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鼠海马ABCA1、apoA1的表达和血清TC、HDL含量的影响

滕志朋;王晨;张雄;李昱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姜黄素,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免疫组化,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鼠海马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 proteinA1,ABCA1)和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的表达及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含量的影响.方法:用APP/PS1双转基因鼠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不同浓度姜黄素饲料喂养6个月.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基因鼠的海马组织CA1区ABCA1和apoA1的表达变化.胆固醇酶法比色法检测血清中TC和HDL的含量.结果:经过不同浓度姜黄素饲喂转基因鼠后,其海马组织CA1区ABCA1和apoA1的表达增加(P=o.005和0.003; P=0.025和0.001),且血清中HDL的含量也随之增加,TC的含量逐渐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和0.010;P=0.046和0.002).结论:ABCA1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姜黄素可能是通过增加ABCA1表达和升高apoA1和HDL含量降低胆固醇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对卒中症状的认知及急救意识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对卒中警示症状的认知情况及卒中急救意识.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面对面的方式,对500名于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要求患者报告常见的卒中症状,面对卒中突发症状时选择拨打“120”的比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467名患者完成问卷.其中,72.2%能报告≥1个正确的卒中警示症状,10.7%能报告≥3个正确的卒中警示症状.面对各种卒中突发症状时选择拨打“120”的比例为46.3%~57.8%,仅28.7%面对5个卒中突发症状均选择拨打“120”.均选择拨打“120”与家庭收入(x2=13.803,P=0.003)、自身危险因素(x2=22.200,P=0.000)及对卒中警示症状认知水平(x2=9.060,P=0.028)有关.但即使能报告≥3个卒中警示症状者,也仅44.0%均选择拨打120(95%CI=23.3%~64.7%).结论:神经内科住院的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对卒中警示症状的认知水平较低,急救意识差.

    作者:曹莹莹;王健;张杰;王妮;高攀;杨娟;廖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关系的Meta分析研究

    目的:综合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T102C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和PubMed(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标准收集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疾病组1 717例、对照组2 037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纯合子突变CC型、杂合子突变TC型与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结论: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T102C抑郁症并无明显关联,可能并不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

    作者:周婵娟;钟家菊;李丹;房亮;杨柳;谢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microRNA芯片检测及分析

    目的: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筛选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的microRNA.方法:首先建立SAH后VSMC凋亡模型.然后采用microRNA芯片筛选差异表达microRNA.后采用qRT-PCR方法对筛选出来的microRNA 145进行验证,并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预测其可能的靶基因.结果:通过200 μmol/L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作用24 h,成功建立SAH后VSMC凋亡模型.MTT检测显示200 μmol/L OxyHb组作用24h后吸光度(absorbance,A)值为0.197±0.13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30.233±7.231,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然后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获得差异表达microRNA 22个,其中显著上调的16个,显著下调的6个.其中microRNA 145差异变化大.经qRT-PCR验证,SAH后VSMC中microRNA145异常高表达.预测结果显示,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cl-2/E1B 19 kDa-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为其可能的靶基因.结论:microRNA 145可能是调控SAH后VSMC凋亡的分子靶点.microRNA 145可能通过BNIP3相关信号途径,导致了SAH后VSMC凋亡,诱发并加重了脑血管痉挛.

    作者:李英博;赵香琴;姜英虹;陈笛;王莎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海马神经元无镁致痫性损伤对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无镁人工脑脊液诱发癫痫样放电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所培养的神经元随机分成癫痫组和对照组,癫痫组中的神经元培养至第10天时,经无镁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处理3h建立癫痫样放电模型,对照组中的神经元培养至第10天时,使用正常人工脑脊液处理3h.使用Western blot检测p-CREB和β-actin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磷酸化CREB(p-CREB)和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p-CREB水平在癫痫样放电后2h即较对照组增强且在6h达到高峰,在12h和24 h都维持在增强水平,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癫痫样放电后6h的神经元行免疫荧光检测,其荧光强度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REB水平在海马神经元无镁致痫性损伤后增强,可能在癫痫样放电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周艳;徐平;张骏;雷显泽;徐祖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市某机关单位体检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重庆市某机关单位875人,测量其CAVI、身高、体质量、血压及空腹状态下的血脂和血糖等项目;根据CAVI结果分为AS组102人和非AS组701人,对不同组别的不同人群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S组的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等高于非AS组(P<0.05);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对AS的影响作用大(OR=4.375).结论:AS的发生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危险因素,降低AS的发生率.

