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华玲;蒙大平;郭炎荣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三磷酸腺苷二钠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将血浆样品用三氯乙酸处理后再离心处理,采用C18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3:77,其中含四丁基溴化胺4mmol/L),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9nm.结果 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范围为5~100 μg/mL,血浆低检出质量浓度为5 μg/mL.结论 HPLC 法在所选操作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作者:崔凤云;申桂英;任伟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洁肤康洗剂的稳定性,进而预测其有效期.方法 采用初均速法,以黄芩苷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洁肤康洗刺的黄芩苷含量.结果 洁肤康洗剂的稳定性较好,室温下贮存期为3.08年.结论 该试验结果为洁肤康洗剂的质量控制、有效期制订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龙世林;陈雅;徐果;杨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贵州不同产地葛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色谱柱为XDB-C18柱(150mm ×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冰醋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制订了贵州不同产地葛根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 HPLC 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更好地控制葛根药材的内在质量.
作者:陈添福;杨玉琴;张丽艳;钟正灵;张亚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颈安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95:400: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 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0.039 44~0.39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RSD=1.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颈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磊;刘卫红;李昌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伊托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6例FD患者随机分成3组,伊托必利组(A组)51例,伊托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组(B组)50例,复方消化酶组(C组)55例,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行B超胃排空功能检测.结果 A,B,C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4%,94.0%,72.7%,B组较A组和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B组胃动力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3种治疗FD的方法均有效,而伊托必利联用复方消化酶疗效好.
作者:路黎;林光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鞣质含量为指标,对丹皮炭不同炮制方法进行优选.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工艺的炮制品中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丹皮炭炮制的佳工艺条件是250℃、加热5 min.结论 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作者:张虹;丁安伟;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万应胶囊联合全龟胶囊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男性病专科门诊不育症患者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方法采集精液,使用万应胶囊和全龟胶囊联合治疗并观察精液变化.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精子活动率及快速活动率明显提高(P<0.01),临床总有效率达91.4%.结论 万应胶囊联合全龟胶囊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通畅输精管道,提高生精能力及精子活动能力.
作者:卢海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舒必利治疗8周,以阴性症状量表(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ANS和CG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副作用主要为轻度静坐不能、震颤、嗜睡,舒必利组则主要为轻度体重增加和内分泌改变,齐拉西酮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少于舒必利组.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良好疗效,副作用少且安全.
作者:傅灿莉;兰世安;赵天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辅助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术的效果.方法 将5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260例取节育器术前2 h将米索前列醇200μg置阴道后穹隆,对照组263例未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取节育器术中宫颈松弛情况、综合反应程度、取节育器效果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术,可减少痛苦,提高取节育器的成功率,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方法 79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维持糖尿病原治疗方案不变并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疗程为1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血压和全血低切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24 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杏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安全、有效.
作者:宁尚侠;李桃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复方川芎胶囊联合黄芪注射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时72例患者(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均用复方川芎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血糖、血脂、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常规12导联心电图等,用国产DX-753型微循环镜及监示仪检测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的流速、流态及异形微血管的变化.结果 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7.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率为77.8%,心电图改善率达85.2%.结论 复方川芎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赵敏红;卢焰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82例药物性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肝损害的前4位药物依次为中药(30.5%)、抗结核药(15.8%)、精神科用药(12.2%)、化疗药(12.2%),重度肝损害占29.3%,发生肝损害的时间多在用药后3个月内,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黄疸、恶心,治愈好转率为93.9%.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与用药种类、剂量、联合用药、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尽量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朱幸芳;茹仁萍;杜丽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活络除痹贴膏的制备工艺,观察其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 制备活络除痹贴膏,设活络除痹贴膏治疗组和麝香镇痛膏对照组(各60例),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91.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络除痹贴膏贴适性良好,疗效显著,工艺易于普及,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舒祝明;姒学东;谢浩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院在药剂科参与用药管理前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药剂科参与合理用药管理前后医院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用药种类、费用、合理用药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药剂科参与处方用药管理后,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率从3%提高到27%,基本合理用药率从11%提高到64%,药品费用在总住院费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药剂科参与合理用药管理后显著提高了临床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曾道元;杨晓丽;宋建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二磷酸果糖(FDP)致高磷血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为临床合理应用FDP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6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的18例个案和作者所在医院的1例个案,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例患者血磷明显升高,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系统损害.结论 二磷酸果糖可引发高磷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系统损害,老年患者尤应加以关注.
作者:王丽媛;李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天花粉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90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符合天花粉保守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宫颈注射天花粉2.4 mg,给药后复查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B超检查,动态观察血β-HCG下降情况及孕(貴)血供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76例(84.4%).结论 天花粉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具有疗效好、无创伤、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孟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4-2006年南京地区22家医院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通过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回顾分析2004-2006年南京地区22家医院降糖药使用趋势.结果 3年来降糖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用药频率也相应增长,药品价格有所下降,进口和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在市场份额中占绝对优势.结论 临床用药基本合理,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价格适中是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赵萍;车道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 ADR 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集的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4例ADR中,大于60岁患者较多(35.71%);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8.83%),其次为抗肿瘤药(17.53%)和中药制剂(14.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类型为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严重ADR有8例(占5.19%).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发生.
作者:官东秀;俸小平;冯祚臻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BACT/ALERT3D12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仪对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35.19%,初治耐药率为33.93%,初治多重耐药率为4.99%,复治耐药率为45.36%,复治多重耐药率为12.37%,与初治耐药率比较,复治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仪能快速有效检测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蒋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白术挥发油以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筛选指标,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白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4,包舍时间30min,包合温度30℃.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均较高,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葛亮;张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