医院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破解制约基层中医医院发展瓶颈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杜维成;王志刚;高丽;朱宏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黄凝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血清白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00%油酸于大鼠右耳廓皮内连续涂抹3 周制造实验大鼠耳廓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正常组不涂抹任何药物,三黄凝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大鼠右耳廓造模处涂抹不同剂量的三黄凝胶,阳性组涂抹0.025%维A 酸乳膏,连续治疗2 周后,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α、TNF-α 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L-1α、TNF-α 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低、中剂量组与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阳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和减少IL-1α、TNF-α 的产生有关.
作者:王思农;张娅茹;张博;柳文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康莱特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康莱特组和对照组.康莱特组采用TC方案(紫杉醇+ 卡铂)化疗联合康莱特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TC 方案化疗,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血清CA125正常化比率.结果:康莱特组有效率为42.4%,疾病控制率75.8%;对照组有效率为40.6%,疾病控制率62.5%.康莱特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莱特组在总体健康评分、卵巢癌V28 评分、部分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康莱特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疲乏、肌肉关节疼痛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康莱特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化疗有效率高,化疗相关毒副反应轻,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晶;刘小军;赵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1 例肯尼迪病(kennedy disease,KD)患者的治疗,认为针灸治疗肯尼迪病有一定优势,可以改善患者肌无力状况,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许建军;张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巴戟天肉、制巴戟天、盐巴戟天、酒巴戟天等巴戟天炮制品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巴戟天经过炮制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适应证均发生了改变,以促进巴戟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黄清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干预大肠癌转移的相关研究,就中医对大肠癌转移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
作者:窦丽萍;钟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PBL在<中医诊断学>课堂中运用的优劣性,指出该法教学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显著.但并非适用于<中医诊断学>的所有章节,尤其不适合在四诊部分运用,且该法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教学方法,只能在部分授课环节中选择应用.
作者:万生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典型病例入手介绍吴克明教授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减肥后闭经的临床经验,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敖荣娜;罗娟;李晶晶;吴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蛭龙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和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45 mg/kg 的方法制备DN 模型,分别以不同药物对模型鼠进行灌胃,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HA、LN、PC-Ⅲ和Ⅳ-C 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蛭龙胶囊组大鼠血清HA、LN、PC-Ⅲ和Ⅳ-C降低,肾小球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蛭龙胶囊能明显减轻DN 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徐家玥;许筠;张茹;李彩东;翟晓丽;苏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给予美托洛尔6.25 mg,2 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 袋/次,3 次/d,口服.2 组均以治疗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以及PR 间期、QRS 波时限、QTc 间期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46.67%,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 间期、QRS 波时限、QTc 间期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佘春桥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