    作者:唐兰;罗蓉;王小林;王永红;彭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姜黄素对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3-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SR-B 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10只6月龄的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饲喂组,每组5只.姜黄素饲喂组每天饲喂500 ppm姜黄素,6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SR-B Ⅰ和ABC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饲喂组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表达明显增加(t=-10.805,P=0.000),但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均未见SR-B Ⅰ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提高APPswe/PSEN1 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的表达,而SR-B Ⅰ在神经元中未见表达.

    作者:孙洁芸;李丹;滕志朋;田茗源;张雄;李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数码摄影技术与视觉比色法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数码摄影技术与视觉比色法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方法:排除邻牙外形、色泽、位置异常等干扰因素后筛选30名上中切牙缺损或因颜色异常需行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比色后,A组使用VITA 3D-MASTER比色板比色法选择的颜色制作瓷牙,B组利用在尽量相同的时间及环境下拍摄的数码影像照片制作瓷牙,记录.结果:2种比色方法在切端比色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4),使用数码摄影技术组患者在瓷牙形态、协调性方面患者满意度较视觉比色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单纯使用数码摄影技术在患牙颜色选择上较视觉比色法无明显优势,但可以较好地辅助患牙制作,受一定外因干扰,需结合其他比色方法,临床及科研中应对数码摄影技术的操作环境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便获得更加精准的比色结果.

    作者:黄楠楠;张漪;徐凌;尹东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Th1/Th9/Th17细胞失衡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幼鼠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目的: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幼鼠采用双类似物(Lys262-Ala207)经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后,了解实验幼鼠Th1 /Th17/Th9细胞及产生相关细胞因子的细胞变化情况及其与EAMG幼鼠发病的相关性,探讨其调控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幼年雌性C57BL/6小鼠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经腹腔注射含1.0 mg/kg mAb35的Ringer's液0.2 ml,建立EAMG模型;耐受组在致敏前10d先经鼻黏膜滴入Lys262-Ala207诱导黏膜耐受,再按照模型组方式进行处理;对照组注射不含mAb35的Ringer's缓冲液0.2 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细胞中分别代表Th 1/Th17/Th9细胞功能的CD4+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细胞、CD4+白介素(interleukin,IL)-17+细胞和CD4+ IL-9+细胞的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17、IL-9的水平.结果:(1)MG的临床表现对照组明显轻于模型组和耐受组,而耐受组经双类似物免疫耐受后,其临床症状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2)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IFN-γ+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3)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IL-17+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4)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CD4+ IL-9+细胞含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5)模型组、耐受组和对照组的脾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17、IL-9的水平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模型组分别比耐受组和对照组高(P=0.00),而耐受组也比对照组高(P=0.00).结论:采用Lys262-Ala207对实验幼鼠进行鼻黏膜耐受后不仅能有效的缓解其MG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下调导致实验幼鼠发病的CD4+ IFN-γ+细胞、CD4+IL-17+细胞和CD4+ IL-9+细胞含量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17、IL-9的水平,缓解Th1/Th17/Th9细胞功能失衡现象,从而达到预防和减轻实验幼鼠发病的作用.

    作者:郭丽丽;黄志;吴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狂犬病1例

    近年来被狂犬病毒感染的人数逐渐增多,病情凶险.狂犬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各异,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早期表现的病人少见,误诊率高.尽早诊断,迅速而正确的处理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我院1例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狂犬病患者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因“咽痛3d,胸闷、畏寒、恶心1d”入院.入院时查体:表情痛苦,惊恐貌,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急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20次/min,偶发房性早搏,胸导联V2~V6 ST-T段压低0.05~0.1 mV,肌钙蛋白0.239 ng/ml(<0.03 ng/ml),血常规:白细胞18.96×109个/L[(3.5~9.5)×109个/L],中性比例88.1%.

