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刚
1 病历摘要男,39岁.因从高约3 m的梯子坠下2 h入院,感右侧胸背部疼痛,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发热、咳嗽.查体:T 36.4 ℃,P 92次/min,R 20次/min,BP 105/75 mm Hg,右侧背部压痛,右侧呼吸音较左侧减弱,闻及散在湿罗音.患者平素体质良好,无特殊病史,否认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作者:刘莉;陶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骨科急诊工作中,患者就诊时间、同时就诊人数及伤情轻重程度等因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特殊性,接诊时漏掉某些诊断的现象时有发生[1].漏诊一旦出现,不仅延误了患者的及时治疗,也极易造成医患纠纷.如何使漏诊率降到低是急诊科重要的一项工作[2,3].为此,我们用质量控制的树图方法对漏诊发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石忠琪;李梦彤;匡澜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女,16岁.因下腹部周期性疼痛来诊.14岁初潮,30 d为1个月经周期,量中等,行经期下腹部疼痛,外院诊断:巧克力囊肿.我院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肌层均质,宫腔线清,内膜不厚,回声正常.盆腔内子宫及阴道后方可见92 mm×63 mm×47 mm葫芦状囊性肿物回声,边界清,壁不均质,内部透声差,充满细点样强回声.超声诊断:双子宫,一侧处女膜闭锁-子宫阴道积血.
作者:庄松岩;陆永萍 刊期: 2007年第25期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临床上非常多见,常引起各种症状,而需拔除,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形态变异大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上操作不当,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但下颌阻生牙拔除致下颌骨骨折较少见.对近10 a来我科所遇2例分析如下.
作者:廖宗生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男,65岁.因重锤敲击金属时铁块飞入右大腿6 h入院.伤时出现右大腿伤口喷射样出血,于当地医院局麻下取异物失败后纱垫填塞加压包扎止血后转诊我院.门诊X线检查示:右大腿上段内侧一金属异物存留.
作者:张峰;翟文亮;陈洋 刊期: 2007年第25期
胃肠钡餐透视及胃镜是胃癌主要确诊手段,但不能观察进展期胃癌肿块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及周围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的转移.多层螺旋CT(MSCT)具有快速扫描和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可弥补这种不足.1 临床资料
作者:商秀林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危险因素及玻璃体类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儿童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的性别、年龄、外伤类型、病原体及玻璃体切除联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未成年男性多见,外伤类型以一次性注射器外伤为主;病原体检查阳性率为34.8%,其中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分别有3例和4例;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外伤性眼内炎有效的方法.结论: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应尽早选择玻璃体切除术,并联合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史慧敏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痉挛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雾化吸入:(1)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氧驱动雾化吸入.(2)单用普米克令舒氧驱动雾化吸入.(3)硫酸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2.5 mg+地塞米松磷酸钠2 mg+生理盐水20 ml超声雾化.对照组予以治疗组相同的综合治疗,不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以治疗(1)组为佳.结论:痉挛性咳嗽患儿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氧驱动雾化比使用超声雾化好;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令舒与沙丁胺醇雾化液和单独雾化吸入普米令舒雾化液,均可明显改善痉挛性咳嗽.但联合雾化吸入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璐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现将我院2000~2006年间收治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19~48(36.4±10.1)岁.病程1~24(6.7±3.9) d.病前腹泻2例,上感史1例,过度劳累1例,无明显诱因8例,均除外颅脑损伤、颅脑手术、腰穿、麻醉、脊髓造影、脱水、糖尿病及尿毒症等病史.
作者:董曼丽;刘江;张蕾;翟明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静注氟哌利多引发锥体外系反应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24岁,54 kg.因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拟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无精神疾患史,ASAI级.硬膜外麻醉完善后切皮前5 min静注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因患者紧张,加用咪达唑仑1 mg,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文佩;李雪莉 刊期: 2007年第25期
1 病历摘要男,8岁.因呕吐3 d,胸闷1 d于2006-12-17入院.查体:T 36 ℃,P 100次/min,R 28次/min,BP 98/65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表情淡漠.全身皮肤黏膜偏黑,口唇青紫,齿龈、乳晕、脐周、阴囊有明显色素沉着,咽部无充血,颈软,双肺(-),心音略钝,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
作者:蒋德红;石瑞华;刘扬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我国HIV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感染者和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也在增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1].现将我市HIV母婴传播阻断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瑶;孙洪丽 刊期: 2007年第25期
我科2002-01~2007-06共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瘘21例,经针对性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42岁.其中5例为胆囊管残端瘘,5例因单极高频电钩灼伤胆管壁造成胆瘘,1例因肝总管横断造成胆瘘,6例因胆管畸形损伤迷走胆管、右副肝管而造成胆瘘,4例因胆囊床剥离过深,损伤肝内小胆管造成胆瘘.
作者:朱健;陆妹娟;范然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炎性假瘤误诊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前诊断为肺癌7例,结核球2例,错构瘤1例.结论:本病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难与肺癌签别,加强人们对炎性假瘤的认识,提高正确诊断率.
作者:刘军玺;云浩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为解决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而实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06年间的114例患者进行湿润膏湿敷和龙胆紫涂擦两组对照治疗.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带状疱疹既减轻患者的疼痛又缩短病程.结论:湿润烧伤膏有止痛生肌作用,阻止疱疹面积的扩散和减少渗出,使疱疹早期结痂而愈合.
作者:庞跟娣;李玉凤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瘤的病理组织学特性,提高对胆囊腺肌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报告1例胆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见胆囊灰褐色,胆囊壁增厚.在胆囊颈部见1.2 cm×4.0 cm灰白增生组织.镜下该区呈腺肌瘤样增生,大量罗-阿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形成, 上皮下见增生变厚的平滑肌,诊断为局限型胆囊腺肌瘤.术后并发胆瘘,两周后自愈.结论:胆囊腺肌瘤是一种胆囊瘤样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胆囊腺肌瘤有癌变可能,手术切除胆囊是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刘峰;陶加忠;邱泽宝;周发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中预后令人比较满意的一种疾病,外科手术是其治疗的基本手段.尽管处理时有关术式选择和手术范围存在一些分歧,但是,甲状腺再手术时难度增大、并发症多是一致公认的.临床上常有甲状腺癌短期再手术的病例,现对我院1995-01~2005-04短期内甲状腺癌二次手术2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成孝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伴脑梗死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56岁.困突发头痛呕吐1 d,于2006-04-19入院,做头颅CT示右侧颞叶出血性脑梗死,1980年曾做甲状腺大部切除术,3 a前甲亢复发.查体:T 36.8 ℃,BP 130/80 mm Hg,神情,反应力、记忆力减退,颈部可见手术疤痕,甲状腺无肿大,HR 90次/min,律不齐,呈房颤律,四肢肌力正常.甲免全套:FT3 22.5 pmol/L, FT4116 pmol/L,TSH 0.01.
作者:成亚纯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对醛固酮正常的Batter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伴搐搦近1 a,于2006-06-16入院.患者自2005-08始无明显诱因出血四肢麻木、乏力,尤以双下肢明显,伴肌肉酸痛,发作性四肢搐搦,多于夜间出现,曾先后4次在当地医院查血钾低于正常(具体数值不详),每次发作时给予补钾、补钙后症状缓解.
作者:虞艳芳;施珏;陈琼艳 刊期: 2007年第25期
尿分析仪的普及其简单、快等优点很快被人们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可出现一些假阳性或阴性,其试纸带在检测过程中受尿中化学因素干扰,对此我们将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作者:褚艾君;王晓燕 刊期: 2007年第25期