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我院2007~2008年实习大中专学生六步洗手法掌握情况的调查浅析

何天兰

关键词:六步洗手法, 调查分析, 大中专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中专学生对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情况,找出医学教学同临床应用之间的差距,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保护患者和自己.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观看学生洗手方法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有158名大中专学生对此法听说过但不清楚,20名大中专学生不知道,只有22名大中专学生能正确操作,但不经常使用.结论 改进教学方法,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势在必行.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活动-操作的教学设计

    好的课程需要好的教学设计来匹配.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们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实施活动-操作的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作者:陈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强化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是摆在口腔专业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结合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实际需求情况,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探索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4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与尝试,旨在强化口腔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作者:杜凤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儿科皮肤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体会

    针对儿科皮肤病的特点,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以突出重点,激发学生兴趣.临床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见习示教和生产实习两部分,通过系统性小讲座、诱导式提问和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讲解,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谭琦;王华;欧阳莹;肖异珠;李咏梅;罗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主学习的内涵及必备要素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因而具有自主性.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Zimmerman教授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的总结,归纳出自主学习的3个特征,并提出了系统的自主学习研究框架.现以此为依据,归纳出6个自主学习的必备要素,3个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季春元;周顺祥;田维珍;袁先雄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凹凸棒粉凝胶剂治疗小鼠急性腹泻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并评价凹凸棒粉(坡缕石,attapulgite)凝胶剂对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给各组小鼠灌胃蓖麻油或番泻叶水煎液0.5 ml,30 min后,分别给予其生理盐水(NS)、思密达、凹凸棒粉甲壳素凝胶剂、凹凸棒粉琼脂凝胶剂、凹凸棒粉阿拉伯胶凝胶剂、凹凸棒粉西黄芪胶凝胶剂、凹凸棒粉羟甲基纤维素凝胶剂、凹凸棒粉白芨胶凝胶剂、凹凸棒粉卡波姆凝胶剂.观察6 h内小鼠的累积腹泻次数,并比较各组间的疗效.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凹凸棒粉甲壳素凝胶剂组疗效均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 凹凸棒粉凝胶剂能有效治疗急性腹泻,因其主要成分凹凸棒粉无毒副作用,吸附性能强,见效快,疗程短,且国内地产资源丰富,故有较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作者:黄静;吴勇杰;王晶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1 方法1.1 准备阶段教师在熟悉见习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按事先安排的见习查房内容提前2 d选择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典型的患者,并就本次见习查房内容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同题,如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见习查房的准备工作.

    作者:林坚;尹波;张弩;秦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后穿刺针缓慢退出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穿刺针缓慢退出方法降低穿刺疼痛,减少穿刺出血现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每日静脉输液一次的成人患者100例.采用输液后缓慢和快速2种退出穿刺针方法,观察2种方法退出穿刺针后是否有疼痛感和出血现象,实验采集数据分别使用组间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穿刺针快速退出方法的疼痛率为59%,出血率为21%.缓慢退出方法的疼痛率为30%,无出血,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因素对穿刺引起的疼痛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静脉输液穿刺针缓慢退出方法引起的疼痛轻微并且未发生出血现象,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艾亦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谈谈记忆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进入高等或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未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没兴趣.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增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记住和掌握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并且要多提问,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及时给予鼓励.所以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记住,而且记牢,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几年来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出了一些记忆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秀玲;于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刍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用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

    笔者通过试用和研读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归纳新教材的特点,并指出新教材中存在的部分瑕疵,旨在使新教材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作者:李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学院新生生活困扰刍议

    据报道,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有抑郁、强迫、焦虑症状者占新生总数的30%~60%.尽管新生进入高校之初出现的迷惘、困惑是正常现象,是个体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重建平衡的一种客观规律,也是个体在生活环境、生活内容、行为要求变更后的必然反应[1],但如果让新生凭自己的感觉去被动适应,学校不能给予应有的科学引导,让这些新生一味地迷失下去,就很可能使他们长期处于压抑、苦闷、焦虑、消沉、懊悔、颓废等消极心境中,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

    作者:胡玲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解剖学中提高知识点识记效率的教学探讨

    解剖学理论枯燥、乏味、难记,但只要恰当地运用记忆技巧,就可提高对知识点的识记效率.

    作者:范凤英;黎玉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课程整合在男女混合班与女生班应用的差异比较

    卫生职业学校在分班时将班级按性别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男女混合班,另一种是女生班.现通过对2种类型的班级同时进行信息技术与医学生物学课程整合教学,探讨课程整合对这2种类型班级学生信息素养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男女混合班与女生班学生信息素养都有显著性提高,但是男女混合班与女生班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程度相当,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敏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提高胸心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

    通过分析近几年胸心外科的临床教学现状及胸心外科的学科特点,提出当前胸心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胸心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探讨.

    作者:乌立晖;王来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在涉外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课上渗透英语的尝试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我国护理教育也正在走向国际化,涉外护理这一新兴专业也随之诞生了.据卫生部等国家权威机构预测,今后的若干年里,全球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增长极快,涉外护理专业前景广阔.

    作者:张志慧;牛金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瑜伽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通过对女大学生瑜伽训练前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量,统计分析得出,瑜伽训练能提高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水平,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女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建议:女大学生应当了解瑜伽,练习瑜伽,将瑜伽训练作为自己的一项生活内容,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高校应当开设瑜伽课程,为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瑜伽教练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蓄积瑜伽文化底蕴,正确引导女大学生进行瑜伽训练.

    作者:米艳;段晓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氮法含量测定的实验改进

    磺胺类、普鲁卡因等药物的定量分析多采用外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测定方法,此种方法由于存在操作麻烦,指示终点不易控制及滴定液经常取出易造成误差等弊端,测定结果往往不够准确,笔者经过多次探索,摸索出一种用中性红作为内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方法,用于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孔雨;葛东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探索护理教育新方法.方法 在2006级护理专业4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为实验组,2个班为对照组,其中1、2班为实验组(n=102),3、4班为对照组(n=93).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项目教学法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完成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全部课堂教学,比较2组学生考试成绩,并调查学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2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秦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收获与反思——护理技能竞赛后的随感

    通过护理技能竞赛,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总结收获与反思,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国产一次性病毒灭活过滤器过滤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国内2个厂家生产的一次性病毒灭活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为中心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毒灭活前后血浆的损失量、血浆总蛋白的回收率、凝血因子FⅧ的回收率、纤雏蛋白原的回收率进行检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损失量:A厂为(10.4±3.5)ml,B厂为(13.2±2.4)ml,经t检验,t=-2.971、P=0.06>0.05.血浆总蛋白回收率:A厂为(91.3±2.9)%,B厂为(91.9±3.6)%,2个厂家经t检验,T=-0.573、P=0.570>0.05.凝血因子FⅧ总量回收率:A厂为(72.9±5.9)%,B厂为(80.6±8.9)%,2个厂家经t检验,t=-1.790、P=0.104>0.05.纤维蛋白原回收率:A厂为(54.3±7.1)%.B厂为(72.0±10.6)%,经t检验,t=-3.040、P=0.07>0.05.结论 经2个厂家的一次性病毒灭活过滤器灭活过滤的血浆,上述各指标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灭活过滤后血浆的容量及血浆总蛋白、凝血因子FⅧ、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玉春;潘登;聂惠芳;梁世艳;关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T导向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7例临床疗效调查报告

    目的 探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并在椎间盘内及盘外椎间孔附近注射臭氧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随访1~12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12个月时疗效佳.根据Macnab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为6个月总有效率达87.1%,12个月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莉;李家开;刘开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