    作者:李林峻;周建中;吴庆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对23例患者实施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男性9例,女性14例.C4/5节段3例、C5/6节段15例、C6/7节段6例.单节段22例,双节段1例.相应症状均表现为神经根卡压节段性根性疼痛.全麻下患者取俯卧位,在直径6.3 mm经皮内窥镜直视下,采用磨钻去除相应节段上下关节突内侧部分及部分椎板,呈“钥匙孔”样显露,去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减压神经根.记录术前及术后1d、1周、1月、3月、6月、1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末次随访Macnab评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VAS分别为(7.35±1.05)、(2.87±0.84)、(1.85±0.42)、(1.72±0.64)、(1.40±0.75)、(0.75±1.58)、(0.77±1.08)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7例,可1例.结论: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楚磊;陈亮;汪洋;柯珍勇;陈富;程昀;邓忠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侧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1例右侧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并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患者术前相关资料高度提示右侧丘脑胶质瘤,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右侧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患者术后未能行放、化疗,术后2月死亡.结论:丘脑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分罕见,易被误诊为胶质瘤,需通过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通过对该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的分析,提示丘脑淋巴瘤患者自然生存期较短,预后不佳.

    作者:陶武;谢延风;张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将48例肝郁型月经不调的实习女护生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逍遥丸治疗,实验组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以3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1疗程后月经不调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1疗程后2组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焦虑、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除抑郁因子、社交退缩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逍遥丸治疗实习女护生肝郁型月经不调的效果优于单纯逍遥丸治疗.

    作者:陈金金;闫翠环;刘云肖;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跑台训练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Reelin、PI3KCA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跑台运动训练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α亚单位(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isoform,PI3KCA)、Reelin及突触素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及运动训练组.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方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运动训练组于造模后第3天进行16 d的跑台训练(15 m/min,每日30 min).运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对3组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Reelin及PI3KCA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缺血皮质Reelin及突触素蛋白水平.结果:MCAO术后19 d,运动训练组mNSS评分较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缺血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异常变化,细胞体积缩小,核不规则,细胞排列散乱,大量变性;运动训练组海马神经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细胞排列尚整齐.免疫组化显示,运动训练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Reelin及PI3KCA阳性细胞数均高于缺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7±4.03 vs.7.53±2.03,P<0.01;10.27±1.62 vs.5.40±1.84,P<0.01).Western blot检测运动训练组Reelin及突触素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血组较假手术组Reelin及突触素蛋白的表达水平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跑台运动训练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上调脑组织Reelin、PI3KCA及突触素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婉;李光勤;蓝晓芳;曾倩;刘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的三脑室内颅咽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电解质紊乱、尿崩症、内分泌功能紊乱、缄默、体温调节障碍、癫痫等.结论: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为切除三脑室内颅咽管瘤佳入路之一;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良好的围手术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作者:夏海龙;周辉;孙彦龙;王志明;唐寅斌;霍钢;郑履平;杨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功能性下颌偏斜对髁突软骨增殖活动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下颌偏斜对青春期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增殖活动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SD大鼠80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偏斜组40只,偏斜恢复组20只,对照组20只.偏斜组及偏斜恢复组大鼠上前牙黏结冠套模拟功能性下颌偏斜.偏斜恢复组在安放冠套14 d后全部拆除,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偏斜组及对照组分别在7、14、21 d及28 d各取10只与5只大鼠处死,偏斜恢复组在拆除冠套后的第7、14天各取10只大鼠处死.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下颌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t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1)PC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髁突软骨增殖层和浅肥大层.(2)实验第7天时,偏斜组非偏斜侧髁突软骨中、后、外区域PC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中部P=0.022,后部P=0.019,外部P=0.024),偏斜侧髁突软骨后、外区域PC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后部P=0.015,外部P=0.017),实验第14天差异更加显著(非偏斜侧中部P=0.0023,后部P=0.01,外部P=0.0097,偏斜侧后部P=0.0005,外部P=0.006),且差异性一直持续到第28天(非偏斜侧中部P=0.0001,后部P=0.0001,外部P=0.0001,偏斜侧后部P=0.0001,外部P=0.0001).当拆除冠套后,偏斜恢复组两侧髁突软骨PCNA表达的差异逐渐减小,至实验28 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功能性下颌偏斜使青春期大鼠下颌骨双侧髁突软骨发生不对称适应性改建,而进行早期矫治后,双侧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活动逐渐趋于一致.

