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压丸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高喜红;刘小玲;倪亚莉;王琰;安锦霞

关键词:输卵管积水, 耳穴压丸, 冻融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冷冻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处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3例冷冻胚胎移植并伴有输卵管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贴丸组(A组)38例,输卵管积水抽吸组(B组)37例,输卵管积水未处理组(C组)3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A型分布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早期流产率与移植取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抽吸配合耳穴贴丸方案处理输卵管积水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IVF结局.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30例

    目的:观察蠲痹汤结合熏蒸、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72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8髋)与对照组30例(34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arri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Harris评分.

    作者:郭宸豪;刘又文;张晓东;朱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颈痛舒贴膏中人参皂苷Rg1、Rb1以及龙血素A、B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颈痛舒贴膏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血素A、龙血素B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00 mm× 4.6 mm,5μ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测量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34∶66),体积流量为1.2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80 nm测量龙血素A、龙血素B的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血素A、龙血素B线性范围分别为0.286~1.43、0.097~0.485、0.019 52~0.146 4、0.015 04~0.112 8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2%、96.72%、99.95%、96.53%,RSD分别为1.74%、1.88%、1.09%、0.77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颈痛舒贴膏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血素A、龙血素B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晓飞;刘善新;王平;刘青;江波;苏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46例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奥硝唑,1.0g/次,2次/d,温开水冲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康妇炎胶囊3粒,3次/d.2组均以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28.26%,对照组为6.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63.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观察组为86.96%,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积液消失率观察组为65.22%,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卢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治疗原发性痛经方证与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据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证与核心药物当归的配伍规律.方法:对CNKI收录的1956-2014年公开发表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方剂、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涉及相关方剂予以清洗并建立方剂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对筛选出的222个方剂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核心药物当归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参与分析的方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7种证型,2 36味药物,以当归的使用频次高.核心药物当归首选与止痛、行气、散瘀类药物配伍;与补益类药物配伍时,往往气血兼顾,同时要相应增强行气、活血、散瘀类药物;与散瘀类药物配伍时,却极少配伍补益类药物;与温通类药物配伍时,常常反佐牡丹皮凉血散瘀.结论:当归既有补血活血之功,又有温经止痛之效.由于痛经的首务在于止痛,故止痛、行气、散瘀类药物为其配伍首选,酌情辅以补益类药物.

    作者:潘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相关抑制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NAIP)、存活素(Survivin)在ASCI后的表达和脊髓损伤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相关蛋白表达的重要意义.方法:取SD大鼠50只制作急性脊髓夹压伤动物模型,损伤后1、3、7天于损伤节段脊髓组织取材,NAIP、Survivin免疫组化染色,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观察急性脊髓损伤与NAIP、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脊髓内NAIP、Survivin有微弱的表达,损伤后1、3、7天脊髓灰质、白质及室管膜细胞内均有阳性表达.NAIP的表达1D时显著(P<0.05),表达强弱的顺序是:1天>3天>7天(P=0.202).Survivin的表达3D时显著(P<0.05),表达强弱的顺序是:3天>7天(P=0.011) >1天(P=0.015).结论:哺乳类动物急性脊髓损伤后启动了以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表达为特征的自我保护与修复机制,且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表达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赵道洲;张绍文;周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研究

    目的:分析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采用Delphi法进行指标筛选和确定指标权重,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现状和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真正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效果.

    作者:徐霞;郑慧;马真琴;乔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左右侧卧位各实施手法1次,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的变化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9.36%,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关节突关节骨折、腰痛加重等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纳差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柳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女性急迫性尿失禁30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女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进行盆底肌训练,B组口服托特罗定,C组中药穴位贴敷,3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平均尿失禁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女性急迫性尿失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斌;郑典宝;荆志涛;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32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1.3%.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佳矫正视力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视野缺损有所降低,但是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位潜伏期治疗后2组均明显缩短(P<0.05),而波幅明显增强(P<0.05);电位潜伏期、波幅值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改善视力,保护视功能,其作用的发挥与改善诱发电位有关.

