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艳
对反复缺血事件发作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如下.1 病历摘要男,73岁.在历经冠状动脉支架术(2003-02-19)及颈内动脉支架(2007-02-06)术后发生再次脑缺血事件于2007-02-24收入我科.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30 a,一直口服缬沙坦80 mg/d,美托洛尔25 mg,2次/d降压.2000年患者曾患左侧枕叶脑梗死,2002-09、2003-05、2006-03患者多次因脑供血不足入院治疗,期间多次查颈部血管彩超示左侧颈部血管硬化斑块形成.
作者:钱晓明;张瑗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本院2 a来血培养病原菌在临床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血培养标本经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血双相培养瓶培养,标本检出病菌按常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有临床意义病原菌60株,以内科,外科、传染科、血液科、儿科为病区统计,病原菌分布有明显不同,其中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的细菌为主要病原菌(45.00%和31.67%),肠杆菌科菌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36.84%和20.00%.葡萄球菌属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5.00%无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了解病原菌在临床各科室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医师对败血症的诊治,并可根据所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为制定经验治疗方案提出依据.
作者:杨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创伤性前部下颌骨不连续缺损修复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6岁.因外伤后牙齿缺失及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及进食来院求诊.1 a前因车祸致头面颈部外伤,双侧锁骨及多处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昏迷20 d余,生命垂危,未及时处理颌面部创伤.
作者:杨峰;陈继军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持续胸外心脏按压(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ECC)的适应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通常的做法是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即终止继续按压.近我院对2例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术(CPR)恢复自主循环后病情仍危重,虽经扩容及多巴胺静脉滴注血压仍不能维持的患者,继续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终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长青;宋文翔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胆囊腺肌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胆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胆囊灰褐色,胆囊壁增厚.在胆囊颈部见1.2 cm×4.0 cm灰白增生组织.镜下该区呈腺肌瘤样增生,大量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形成, 上皮下见增生变厚的平滑肌,诊断为局限型胆囊腺肌瘤.术后并发胆瘘,两周后自愈.结论:胆囊腺肌瘤是一种胆囊瘤样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胆囊腺肌瘤有癌变可能,手术切除胆囊是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刘峰;陶加忠;邱泽宝;周发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比较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切除手术中拔牙与不拔牙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患牙无松动的牙龈瘤患者根据其意愿分成两组,同意拔牙的作为一组,不同意拔牙的作为另一组.术后5 a内追踪复查.结果:拔牙组17例,术后复发2例;不拔牙组25例,术后复发4例.二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说明拔牙或不拔牙在治疗牙龈瘤中的效果基本一样.故建议在患牙条件许可时,尽量采用不拔牙的手术方法治疗牙龈瘤.
作者:唐以隆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直肠癌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65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0例中误诊(指首诊)65例,误诊率为23.2%,平均误诊时间6.5个月.被误诊的主要疾病是慢性肠炎23例(35.4%)、内痔13例(20.0%)、细菌性痢疾10例(15.4%)、直肠息肉5例(7.7%)、肛裂3例(4.6%).结论:直肠癌误诊的主要原因是:(1)患者就医意识不强;(2)不重视直肠指诊检查;(3)直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4)不重视直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查;(5)对青年人直肠癌缺乏警惕性.
作者:韦敬以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其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部酸胀疼痛,轻者影响行走,严重时呈针刺样痛,步履困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李玉新;彭丽云;方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肠梗阻也是临床常见疾患,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临床表现.急性胃肠炎并发肠梗阻二者症状重叠,极易漏诊、误诊.现将误诊3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正军;肖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男性乳腺癌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0岁.以发现右胸前包块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乳头下一约2.5 cm×2.5 cm大包块,界限不清,质硬,活动度尚可,无压痛,无乳头溢液.彩超提示:男性乳腺增生,不除外恶性肿瘤.遂行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病理回报:(右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12/22),免疫组化:ER(+),PR(+),cerb-B2(+).
作者:刘斐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应用维生素B1肌内注射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异常1例,效果明显,现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3岁.患尿毒症11 a,血透治疗史7 a,每周透析2~3次,透析时间5 h/次,透析2 a后开始出现面、颈、四肢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四肢无抽搐,安静时发作频繁,夜间加重,并伴随心烦意乱,严重影响睡眠,透析前和透析后无明显区别.
作者:汤善芳;管振芳;郑情情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静注氟哌利多引发锥体外系反应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4岁,54 kg.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拟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无精神疾患史,ASAI级.硬膜外麻醉完善后切皮前5 min静注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因患者紧张,加用咪达唑仑1 mg,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文佩;李雪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低分子肝素钙致腹膜后血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6岁.因受凉后出现心悸胸闷3 d,于2005-04-01由门诊以冠心病收入院.否认外伤史.
作者:许健瑞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男,65岁.因重锤敲击金属时铁块飞入右大腿6 h入院.伤时出现右大腿伤口喷射样出血,于当地医院局麻下取异物失败后纱垫填塞加压包扎止血后转诊我院.门诊X线检查示:右大腿上段内侧一金属异物存留.
作者:张峰;翟文亮;陈洋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现将我院近2 a合并有肋骨或锁骨骨折的患者行骨科手术时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1~72岁,平均38.6岁.其中60岁以上者2例.本组初伤诊入院体检及X线检查均未见血气胸,12例有不同程度的肋骨骨折,1例左锁骨骨折,2例同时有肋骨和锁骨骨折,7例患者显示有不同的肺挫伤.
作者:徐宏伟;张兰;罗俊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优良方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E、S两组,每组44例.E组行2%利多卡因15 ml+0.75%布比卡因15 ml+氟哌啶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硬膜外连续泵注.S组行芬太尼1 mg+氟哌啶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皮下连续泵注.结果:两种方法术后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和皮下术后镇痛均是优良的术后镇痛方法,硬膜外术后镇痛对腹腔手术镇痛更佳,而皮下镇痛适用于非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作者:程振伦;周保定;王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隐匿功能性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3岁.因上腹部胀闷不适半个月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闷不适,呈间歇性,不向别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呃逆,无黄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
作者:陈义加;王志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乳酸左氧氟沙星对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细菌性泌尿系感染患者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来立信)0.1 g,2次/d,疗程7~14 d.结果:治愈率为80.0%,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不仅适用于泌尿系感染,而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田文亮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我院1997-04~2007-05骨样骨瘤误诊4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14岁.以左小腿疼痛1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脊柱无异常.左小腿中上段疼痛,局部无红肿,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各关节活动正常.X线片示:左胫骨中上段外侧有一约1 cm骨膜反应区.初诊为:左胫骨疲劳骨折(应力性骨折).
作者:郭院生;齐利海;韩书勇;杨顺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现就我院诊治的左房黏液瘤合并脑栓塞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6岁.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0.5 h许,突发四肢抽搐约3 min,继之神志不清2 h余入院.入院体格检查:T 36.5 ℃,P 81次/min,R 19次/min,BP 130/75 mm Hg,嗜睡状态,完全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光反射略迟钝,眼球向左侧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伸舌检查不合作.颈项略有抵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 81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等.
作者:魏标松;温海锋 刊期: 200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