    作者:王芬芬;张定铭;王华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种类型隐裂纹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牙隐裂纹树脂粘接修复术后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1例患者的95颗发生隐裂的上颌第1磨牙根据隐裂纹类型分为3组,磨除隐裂纹后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比较术后2年不同裂纹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2年定期随访,复合树脂粘接修复成功率单端裂纹组为86.1%,贯通裂纹组为76.7%,混合裂纹组为48.1%,贯通裂纹组与其余两种裂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混合裂纹组和单端裂纹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牙髓保存效果和充填体保存效果两个方面.结论:隐裂牙树脂粘接修复的预后效果与隐裂纹的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刘浩;赵河川;张一;彭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肾壮骨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溶骨性骨转移放疗患者骨相关事件及再次出现骨转移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壮骨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溶骨性骨转移患者放疗后疼痛控制、骨相关性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及再次出现新的骨转移灶时间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29).对照组行骨转移灶放射治疗及双磷酸盐治疗,治疗组在放疗期间服用补肾壮骨类中药.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02,对照组P=0.001).治疗组SRE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6).治疗组患者出现新的骨转移灶的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24.81±1.99)周vs.(19.57±1.61)周,P=0.026].结论:中药补肾壮骨法不能控制放疗及双磷酸盐治疗的止痛效果,但能够降低SREs的发生率,并延长出现新骨转移灶的时间.

    作者:王志光;李新;王三虎;范先基;张定进;王志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lusterin基因沉默对脑胶质瘤U8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簇集蛋白(clusterin,CLU)基因表达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和合成靶向CLU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rin RNA,shRNA)序列(CLU shRNA1,CLU shRNA2),并构建到慢病毒的载体plentilox 3.7,以不针对任何基因的shRNA序列作为对照(对照shRNA).包被能成功表达各种shRNA载体的慢病毒.将慢病毒感染人脑胶质瘤U87细胞,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CLU mRNA表达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证实干扰效果.给予不同放射剂量(2、4、6 Gy)处理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xomide,MTT)法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法检测脑胶质瘤U87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筛选多个凋亡相关信号分子的改变.结果:靶向CLU基因的shRNA特异性地抑制了CLU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干扰组细胞在不同放射剂量下的脑胶质瘤实验U87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Gy时,对照shRNA vs.CLU shRNA1:P=0.000,对照shRNA vs.CLU shRNA2:P=0.003;6 Gy时,对照shRNA vs.CLU shRNA1:P=0.000,对照shRNA vs.CLU shRNA2:P=0.000).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法检测结果表明:4 Gy放疗后2个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高达(35.54±0.95)%,较对照组高2倍多,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shRNA vs.CLU shRNA1:P=0.000;对照shRNA vs.CLU shRNA2:P=0.000).Western blot法发现CLU沉默可以显著上调促凋亡分子Bax蛋白水平.结论:CLU基因沉默可能通过调控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脑胶质瘤U87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有望成为增加脑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新靶点.

    作者:张蕴蕴;周伟;孙卯;黄锣;陈晓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PZ诱导精神分裂症样模型小鼠海马脱髓鞘改变与行为学变化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的精神分裂症样模型小鼠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改变及其与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19只雄性6周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用含0.2%(质量分数百分比,w/w)CPZ的混合鼠饲料饲喂6周,建立精神分裂症样小鼠模型;对照组用标准鼠饲料饲喂6周.运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转棒实验和探孔实验测试行为学改变;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化染色及透射电镜定性观察髓鞘结构变化;体视学方法测量并计算海马总体积及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统计学方法分析行为学改变与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存在异常的焦虑行为(P=0.018)及空间认知能力障碍(P=0.037),但运动能力(P=0.443)、探索习性(P=-0.306)及学习记忆能力未见受损(P=0.462);MBP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海马区域免疫阳性染色变浅;透射电镜定性观察发现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脱髓鞘改变;体视学定量测定发现,实验组小鼠海马总体积未发生显著性改变(P=0.955),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减小(P=0.009);统计学相关分析发现,闭臂路程百分比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呈正相关(rs=0.83,P=0.003),开臂路程百分比和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呈负相关(rs=-0.65,P=0.043).结论:进一步证实CPZ模型小鼠可以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样症状的行为学改变及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脱髓鞘改变,并且发现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体积和行为学表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芸;李永德;彭超;程国华;陈林;卢伟;孔吉明;肖岚;唐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芍药苷对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SOD、Nrf2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mxide dismutase,SOD)、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各时间点的表达情况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在3、6、12、24、48、7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0D活性,RT-PCR、Western blot技术测定Nrf2 mRNA、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Nrf2的表达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给予PF(20 mg/kg)能使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SOD活性有所升高,Nrf2的表达持续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能通过提高机体消除自由基能力和增加Nrf2表达来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作用,从而对缺血性脑组织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何锦悦;饶梦琳;唐蜜;董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