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与维护

叶萍;胡昭宇;赵德军;张碧霞;鲁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仪器和设备, 设备失效
摘要:东芝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我院两年多的使用过程中,虽然有专人对仪器进行管理,但仍出现了一些故障现象,经过我们认真排查及相应处理,故障现象得以排除,仪器运转正常,现将仪器故障现象排除及维护经验作简见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病患者家庭照顾者支持系统的建立

    当今,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及跌倒、骨折致残的发病人数增加,这些慢性病的康复和护理是个长期任务.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家中继续接受治疗和照顾,他们的康复训练,主要依赖于家庭中的照顾来完成.

    作者:姚爱丽;张娟;张传坤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2 ml注射器用于引流管的连接体会

    近几年,临床上对于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常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腹水的方法定时定量放胸腹水.既方便又能减轻每次穿刺的痛苦.但中心静脉导管的开口与引流袋的接头不配套,不能直接衔接.自2006-01以来,我们采用注射器进行连接,不但取材方便、经济,且制作简单,效果又满意.希望大家借鉴.

    作者:王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58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我科自2003年以来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34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58例,发病率达24.8%,现就其原因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邓金莲;罗碧华;王美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护理探讨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护理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而带来终生的遗憾[1].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并通过预防性的评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手术室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史云;张素红;许力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误吸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误吸引起吸人性肺炎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护理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吸人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03%,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48.1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26.83,P

    作者:王翠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消旋卡多曲.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77.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对患儿的恢复有明显效果,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胡茗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海洛因中毒致慢性脑病2例分析

    本院收住海洛因中毒性慢性脑病2例,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17岁,个体户,因四肢乏力伴走路不稳1周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四肢乏力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手持东西不稳和行走困难并伴有口齿不清.入院时查体:T 36.2 C,P 80次/min,R 20次/min,HR 8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神志不清,吐词不清,语言不流畅,认知功能正常,颈软,左上肌力Ⅱ级,右下肌Ⅳ级.四肢肌张力偏高,生理反射活跃,双侧Hoffman(+),双侧巴氏征(+),无感觉障碍.

    作者:马兰;吴慧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重度妊高征64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重度妊高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重度妊高征的孕妇产前及产后进行了严密的观察,细心的护理和耐心的健康教育.结果:64例重度妊高征中自然分娩11例,胎吸助产5例,剖宫产术48例,均母子平安.结论:治疗中认真观察、及时报告处理和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作者:黄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22G套管针与3M敷贴在神经内科膀胱冲洗中应用39例及护理

    我科2007-10/2008-06共为39例保留导尿患者应用22G套管针留置于双腔导尿管加3M敷贴固定,使得膀胱冲洗衔接紧密,过程密闭,降低了泌尿系统感染,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瑾;孙淑君;朱莉;吴文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抑郁症合并糖尿病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患有抑郁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对5例患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饮食及运功指导.结果:5例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顺利完成胰岛素调节,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抑郁症状得到控制.结论: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是治疗抑郁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爱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在50例MSCTCA患者的检查前、中、后进行了包括多项内容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扫描期间屏气呼吸符合要求,心率稳定在58~67次/min,影像质量能满足要求.2例扫描中心里恐慌、未能屏住气、图像成阶梯状.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结论: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总结和掌握MSCTCA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范芬;李宏;杨美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神经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与风险管理

    我科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更新护士药物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等,减少了用药差错,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后出血致休克11例的急救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所致严重休克在施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时的急救护理.方法:采用11例产后大出血所致严重休克患者行剖腹探查术的回顾性资料,分析总结手术全程的急救护理配合.结果:在积极抢救下除1例因羊水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应争分夺秒、沉着敏锐,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努力提高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潘琴芬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67例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选择6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通过从生理、心理、功能康复、用药等多角度进行全程的系统护理干预.结果:本组6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骨密度,38例骨量减少、29例骨量正常.结论:大限度的缩短了骨折患者的康复进程,有效的预防了骨质疏松引起的再次损伤.

    作者:张宝萍;梁晓芬;杨锦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生的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生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品质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笔者通过多年的带教管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卫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做好干部病房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探讨

    我院干部病房是以收治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内科疾病为主的综合性病房,服务对象均为在职或离退休的企、事业单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老红军、高级知识分子.作为干部病房的护士长,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主要,现将干部病房的特殊性和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媛媛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良好的心理支持和护理,可转变患者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其成为与疾病做斗争的动力.现将笔者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永洁;赵传芳;何为慧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孤肾鹿角型结石患者利用术前护理病例讨论制度,现出强势的专科护理能力.结果: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结论:孤肾鹿角型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手术本身有一定的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得当可以减少手术风险,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丛晓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三腔气囊导尿管在深部窦道冲洗中的应用

    窦道是人体某些深部组织发炎,炎症逐渐向外延伸形成一个狭窄的管道.临床上处理有一定的困难,而因某些因素不能及时手术,创面需常规换药,常规临床上是刮匙或其他器械进窦道内沿着管壁自深而浅变化方向进行搔爬,达到刮除水肿肉芽及腐肉的目的,或用引流条填塞引流,但因有些窦道伤口狭窄、深度深,用常规方法常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我科自2004-10以来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灌洗治疗,有效控制感染扩散,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罗爱春;谢丽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神经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

    静脉输液是神经内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需输入液体的浓度高(如20%甘露醇,10%甘油果糖),以及因输入液体数量多和频率高而需长期使用留置针、静脉反复穿刺等,静脉炎发生率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穿刺的难度,易造成护理纠纷.

    作者:李凤;陈德春;刘春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