    作者:穆云霞;吴宇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应用

    运用医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分析总结零库存管理与过去传统药品管理的优劣,探讨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对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认识,分析当前应用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宋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用药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适合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原发病类型及临床用药规律,并了解文献的类型、数量,评估其质量.方法: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中医药”“心律失常”“益气养阴”及相关词汇如“房颤”“补气养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为主题词,检索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250篇,归纳统计益气养阴法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分布、原发病类型的分布及用药情况.结果: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类型有室早(57.68%)、房早(16.58%)、房颤(9.9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3%)、窦性心动过速(2.52%);常见的原发病有冠心病(47.67%)、高血压性心脏病(1 3.18%)、病毒性心肌炎(1 0.63%)、肺源性心脏病(5.62%)、风湿性心脏病(5.42%);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主要有稳心颗粒(63.41%)和参松养阴胶囊(24.39%).临床常用补气药如党参、炙甘草、黄芪;养阴药如麦冬、五味子、黄精;活血药如丹参、三七、川芎;养心镇静安神药如琥珀、酸枣仁;抗心律失常中药如甘松、苦参为主;除此之外还可配伍理气健脾、清热除烦、活血补血之品.结论: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室早,治疗上当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安神,以脏腑整体观念为辨治特色.

    作者:曲畅;唐靖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院文化建设与意义

    就医院文化的概念、中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应用、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顾洋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糙叶败酱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并遴选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糙叶败酱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2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0.010~0.080 mg/mL (r2=0.999 1)和0.010~0.060 mg/mL (r2=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60%和2.12%,蒽酮硫酸法测得值高于苯酚硫酸法;但相比较而言,苯酚硫酸法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结果更为合理准确.结论: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硫酸法.

    作者:马趣环;石晓峰;王新娣;王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结果: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95.23%、95.23%、4.76%,对照组分别为76.19%、83.33%、23.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密度都有所增加(P<0.05),但观察组骨密度增加幅度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醒脑开窍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李辉;韩宝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6位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46例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2006年至今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总结共46篇,从药物性味、归经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篇文献中共提及中药271味,使用频次1 860次;所用药物中补益类药物使用频率为24.89%、理气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05%、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频率为7.26%、利水渗湿类使用频率为10.16%、其余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2.64%.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以脾、肾、肝、胃、肺经为主.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用药规律体现出攻补兼施的治则,以补益、利水、理气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作者:高毅;余海艳;舒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葛仙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33例

    目的:观察葛仙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ial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给予陕西名中医王明怀经验方葛仙汤治疗,1剂/d,水煎分服.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尼莫地平,20mg/次,3次/d,口服;西比灵,5mg/次,1次/d,每日晚服用.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颈围制动和颈椎牵引,避免肩颈部活动.2组均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眩晕症状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phase velocity,Vs)及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tic phase velocity,Vd)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葛仙汤治疗CSA所致CV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于继岗;王明怀;林强;李向阳;刘东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苦马豆素对胃癌细胞中pten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对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处理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用RT-qPCR法检测pten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均能抑制细胞增殖,1.00 mg/mL的苦马豆素可明显诱导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达到了40.94%和43.21%;RT-qPCR法检测显示pten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发凋亡,其原因可能与上调pten和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宏伟;程小丽;许雅清;邱家权;李海龙;吴玉泓;徐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的组织管理效应

    目的:调查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综合医院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效应.方法: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推广应用,并设置对照科室.每3个月对推广科室及对照科室医护人员和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结果:推广科室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总门诊量,住院患者人数,医护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及接受程度、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患者的认知及接受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科室.结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在综合医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组织和管理方法过程中发挥了导向作用.

    作者:付雪梅;邹玉珍;曹旭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有效途径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尽快和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功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者:董震;徐文;刘颖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